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微反应器连续制备医药中间体2
‑
氨基
‑5‑
硝基吡啶的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工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制备2
‑
氨基
‑5‑
硝基吡啶的装备和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2‑
氨基
‑5‑
硝基吡啶可作为医药、农药、染料中间体,用于合成多种吡啶化合物。目前报道的2
‑
氨基
‑5‑
硝基吡啶合成方法主要是2
‑
氨基吡啶为原料,在间歇釜内较低温度下向浓硫酸中加入2
‑
氨基吡啶搅拌溶解,然后在低于30℃下缓慢滴加硝硫混酸,然后升温,在50℃左右搅拌反应5h,然后在低温下结晶分离得到2
‑
氨基
‑5‑
硝基吡啶。上述工艺反应时间很长,产率低。
[0003]硝化反应是一个强放热过程,传统的间歇式制备过程常常伴随“热点”,一方面导致的安全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容易发生副反应,导致原料转化率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微反应器连续制备医药中间体2
‑
氨基
‑5‑
硝基吡啶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四个微反应器,四个微反应器之间通过管道串联,每个微反应器设有微换热器,最后一个微反应器通过管道与搅拌釜连接;所述四个微反应器沿物料的流向方向依次为第一级微反应器、第二级微反应器、第三级微反应器和第四级微反应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级微反应器、第二级反应器为内径4~6mm、管长50~60cm的套管式微反应器,所述第一级微反应器、第二级微反应器内部装填填料,孔隙率为85~97%;所述第三级微反应器、第四级反应器为内径4~6mm、管长60~75cm的套管式微反应器,所述第三级微反应器、第四级微反应器内部装填填料,孔隙率为85~97%;套管式微反应器内管为反应管、外管为换热器;不同级微反应器之间通过塑料软管连接;所述搅拌釜为夹套式玻璃釜或不锈钢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为金属丝网填料;所述塑料软管的内径为2~4mm。4.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
‑
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系统制备2
‑
氨基
‑5‑
硝基吡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级微反应器内2
‑
氨基吡啶的浓硫酸溶液和硝硫混酸混合引发反应,形成反应液后继续在第二级微反应器、第三级微反应器和第四级微反应器内混合反应,直至反应完全后进入搅拌釜,在搅拌釜内降温、用氨水中和、析晶,过滤得到产品2
‑
氨基
‑5‑
硝基吡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光文,陈戴欣,廉应江,韩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