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维电力感知信息特征融合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信息融合
,具体涉及一种多维电力感知信息特征融合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物联网技术和传感器网络技术的发展,电力运营中的发电、输电、配电、用电等全流程电力环节均会产生海量且多维的指标数据,这些数据对于存储空间和计算时间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同时,来自不同设备的数据具有异构性,通常难以直接进行融合。因此,通过对来自不同数据源的不同类型的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和特征融合,对于节省存储空间和计算时间,提高数据融合的准确度和不同维度感知信息的相关性,推动数据的资源化向价值化转变具有重大的意义。
[0003]现有的数据融合方法大都依赖于数据的同构性,来自不同类型设备的数据通常难以直接进行融合,此外电力物联网的感知设备会产生高维数据,而高维数据中含有大量数据噪声和冗余,现有的针对低维数据的解决方案无法有效适用于高维数据的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提取多维电力感知信息的特征数据并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维电力感知信息特征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基于主成分分析PCA对来自不同数据源的数据样本的协方差矩阵进行特征值分解,选择累计贡献率超过阈值的前k个主要特征作为主成分,并将这k个主要特征对应的特征向量作为二阶统计特征向量矩阵Q
PCA
的各个列向量;步骤B、通过余下m
‑
k个特征值确定高阶统计特征向量矩阵Q
ICA
;步骤C、根据以下公式对不同阶的统计数据进行特征预融合:Q=[w
ICA
Q
ICA
;w
PCA
Q
PCA
]上式中,Q为预融合后的特征向量矩阵,w
PCA
、w
ICA
分别为Q
PCA
、Q
ICA
对应的权重;步骤D、基于预融合后的特征向量矩阵Q确定特征数据矩阵T:T=[c1,c2,
…
,c
k
,d1,d2,
…
,d
m
‑
k
]]上式中,c
i
为第i个二阶统计特性数据向量,d
j
为第j个高阶特性数据向量,α
i
、α
j+k
分别为矩阵Q的第i列、第j+j列向量,y
i
为第i个数据源的数据样本列向量,n为数据源总数;步骤E、将矩阵T输入时空特性融合卷积神经网络CNN模型中进行特征融合,得到融合数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维电力感知信息特征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Q
ICA
根据下列公式计算得到:根据下列公式计算得到:上式中,Z为ICA预处理矩阵的投影矩阵,∑、E分别为余下m
‑
k个特征值对应的对角线矩阵以及特征向量矩阵。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多维电力感知信息特征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累计贡献率G由以下公式计算得到:上式中,为前j个主要特征的累计贡献值,λ
i
、λ
j
分别为第i、j个特征的贡献值;步骤C中,所述w
PCA
、w
ICA
由以下公式计算得到:由以下公式计算得到: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多维电力感知信息特征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E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E1、将矩阵T按照特征分为多路数据流,通过CNN模型中的多路特征链接模块集进行特征对齐和噪声滤除,得到处理后的特征数据;步骤E2、CNN模型中的全盘特征融合模块对处理后的特征数据以及矩阵T中的数据进行全局融合得到特征融合数据x
(i)
,其中,所述全盘特征融合模块包括多个步长为2的反卷积层;步骤E3、将特征融合数据x
(i)
与真实的融合数据y
(i)
进行对比,若小于等于设定的阈值ε1,则将x
(i)
作为融合数据输出,否则根据以下公式更新各卷积层的权重后返回步骤E1:返回步骤E1:上式中,w
i
、w
′
i
分别为更新前、后第i个卷积层的的权重,l0为学习率,为损失函数,ε为可训练的参数,s为融合输出的数据种类数。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维电力感知信息特征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E1中,所述多路特征链接模块集包括上采样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渭箐,郭兆丰,罗弦,李想,余明阳,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