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银蒡多肽饮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34563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7: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银蒡多肽饮料的制备方法,将银杏、牛蒡、大豆分别依次进行粗粉碎、湿法超微粉碎、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银蒡多肽饮料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食品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银蒡多肽饮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植物蛋白饮料是以植物果仁、果肉及大豆为原料(如大豆、花生、杏仁、核桃仁、椰子等),经加工、调配后,再经高压杀菌或无菌包装制得的乳状饮料。植物蛋白饮料是我国饮料行业最有前景的品类之一,大力发展植物蛋白类食品,有利于改善我国人民的食物结构,解决我国食品结构中蛋白质含量偏低和奶源缺乏的问题。然而目前市场上核桃、杏仁、花生等植物原料饮料趋向饱和,产品同质化严重,而其他原料尚未得到有效开发。植物蛋白资源在我国从北到南分布极为丰富,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开发特色植物蛋白饮料对充分利用植物蛋白资源,提高农民收入,满足市场需求具有重要的意义。
[0003]银杏被誉为植物界“活化石”,是我国特有的珍贵孑遗树种,我国银杏树资源占世界资源总量的70%。银杏(白果)为国家卫健委公布的药食同源物品,银杏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碳水化合物含量占干物质的72.6%;蛋白质含量为13.2%,其氨基酸组成合理,属于优质蛋白。目前,银杏主要作为干果销售,价格低廉,缺乏深加工产品,直接制约了银杏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因此,迫切需要研发银杏深加工产品,提高银杏的附加值。银杏多肽具有抗氧化、抑菌、降血糖等生物活性,且易于被吸收利用,因此,开发银杏多肽饮料具有广阔的前景。
[0004]有关银杏饮料的研究报道虽有不少,但市场上却鲜有银杏饮料产品。分析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由于银杏含有大量的淀粉、蛋白质等,在加工和贮藏过程中会出现淀粉和蛋白质沉淀、表面形成脂肪圈等不稳定现象,严重影响了成品的外观品质和商品价值;这是银杏饮料生产中的关键技术问题,也是浑浊型饮料加工中的共性问题,现有研究报道尚未彻底解决上述关键技术难题。二是现有银杏饮料风味不佳,存在一定的苦涩味。因此,亟待开发稳定性好、风味佳、产品品质优良的银杏饮料。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银杏饮料加工和贮藏过程中易沉淀、稳定性差,银杏饮料风味不佳以及传统酶解工艺制备的多肽苦味较重、多肽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等问题,提供一种银蒡多肽饮料的制备方法,制得的饮料稳定性好、风味佳、产品品质优良、多肽相对分子质量较小,具有较好功能性。
[0006]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7]一种银蒡多肽饮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8](1)将银杏去壳、去内种皮和胚芽,将牛蒡去皮、切块,然后将银杏、牛蒡、大豆用去离子水浸泡,再分别依次进行粗粉碎、湿法超微粉碎、α

淀粉酶水解、沸水浴灭酶、微滤膜过滤,得到银杏浆液、牛蒡浆液和豆浆;
[0009](2)将银杏浆液、牛蒡浆液和豆浆按1:1:(1

3)的体积比混合均匀,并调pH至7.0,
然后加入ProteAX酶水解,结束后沸水浴灭酶,采用截留相对分子质量为1000Da的超滤膜过滤,收集滤液,得到银蒡多肽原浆;
[0010](3)将银蒡多肽原浆用去离子水稀释,银蒡多肽原浆与去离子水的体积比为1:(1

3),得到银蒡多肽液,往银蒡多肽液中加入风味剂和稳定剂,混合后高压均质,然后灭菌、真空灌装,得到银蒡多肽饮料。
[0011]进一步,步骤(1)中,所述湿法超微粉碎的工艺参数为:球料比5:1,浆液浓度30

40%,搅拌器转速700

900r/min,球磨介质为Φ10mm氧化锆球。
[0012]进一步,步骤(1)中,所述α

淀粉酶水解的工艺参数为:酶与底物比1:100,时间30

45min,温度55

65℃,pH 7.0。
[0013]进一步,步骤(2)中,所述ProteAX酶水解的工艺参数为:酶与底物比1:50,温度为45

55℃,酶解时间2

4h,pH 8.0。
[0014]进一步,步骤(2)中,银杏浆液、牛蒡浆液和豆浆的体积比为1:1:1.5。
[0015]进一步,步骤(3)中,所述风味剂由木糖醇、甜菊糖苷、柠檬酸、β

