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纤机及绕纤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34338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7: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绕纤机及绕纤方法。绕纤机,包括:上料机构,用于将带尾纤的待绕纤产品输送至待料位置;取放机构,用于在所述待料位置将待绕纤产品从所述上料机构上取出并输送至绕纤位置,或者将完成绕纤的产品从所述绕纤位置输送至成品摆放位置;绕纤机构,设于所述绕纤位置的两侧,用于对待绕纤产品两端的尾纤进行绕纤。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绕纤机,通过上料机构自动上料,通过取放机构自动下料,通过绕纤机构进行自动绕圈,可以提高尾纤绕圈效率,并能够确保绕圈尺寸一致。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绕纤机,绕纤机构同时设于绕纤位置的两侧,能够同时对待绕纤产品两端的尾纤进行绕圈,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效率。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绕纤机及绕纤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光纤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绕纤机及绕纤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5G技术为代表的光纤通信技术日益成熟,光纤通讯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各类光纤通信器件、模块、系统得到大规模应用。如何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生产成本,从而降低网络铺设的成本,进一步加快产业发展,一直是光纤通讯制造业的研究方向。
[0003]目前,从国内外的情况来看,光纤通讯器件的制造与包装基本上都是采用纯手工绕纤作业方式或借助工具手动绕纤作业,其生产效率非常低,导致光器件的生产成本较高,影响了产业规模的增长速度,一定程度也制约了整个光纤通讯的产业化进程。针对生产效率低、制造成本高的问题,如果能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的生产,无疑会极大地提升生产效率,提高生产工艺技术水平。
[0004]目前的光纤器件大都留有1米以上的尾纤,生产流转过程中及出货包装前都需要对所留尾纤进行手动绕纤处理,劳动强度较大,生产效率较低,并且手动绕光纤圈时所绕圈的大小不一。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绕纤机,能够自动进行尾纤绕圈收卷,提高效率,确保光纤圈尺寸一致。
[000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应用上述绕纤机的绕纤方法。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绕纤机,包括:上料机构,用于将带尾纤的待绕纤产品输送至待料位置;取放机构,用于在所述待料位置将待绕纤产品从所述上料机构上取出并输送至绕纤位置,或者将完成绕纤的产品从所述绕纤位置输送至成品摆放位置;绕纤机构,设于所述绕纤位置的两侧,用于对待绕纤产品两端的尾纤进行绕纤。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绕纤机,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09]本专利技术中的绕纤机,通过上料机构自动上料,通过取放机构自动下料,通过绕纤机构进行自动绕圈,可以提高尾纤绕圈效率,并能够确保绕圈尺寸一致。同时本专利技术中的绕纤机,绕纤机构同时设于绕纤位置的两侧,能够同时对待绕纤产品两端的尾纤进行绕圈,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上料机构移动设有产品放置工装,所述产品放置工装具有多个产品摆放位置,以用于摆放多个带尾纤的待绕纤产品,所述产品放置工装在移动过程中能够进出所述待料位置,并控制所述产品摆放位置逐个地对接所述取放机构。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产品放置工装在所述产品摆放位置的两侧设有供尾纤穿过以定位尾纤的尾纤定位孔。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取放机构设有:
[0013]取放夹爪,所述取放夹爪用于夹持待绕纤产品;
[0014]取放移动组件,用于控制所述取放夹爪在所述待料位置、所述绕纤位置、所述成品摆放位置之间移动。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绕纤机构包括:
[0016]移动部,所述移动部能够相对于所述绕纤位置靠近或远离;
[0017]绕纤部,转动设置在所述移动部上,所述绕纤部上设有夹持部,所述夹持部用于在绕纤初始阶段将尾纤固定在所述绕纤部上;
[0018]压纤部,设置在所述移动部上,用于从外侧压紧绕卷在所述绕纤部上的光纤圈。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绕纤部绕自身转轴设有多个位于同一圆周的绕纤手指,所述夹持部设于其中一个所述绕纤手指的近心端,所述压纤部设于每一个所述绕纤手指的远心端。
[002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夹持部包括:
[0021]夹持底座,所述夹持底座安装于所述绕纤手指上,所述夹持底座与所述绕纤手指的末端之间形成有开放式的夹持空间;
[0022]夹持头,所述夹持头伸缩设置在所述夹持底座上,用于伸长靠近所述绕纤手指执行夹持光纤动作或缩回远离所述绕纤手指执行放纤动作。
[002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压纤部包括:
[0024]压纤板,转动设置在所述绕纤手指的远心端,并与所述绕纤手指的末端之间形成压纤空间;
[0025]压纤驱动部,所述压纤驱动部设置在所述绕纤手指上并传动连接所述压纤板,用于控制所述压纤板转动。
[002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绕纤机构还包括螺旋绕纤部,所述螺旋绕纤部设于所述移动部,用于控制尾纤缠绕所述绕纤部绕卷的光纤圈。
[0027]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绕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8]S01,将带尾纤的待绕纤产品摆放到上料机构上,通过上料机构输送到待料位置;
[0029]S02,从上料机构上取出待绕纤产品至绕纤位置;
[0030]S03,通过两个绕纤机构同时夹住待绕纤产品两端的尾纤,并同时进行绕纤;
[0031]S04,控制尾纤缠绕上一步骤中绕卷的光纤圈。
[0032]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绕纤方法,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33]本专利技术中的绕纤方法,通过同时对待绕纤产品的两端进行绕纤,较传统手动绕纤的方式而言,可以极大地提高绕纤效率,同时控制尾纤缠绕光纤圈,可以防止光纤圈松散开来,确保绕纤质量和效果。
[0034]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3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0036]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绕纤机的一种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7]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绕纤机的各个组成部分的一种相对位置示意图;
[0038]图3为上料机构、取放机构和绕纤机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39]图4为绕纤机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40]图5为上料机构、取放机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41]图6为产品放置工装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42]图7为移动部、绕纤部和压纤部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43]图8为螺旋绕纤部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44]图9为产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5]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46]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47]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指的是两个以上。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0048]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绕纤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机构,用于将带尾纤的待绕纤产品输送至待料位置;取放机构,用于在所述待料位置将待绕纤产品从所述上料机构上取出并输送至绕纤位置,或者将完成绕纤的产品从所述绕纤位置输送至成品摆放位置;绕纤机构,设于所述绕纤位置的两侧,用于对待绕纤产品两端的尾纤进行绕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构移动设有产品放置工装,所述产品放置工装具有多个产品摆放位置,以用于摆放多个带尾纤的待绕纤产品,所述产品放置工装在移动过程中能够进出所述待料位置,并控制所述产品摆放位置逐个地对接所述取放机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绕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放置工装在所述产品摆放位置的两侧设有供尾纤穿过以定位尾纤的尾纤定位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放机构设有:取放夹爪,所述取放夹爪用于夹持待绕纤产品;取放移动组件,用于控制所述取放夹爪在所述待料位置、所述绕纤位置、所述成品摆放位置之间移动。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绕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纤机构包括:移动部,所述移动部能够相对于所述绕纤位置靠近或远离;绕纤部,转动设置在所述移动部上,所述绕纤部上设有夹持部,所述夹持部用于在绕纤初始阶段将尾纤固定在所述绕纤部上;压纤部,设置在所述移动部上,用于从外侧压紧绕卷在所述绕纤部上的光纤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永建刘祖俊任浩然郭征东智建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奥鑫通讯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