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向淼森专利>正文

一种轨道表面缺陷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34279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7: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轨道表面缺陷检测装置,包括轨道本体和连接板,所述轨道本体的上方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下方固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下方安装有第一横板,且第一横板的外壁与顶板的凹槽处内壁间隙配合,所述第一横板的下方安装有检测装置,所述顶板的下方安装有连接装置。该轨道表面缺陷检测装置,可以通过摄像头带动第一横板移动至顶板的凹槽处,再转动第一把手,通过第一把手带动螺杆进行转动,使螺杆通过第二横板带动矩形块移动,矩形块通过第一滑块带动挡板进行转动,使挡板的内侧进入到第一横板的凹槽内,将摄像头的位置固定,之后将检测部安装在轨道本体的外壁处,从而摄像头配合检测部便可以对轨道本体的进行更全面的检测。进行更全面的检测。进行更全面的检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道表面缺陷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轨道检测装置
,具体为一种轨道表面缺陷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轨道指用条形的钢材铺成的供火车、电车等行驶的路线或天体在宇宙间运行的路线,轨道通常由两条平行的钢轨组成,钢轨固定放在轨枕上,轨枕之下为道床,联结零件在钢轨和钢轨之间以及钢轨和轨枕之间起着一个联结作用,目前,我国铁路正线轨道共分特重型、重型、次重型、中型、轻型五种类型,为了提高安全性,通常都会定期通过检测装置对轨道进行检测。
[0003]例如专利号为CN 206114593 U的一种铁路轨道自动检测装,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铁路轨道自动检测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铁路轨道检测效率低,工人劳动强度大的问题。
[0004]虽然上述中的检测装置可以对轨道进行检测,但是仅能对轨道的两侧进行检测,无法对轨道的表面缺陷进行检测,这样便降低了检测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轨道表面缺陷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虽然上述中的检测装置可以对轨道进行检测,但是仅能对轨道的两侧进行检测,无法对轨道的表面缺陷进行检测,这样便降低了检测效果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轨道表面缺陷检测装置,包括轨道本体和连接板,所述轨道本体的上方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下方固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下方安装有第一横板,且第一横板的外壁与顶板的凹槽处内壁间隙配合,所述第一横板的下方安装有检测装置,所述顶板的下方安装有连接装置。
[0007]优选的,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摄像头,所述摄像头的上方与第一横板相固接,所述摄像头的两侧设有挡板,且挡板的内侧外壁与第一横板的凹槽处内壁间隙配合,所述挡板的滑槽处滑动卡接有第一滑块,且第一滑块的后端面固接有矩形块,所述挡板的下方设有多个检测部,且检测部的内侧外壁与轨道本体的外壁相贴合。
[0008]优选的,所述矩形块的下方转动连接有螺杆,且螺杆的下表面固接有第一把手,这样通过第一把手可以带动螺杆进行转动。
[0009]优选的,所述螺杆的下方外壁螺纹连接有第二横板,这样螺杆通过第二横板可以进行移动。
[0010]优选的,所述连接装置包括第一竖板,左右所述第一竖板的上方和内侧分别与顶板和第二横板相固接,且第一竖板的凹槽处通过转轴与挡板转动相连,所述第一竖板的下方内部安装有横杆,且横杆的外壁与第一竖板的通孔处内壁间隙配合,所述横杆的内侧固接有第二竖板,且第二竖板的外壁与检测部相连接,所述第二竖板的凹槽处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轮,且第一转轮的下方外壁与轨道本体的外壁相贴合,所述第二竖板的内侧
固接有多个第三横板,相邻所述第三横板的内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轮,且第二转轮的外壁与轨道本体的外壁相贴合。
[0011]优选的,所述横杆的前端面外侧固接有第二滑块,这样通过第二滑块可以带动横杆移动。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轨道表面缺陷检测装置,可以通过摄像头带动第一横板移动至顶板的凹槽处,再转动第一把手,通过第一把手带动螺杆进行转动,使螺杆通过第二横板带动矩形块移动,矩形块通过第一滑块带动挡板进行转动,使挡板的内侧进入到第一横板的凹槽内,将摄像头的位置固定,之后将检测部安装在轨道本体的外壁处,从而摄像头配合检测部便可以对轨道本体的进行更全面的检测。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图1中的剖视图;
[0015]图3为图2中第一把手、螺杆和挡板处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图2中第二转轮、第三横板和第二竖板处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图2中第二把手、蜗杆和蜗轮处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轨道本体,2、连接板,3、检测装置,301、摄像头,302、挡板,303、第一滑块,304、矩形块,305、检测部,4、连接装置,401、第一竖板,402、横杆,403、第二竖板,404、第一转轮,405、第三横板,406、第二转轮,4A1、第四横板,4A2、蜗杆,4A3、第二把手,4A4、蜗轮,4A5、凹形板,4A6、连杆,5、顶板,6、第一横板,7、螺杆,8、第二横板,9、第一把手,10、第二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实施例一
[0021]请参阅图1

