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叠合剪力墙体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45653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8: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叠合剪力墙体系,包括:预制混凝土墙板一、预制混凝土墙板二、剪力墙主筋、剪力墙水平筋、若干组连接机构;所述剪力墙主筋、剪力墙水平筋均预埋于预制混凝土墙板一、预制混凝土墙板二内;所述预制混凝土墙板一与预制混凝土墙板二通过若干组连接机构和现浇混凝土进行连接;每一组所述连接机构均包括连接机构一、连接机构二,所述连接机构一边设置在预制混凝土墙板一内,所述连接机构二一边设置在预制混凝土墙板二内,且连接机构一与连接机构二错开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叠合剪力墙中预制墙板不参与受力,造成材料浪费的问题;解决叠合剪力墙浇筑混凝土时需要使用对拉螺栓,从而无法在工厂实现内装修的问题。从而无法在工厂实现内装修的问题。从而无法在工厂实现内装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叠合剪力墙体系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剪力墙
,特别涉及一种叠合剪力墙体系。

技术介绍

[0002]装配式模块集成建筑是装配式建筑的最高形态。其可以将结构、机电、装修等在工厂预制,然后将模块运输到现场进行安装。这一技术的核心是将现场作业转移到工厂进行,减少现场作业,将建筑业向制造业转型升级。
[0003]装配式模块集成建筑的核心技术之一是叠合剪力墙技术。现有的技术存在两个问题:
[0004]1、预制墙板通常只作为混凝土浇筑模板使用,不参与结构受力,从而浪费了材料;
[0005]2、因墙体中央部分须现浇,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对拉螺栓以免预制墙板被混凝土浇筑压力损坏,而使用对拉螺栓使得模块的内装修无法在工厂完成,影响了这一技术的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叠合剪力墙体系。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方案如下:
[0008]一种叠合剪力墙体系,包括:预制混凝土墙板一、预制混凝土墙板二、剪力墙主筋、剪力墙水平筋、若干组连接机构;
[0009]所述剪力墙主筋、剪力墙水平筋均预埋于预制混凝土墙板一、预制混凝土墙板二内;
[0010]所述预制混凝土墙板一与预制混凝土墙板二通过若干组连接机构和现浇混凝土进行连接;
[0011]每一组所述连接机构均包括连接机构一、连接机构二,所述连接机构一边设置在预制混凝土墙板一内,所述连接机构二一边设置在预制混凝土墙板二内,且连接机构一与连接机构二错开设置。
[0012]优选地,所述叠合剪力墙体系还包括预制混凝土墙板三、预制混凝土墙板四、塔接钢筋;所述预制混凝土墙板一设置在预制混凝土墙板三上,对应的,预制混凝土墙板二设置在预制混凝土墙板四上;所述塔接钢筋一端置于预制混凝土墙板一与预制混凝土墙板二之间的现浇混凝土内,另一端置于预制混凝土墙板三与预制混凝土墙板四之间的现浇浇混凝土内。
[0013]优选地,所述预制混凝土墙板一、预制混凝土墙板二、预制混凝土墙板三、预制混凝土墙板四的厚度至少为50mm。
[0014]优选地,所述搭接钢筋数量至少为剪力墙主筋数量的1.1倍。
[0015]优选地,所述连接机构一和连接机构二均设为搭接槽钢或者角钢。
[0016]优选地,所述连接机构一和连接机构二设为搭接槽钢,该搭接槽钢一边对应设置
在预制混凝土墙板一、预制混凝土墙板二内,另外一边挑出。
[0017]优选地,所述连接机构一和连接机构二设为搭接角钢,该搭接角钢一边对应设置在预制混凝土墙板一、预制混凝土墙板二内,另外一边挑出,该挑出部分角钢端部开孔,用于插入钢筋,以便连接连接机构一和连接机构二。
[0018]优选地,所述剪力墙主筋与剪力墙水平筋垂直设置。
[0019]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0]1、解决叠合剪力墙中预制墙板不参与受力,造成材料浪费的问题;
[0021]2、解决叠合剪力墙浇筑混凝土时需要使用对拉螺栓,从而无法在工厂实现内装修的问题。
[0022]3、采用叠合剪力墙体系,避免了预制实心剪力墙遇到的钢筋对孔困难,施工质量难以保证以及无法应用于边缘构件的困难;剪力墙主筋及水平筋埋设于预制墙板中,减少现场钢筋施工作业量。
[0023]4、两片预制墙板通过搭接槽钢及中间现浇混凝土连接,有效形成组合效应,使其结构性能等同现浇剪力墙,节省了材料;浇筑混凝土时,两预制墙板上的搭接槽钢翼缘对拉,可以代替对拉螺栓,使预制墙板可以有效抵抗浇筑压力。
[0024]5、两片预制墙板通过角钢及中间现浇混凝土连接,有效形成组合效应,使其结构性能等同现浇剪力墙,节省了材料;浇筑混凝土时,两预制墙板上的角钢对接,预留孔洞插入了拉结钢筋,可以代替对拉螺栓,使预制墙板可以有效抵抗浇筑压力。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的结构平面布置图;
[0026]图2为图1的A

A的截面图;
[0027]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的结构平面布置图;
[0028]图4为图3的A

A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30]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31]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32]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
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3]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
[0034]“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35]参照图1

图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叠合剪力墙体系,包括:预制混凝土墙板一1、预制混凝土墙板二10、剪力墙主筋2、剪力墙水平筋3、若干组连接机构4;
[0036]所述剪力墙主筋2、剪力墙水平筋3均预埋于预制混凝土墙板一1、预制混凝土墙板二10内;所述剪力墙主筋2与剪力墙水平筋3垂直设置。
[0037]所述预制混凝土墙板一1与预制混凝土墙板二10通过若干组连接机构4和现浇混凝土5进行连接;所述预制混凝土墙板,墙板内侧面为粗糙面;
[0038]每一组所述连接机构4均包括连接机构一、连接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叠合剪力墙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混凝土墙板一、预制混凝土墙板二、剪力墙主筋、剪力墙水平筋、若干组连接机构;所述剪力墙主筋、剪力墙水平筋均预埋于预制混凝土墙板一、预制混凝土墙板二内;所述预制混凝土墙板一与预制混凝土墙板二通过若干组连接机构和现浇混凝土进行连接;每一组所述连接机构均包括连接机构一、连接机构二,所述连接机构一边设置在预制混凝土墙板一内,所述连接机构二一边设置在预制混凝土墙板二内,且连接机构一与连接机构二错开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合剪力墙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合剪力墙体系还包括预制混凝土墙板三、预制混凝土墙板四、搭接钢筋;所述预制混凝土墙板一设置在预制混凝土墙板三上,对应的,预制混凝土墙板二设置在预制混凝土墙板四上;所述搭接钢筋一端置于预制混凝土墙板一与预制混凝土墙板二之间的现浇混凝土内,另一端置于预制混凝土墙板三与预制混凝土墙板四之间的现浇浇混凝土内。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正廷施汉盛李振严辰李超谭军俊孟辉张柏岩李聪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海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