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转子直驱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4885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8: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转子直驱电机,属于电机技术领域;包括双转子驱动电机本体,所述双转子驱动电机本体的下方设置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的内部设置有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导热套、吸热板、散热柱、冷却水管、冷却水箱、循环泵和散热风扇,其中,所述双转子驱动电机本体的表面设置有导热套,导热套的下方设置有吸热板,所述吸热板的底部设置有散热柱,所述散热柱的表面设置有冷却水管,所述冷却水管的一端设置有循环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散热组件,提高了双转子驱动电机本体的散热效果,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减震组件,提高了装置的减震效果,防止长期震动损伤双转子驱动电机本体内部零件。动电机本体内部零件。动电机本体内部零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转子直驱电机


[0001]本技术属于电机
,具体涉及一种双转子直驱电机。

技术介绍

[0002]直驱电机,直接驱动式电机的简称。主要指电机在驱动负载时,不需经过传动装置(如传动皮带等)。直驱电机适合用于各类洗衣机,主要利益点包括静音、节能、平稳、动力强劲。
[0003]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920163960.8公开的一种双转子直驱电机中,其在使用时电机的散热效果较差,不能快速吸收电机产生的热量,且电机的减震效果较差,长期震动容易损伤电机内部零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转子直驱电机,具有散热效果好、减震性能高的特点。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转子直驱电机,包括双转子驱动电机本体,所述双转子驱动电机本体的下方设置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的内部设置有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导热套、吸热板、散热柱、冷却水管、冷却水箱、循环泵和散热风扇,其中,所述双转子驱动电机本体的表面设置有导热套,导热套的下方设置有吸热板,所述吸热板的底部设置有散热柱,所述散热柱的表面设置有冷却水管,所述冷却水管的一端设置有循环泵,所述冷却水管的另一端设置有冷却水箱,所述支撑台的一侧设置有散热风扇。
[0006]优选的,所述双转子驱动电机本体与支撑台之间设置有连接块,且连接块与支撑台之间设置有固定螺栓。
[0007]优选的,所述支撑台靠近散热柱的两侧设置有防尘网。
[0008]优选的,所述支撑台的下方设置有减震组件,所述减震组件包括缓冲座、减震底座、固定柱、侧部缓冲弹簧、缓冲板、转杆和顶部缓冲弹簧,其中,所述支撑台的下方设置有减震底座,所述支撑台的底部设置有顶部缓冲弹簧,所述顶部缓冲弹簧的下端设置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的两侧设置有转杆,所述转杆远离缓冲板的一端设置有缓冲座,所述缓冲座的一侧设置有侧部缓冲弹簧,所述侧部缓冲弹簧与缓冲座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柱。
[0009]优选的,所述顶部缓冲弹簧与缓冲板的内部设置有缓冲柱。
[0010]优选的,所述减震底座与支撑台之间设置有阻尼垫。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本技术通过设置散热组件,通过导热套吸收双转子驱动电机本体产生的热量,并将热量传递给吸热板,然后吸热板将热量传给散热柱,循环泵将冷却水箱内冷却液体送入冷却水管,冷却水管内冷却液体吸收散热柱的热量,并流回冷却水箱,形成冷却水循环,散热风扇加快散热柱的散热速度,多重散热机构共同作用,大大提高了双转子驱动电机
本体的散热效果,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
[0013]2、本技术通过设置减震组件,通过支撑台受震动挤压顶部缓冲弹簧,利用顶部缓冲弹簧的弹性,初步缓冲双转子驱动电机本体产生的震动,同时带动缓冲板来带动转杆移动,进而带动缓冲座压缩侧部缓冲弹簧,利用侧部缓冲弹簧的弹性进一步缓冲双转子驱动电机本体产生的震动,多重缓冲结构共同作用,大大提高了装置的减震效果,防止长期震动损伤双转子驱动电机本体内部零件。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散热组件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的减震组件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双转子驱动电机本体;2、支撑台;3、散热组件;31、导热套;32、吸热板;33、散热柱;34、冷却水管;35、冷却水箱;36、循环泵;37、散热风扇;4、减震组件;41、缓冲座;42、减震底座;43、固定柱;44、侧部缓冲弹簧;45、缓冲板;46、缓冲柱;47、转杆;48、顶部缓冲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实施例1