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轨道表面缺陷检测装置,包括轨道本体1和连接板2,轨道本体1的上方设有连接板2,连接板2的上方与外界移动设备进行连接,这样可以通过外界移动设备带动此装置移动,连接板2的下方固接有顶板5,顶板5的下方中间加工有凹槽,顶板5的下方安装有第一横板6,第一横板6的下方两端加工有凹槽,且第一横板6的外壁与顶板5的凹槽处内壁间隙配合,通过顶板5的凹槽可以对第一横板6起限位作用,第一横板6的下方安装有检测装置3,顶板5的下方安装有连接装置4。
[0022]请参阅图1

3,检测装置3包括摄像头301、挡板302、第一滑块303、矩形块304和检测部305,摄像头301的上方与第一横板6相固接,摄像头301的型号可根据使用者需求选择,摄像头301的内部可以安装能与互联网连接的控制模块,这样摄像头301的检测画面通过控制模块可以传输到外界的计算机上,从而实现轨道本体1的表面缺陷检测,此为现有技术,本领域人员完全可以实现,故不再过多赘述,摄像头301的两侧设有挡板302,且挡板302的
内侧外壁与第一横板6的凹槽处内壁间隙配合,通过挡板302可以将第一横板6固定,挡板302的内部加工有滑槽,挡板302的滑槽处滑动卡接有第一滑块303,通过滑块303可以带动挡板302移动,且第一滑块303的后端面固接有矩形块304,通过矩形块304可以带动第一滑块303移动,挡板302的下方设有2个检测部305,检测部305采用的是对比专利中已经公开的超声检测器技术,可以对轨道本体1的两端进行检测,其技术方案及应用等可参考对比专利,故不再过多赘述,且检测部305的内侧外壁与轨道本体1的外壁相贴合,矩形块304的下方转动连接有螺杆7,且螺杆7的下表面固接有第一把手9,螺杆7的下方外壁螺纹连接有第二横板8,第一把手9配合第二横板8可以带动螺杆7移动;
[0023]可以通过摄像头301带动第一横板6移动至顶板5的凹槽处,再转动第一把手9,通过第一把手9带动螺杆7进行转动,使螺杆7通过第二横板8带动矩形块304移动,矩形块304通过第一滑块303带动挡板302进行转动,使挡板302的内侧进入到第一横板6的凹槽内,将摄像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表面缺陷检测装置,包括轨道本体(1)和连接板(2),所述轨道本体(1)的上方设有连接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2)的下方固接有顶板(5),所述顶板(5)的下方安装有第一横板(6),且第一横板(6)的外壁与顶板(5)的凹槽处内壁间隙配合,所述第一横板(6)的下方安装有检测装置(3),所述顶板(5)的下方安装有连接装置(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表面缺陷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3)包括摄像头(301),所述摄像头(301)的上方与第一横板(6)相固接,所述摄像头(301)的两侧设有挡板(302),且挡板(302)的内侧外壁与第一横板(6)的凹槽处内壁间隙配合,所述挡板(302)的滑槽处滑动卡接有第一滑块(303),且第一滑块(303)的后端面固接有矩形块(304),所述挡板(302)的下方设有多个检测部(305),且检测部(305)的内侧外壁与轨道本体(1)的外壁相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轨道表面缺陷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块(304)的下方转动连接有螺杆(7),且螺杆(7)的下表面固接有第一把手(9)。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淼森赵巧绒
申请(专利权)人:向淼森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