环糊精组成,其中,木糖醇的添加量占银蒡多肽液质量的0.3

0.5%,甜菊糖苷的添加量占银蒡多肽液质量的0.3

0.5%,柠檬酸的添加量占银蒡多肽液质量的0.4

0.6%,β

环糊精的添加量占银蒡多肽液质量的0.1

0.3%。风味剂中各组分的添加量,是以银蒡多肽饮料的组织状态、气味、滋味、口感作为感官评价的评价标准,并选取20名专业感官评价人员(10男、10女),并根据其评分作为最终评价结果得出的。
[0016]进一步,步骤(3)中,所述稳定剂由阿拉伯胶、海藻酸钠和羧甲基纤维素钠组成,其中,阿拉伯胶的添加量占银蒡多肽液质量的0.1

0.2%,海藻酸钠的添加量占银蒡多肽液质量的0.1

0.2%,羧甲基纤维素的添加量占银蒡多肽液质量的0.1

0.2%。稳定剂是采用沉淀率评定银蒡多肽饮料的稳定性得出的。稳定性评价方法为:取20mL银蒡多肽饮料置于离心管中,3500r/min下离心20min,收集沉淀,称重。沉淀率(%)=m1/m2×
100。式中:m1、m2分别为样品离心后沉淀物的质量、样品溶液离心前的质量。根据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得到本专利技术的稳定剂配方。
[0017]进一步,步骤(3)中,所述灭菌采用的是超高温瞬时灭菌方法,工艺参数为:135℃,6s。
[00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9]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银蒡多肽饮料的制备方法,以银杏、牛蒡、大豆为主要原料,并集成利用超微粉碎、蛋白酶水解、膜分离技术、高压均质、超高温瞬时灭菌、无菌灌装等现代食品加工技术,制得银蒡多肽饮料,有效解决了传统银杏饮料稳定性差,风味不佳,传统酶解工艺制备的多肽苦味较重、多肽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等问题,该方法制得的银蒡多肽饮料具有稳定性好、风味佳、多肽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0021]实施例1
[0022]一种银蒡多肽饮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3](1)将银杏经220℃电烤箱烘烤10min,去壳、去内种皮和胚芽,将牛蒡去皮、切块,
然后将银杏、牛蒡、大豆用去离子水浸泡8h,再分别依次进行钢磨机粗粉碎、湿法超微粉碎、α

淀粉酶水解、沸水浴灭酶5min、0.8μm微滤膜过滤,得到银杏浆液、牛蒡浆液和豆浆;
[0024]所述湿法超微粉碎的工艺参数为:球料比5:1,浆液浓度30%,搅拌器转速700r/min,球磨介质为Φ10mm氧化锆球;所述α

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银蒡多肽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银杏去壳、去内种皮和胚芽,将牛蒡去皮、切块,然后将银杏、牛蒡、大豆用去离子水浸泡,再分别依次进行粗粉碎、湿法超微粉碎、α

淀粉酶水解、沸水浴灭酶、微滤膜过滤,得到银杏浆液、牛蒡浆液和豆浆;(2)将银杏浆液、牛蒡浆液和豆浆按1:1:(1

3)的体积比混合均匀,并调pH至7.0,然后加入ProteAX酶水解,结束后沸水浴灭酶,采用截留相对分子质量为1000Da的超滤膜过滤,收集滤液,得到银蒡多肽原浆;(3)将银蒡多肽原浆用去离子水稀释,银蒡多肽原浆与去离子水的体积比为1:(1

3),得到银蒡多肽液,往银蒡多肽液中加入风味剂和稳定剂,混合后高压均质,然后灭菌、真空灌装,得到银蒡多肽饮料。2.如权利要求1所述银蒡多肽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湿法超微粉碎的工艺参数为:球料比5:1,浆液浓度30

40%,搅拌器转速700

900r/min,球磨介质为Φ10mm氧化锆球。3.如权利要求1所述银蒡多肽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α

淀粉酶水解的工艺参数为:酶与底物比1:100,时间30

45min,温度55

65℃,pH 7.0。4.如权利要求1所述银蒡多肽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义刘恩岐李诗颖李闯于楠楠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