一种救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350519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8: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救援装置,其包括:安装支架、气垫、缓冲件和调节器,所述气垫设于所述安装支架的底部内侧,所述缓冲件通过调节器安装在所述安装支架上,且位于所述气垫的上方,所述调节器的松紧度可根据楼层高度进行调节。通过在气垫的上方增设相互配合的调节器和缓冲件,根据楼层高度调节松紧调节器的松紧度,然后在坠楼者先落入缓冲件后先进行缓冲,由于松紧调节器并非将缓冲件固定死,而是会随着坠楼者进入缓冲件出现滑动,以配合坠楼者向下缓冲,随后坠入气垫装置上,如此以来便减少冲击力度,提高适用场景,极大的增加坠楼者的生还几率。生还几率。生还几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救援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救援
,尤其涉及一种救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对从高层楼坠楼的人员的常规救援方式是采用充气垫,但该方式对于救援高度有明显的限制,且从较高的楼层坠入该充气垫后对气垫冲击较大,对坠楼者的生命具有较大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救援装置,以便减少坠楼者坠入时的冲击力度,提高适用场景,极大的增加坠楼者的生还几率。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救援装置,其包括:安装支架、气垫、缓冲件和调节器,所述气垫设于所述安装支架的底部内侧,所述缓冲件通过调节器安装在所述安装支架上,且位于所述气垫的上方,所述调节器的松紧度可根据楼层高度进行调节。
[0005]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支架为多个可拆卸的金属形成的金属框架,所述安装支架包括相对布设的立杆和沿水平方向安装在所述立杆上的水平杆,所述水平杆和所述立杆之间通过连接孔连接固定。
[0006]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立杆的底部固定有多个滑轮。
[0007]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支架的底端开口小,顶端开口大,且其由底部到顶部呈张开的趋势.
[0008]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气垫与所述安装支架可拆卸连接。
[0009]优选实施例中,随着楼层高度的增大,所述调节器的松紧度越紧。
[0010]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调节器与所述立杆一一对应并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立杆上,所述缓冲件安装在所述调节器上,随着坠楼者坠落至所述缓冲件,所述缓冲件将坠楼者缓冲至所述气垫上。
[0011]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缓冲件上设有连接绳,所述调节器上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绳穿过所述连接孔并固接在所述连接孔中,根据坠楼者的楼层高度不同,选择的拉动所述连接绳的拉力阈值不同。
[0012]优选实施例中,拉动所述连接绳的拉力阈值与所述坠楼者的体重和坠楼者所处的楼层高度具有一一对应关系,且该对应关系预设在所述调节器中。
[0013]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缓冲件为密目网。
[0014]技术提供的救援装置实施例通过在气垫的上方增设相互配合的调节器和缓冲件,根据楼层高度调节松紧调节器的松紧度,然后在坠楼者先落入缓冲件后先进行缓冲,由于松紧调节器并非将缓冲件固定死,而是会随着坠楼者进入缓冲件出现滑动,以配合坠楼者向下缓冲,随后坠入气垫装置上,如此以来便减少冲击力度,提高适用场景,极大的增加坠楼者的生还几率。
[0015]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救援装置的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详细说明如下。
[0018]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救援装置,该技术方案包括:安装支架1、气垫2、缓冲件3和调节器4。
[0019]其中,气垫2设于安装支架1的底部内侧,缓冲件3通过调节器4安装在安装支架1上,且位于气垫2的上方,调节器4的松紧度可根据楼层高度进行调节,坠楼者在从不同高度的楼层落下时,通过调节调节器4的松紧度,以调节缓冲件3的缓冲强度,确保不同高度坠楼者更安全地由缓冲件3至气垫2,确保坠楼者的生命安全。且优选地,缓冲件3位于安装支架1的上端,气垫2位于安装支架的底端。
[0020]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实施例中,安装支架1为由多个可拆卸的金属杆共同形成的金属框架;在该具体实施例中,安装支架1包括沿垂向且相对布设的立杆11和沿水平方向安装在立杆11上的水平杆12,水平杆12和立杆11之间通过连接孔(空洞)连接固定,以使得立杆11与水平杆12共同形成安装支架1。优选地,金属框架为方形,立杆11为沿前后方形设于金属框架4个顶点的4根金属杆,水平杆12沿水平方向布设在4根立杆11之间。
[0021]在该具体实施例中,安装支架1的底端开口小,顶端开口大,且其由底部到顶部呈张开的趋势,以保证坠楼者在坠入该救援装置时由于开口大而有效地落入该救援装置的保护范围内,底端开口小能够有效限制坠楼者坠入气垫时的运动姿势,保证其安全。
[0022]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实施例中,安装支架1与气垫2可拆卸连接,在坠楼者坠入至气垫2后可将气垫与安装支架1拆除,便于托运坠楼者,使其得到及时救治。
[0023]可以理解,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调节器4,随着坠楼者坠楼的楼层高度的增大,调节器4的松紧度越紧,确保坠楼者更好地缓冲且平稳地缓冲过渡至气垫,增加可适用性。
[0024]在该具体实施例中,缓冲件3为密目网,调节器4与立杆11一一对应,且调节器4通过螺栓连接在立杆11上,缓冲件3安装在调节器4上,随着坠楼者坠落至缓冲件3,缓冲件3将坠楼者缓冲至气垫2上,以便在坠楼者先坠入缓冲件3时配合坠楼者在缓冲件3(密目网)的向下缓冲,减少对坠楼者的冲击力度。
[0025]更进一步地,缓冲件3上设有连接绳,调节器4上设有连接孔,连接绳穿过连接孔并固接在连接孔中,根据坠楼者的楼层高度不同,选择的调节器4拉动连接绳的拉力阈值不同,也即在该调节器4上预设有对缓冲件3上的连接绳的拉力阈值,该拉力阈值根据坠楼者的体重及坠楼的楼层高度确定,且将每一体重对应的每一高度楼层的拉力阈值的对应关系预设在调节器4上,在坠楼者跳楼时实际操作者能够根据坠楼者的体重和坠楼者所处的楼
层高度调节调节器4对连接绳也即缓冲件3的拉力大小,以确保坠楼者更稳定地缓冲坠入至气垫2上。
[0026]在本技术中,位于前后侧的立杆11的底部分别固定安装有滑轮5,以用于推动行走,方便受伤的坠楼者及时就诊。
[0027]综上所述,本技术通过在气垫的上方增设相互配合的调节器和缓冲件,根据楼层高度调节松紧调节器的松紧度,然后在坠楼者先落入缓冲件后先进行缓冲,由于松紧调节器并非将缓冲件固定死,而是会随着坠楼者进入缓冲件出现滑动,以配合坠楼者向下缓冲,随后坠入气垫装置上,如此以来便减少冲击力度,提高适用场景,极大的增加坠楼者的生还几率。
[0028]以上,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支架(1)、气垫(2)、缓冲件(3)和调节器(4),所述气垫(2)设于所述安装支架(1)的底部内侧,所述缓冲件(3)通过调节器(4)安装在所述安装支架(1)上,且位于所述气垫(2)的上方,所述调节器(4)的松紧度可根据楼层高度进行调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1)为多个可拆卸的金属形成的金属框架,所述安装支架(1)包括相对布设的立杆(11)和沿水平方向安装在所述立杆(11)上的水平杆(12),所述水平杆(12)和所述立杆(11)之间通过连接孔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11)的底部固定有多个滑轮(5)。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1)的底端开口小,顶端开口大,且其由底部到顶部呈张开的趋势。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1)与所述气垫(2)可拆卸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世伟朱振辉沈群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斑马来拉物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