[0021]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双转子直驱电机,包括双转子驱动电机本体1,双转子驱动电机本体1的下方设置有支撑台2,支撑台2的内部设置有散热组件3,散热组件3包括导热套31、吸热板32、散热柱33、冷却水管34、冷却水箱35、循环泵36和散热风扇37,其中,双转子驱动电机本体1的表面设置有导热套31,导热套31的下方设置有吸热板32,吸热板32的底部设置有散热柱33,散热柱33的表面设置有冷却水管34,冷却水管34的一端设置有循环泵36,冷却水管34的另一端设置有冷却水箱35,支撑台2的一侧设置有散热风扇37。
[0022]具体的,双转子驱动电机本体1与支撑台2之间设置有连接块,且连接块与支撑台2之间设置有固定螺栓。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双转子驱动电机本体1与支撑台2之间的连接块和连接块与支撑台2之间的固定螺栓,便于双转子驱动电机本体1的拆卸。
[0024]具体的,支撑台2靠近散热柱33的两侧设置有防尘网。
[00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支撑台2靠近散热柱33两侧的防尘网,防止外界灰尘进入支撑台2内部影响散热效果。
[0026]本实施例在使用时:通过导热套31吸收双转子驱动电机本体1产生的热量,并将热量传递给吸热板32,然后吸热板32将热量传给散热柱33,循环泵36将冷却水箱35内冷却液
体送入冷却水管34,冷却水管34内冷却液体吸收散热柱33的热量,并流回冷却水箱35,形成冷却水循环,散热风扇37加快散热柱33的散热速度,多重散热机构共同作用,大大提高了双转子驱动电机本体1的散热效果,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
[0027]实施例2
[0028]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具体的,支撑台2的下方设置有减震组件4,减震组件4包括缓冲座41、减震底座42、固定柱43、侧部缓冲弹簧44、缓冲板45、转杆47和顶部缓冲弹簧48,其中,支撑台2的下方设置有减震底座42,支撑台2的底部设置有顶部缓冲弹簧48,顶部缓冲弹簧48的下端设置有缓冲板45,缓冲板45的两侧设置有转杆47,转杆47远离缓冲板45的一端设置有缓冲座41,缓冲座41的一侧设置有侧部缓冲弹簧44,侧部缓冲弹簧44与缓冲座41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柱43。
[002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支撑台2受震动挤压顶部缓冲弹簧48,利用顶部缓冲弹簧48的弹性,初步缓冲双转子驱动电机本体1产生的震动,同时带动缓冲板45来带动转杆47移动,进而带动缓冲座41压缩侧部缓冲弹簧44,利用侧部缓冲弹簧44的弹性进一步缓冲双转子驱动电机本体1产生的震动,多重缓冲结构共同作用,大大提高了装置的减震效果,防止长期震动损伤双转子驱动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转子直驱电机,包括双转子驱动电机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转子驱动电机本体(1)的下方设置有支撑台(2),所述支撑台(2)的内部设置有散热组件(3),所述散热组件(3)包括导热套(31)、吸热板(32)、散热柱(33)、冷却水管(34)、冷却水箱(35)、循环泵(36)和散热风扇(37),其中,所述双转子驱动电机本体(1)的表面设置有导热套(31),导热套(31)的下方设置有吸热板(32),所述吸热板(32)的底部设置有散热柱(33),所述散热柱(33)的表面设置有冷却水管(34),所述冷却水管(34)的一端设置有循环泵(36),所述冷却水管(34)的另一端设置有冷却水箱(35),所述支撑台(2)的一侧设置有散热风扇(3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转子直驱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转子驱动电机本体(1)与支撑台(2)之间设置有连接块,且连接块与支撑台(2)之间设置有固定螺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转子直驱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2)靠近散热柱(3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益雪董明海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登奇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