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环保通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341863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7: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梯环保通风装置,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包括电梯通风装置本体,所述电梯通风装置本体包括有电梯,所述电梯的内腔底面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控制器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承重板,所述电梯的内腔底面固定连接有压力感应装置,所述电梯的内腔底面固定连接有弹簧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采用控制器、伸缩杆、压力感应装置、弹簧柱和承重板的配合,当电梯停止运行时,控制器便会控制通风风扇进入到低功耗的运转,进行节约能源,有人进入到电梯时,会站在承重板的上表面上,使得压力感应装置受到挤压,伸缩杆便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会控制通风风扇进行正常工作,以便对电梯内部进行通风作用。内部进行通风作用。内部进行通风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环保通风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梯
,具体涉及一种电梯环保通风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梯是指服务于建筑物内若干特定的楼层,其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于水平面或与铅垂线倾斜角小于15
°
的刚性轨道运动的永久运输设备。也有台阶式,踏步板装在履带上连续运行,俗称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垂直升降电梯具有一个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的或倾斜角小于15
°
的刚性导轨之间,其中轿厢电梯在高层之间使用的较为广泛,但是轿厢电梯通常空间比较狭小,且空气不流通,因此需要在电梯中安装通风设备,以保证电梯内部空气的流动性。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0004]1、现有的电梯的通风设备通常安装在电梯内部的顶部,当通风设备发生故障时,维修人员对通风设备进行维修时,需要借助外物站在高处对电梯的通风设备进行维修,不仅维修不方便,而且在远离地面的空间进行维修,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0005]2、现有的电梯通风设备,在电梯不进行运作时,特别是在夜间,电梯的使用频率更是比较低,而电梯内部的通风设备始终处于工作的状态,增加了电能的消耗,降低了通风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梯环保通风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8]一种电梯环保通风装置,包括电梯通风装置本体,所述电梯通风装置本体包括有电梯,所述电梯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通风机构,所述通风机构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升降控制机构,所述电梯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通风管,所述电梯的内部底面设置有感应机构,所述电梯的内壁底部开设有凹槽一,所述通风机构包括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底面与电梯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壳体的一侧开设有通风孔,所述通风管的一端延伸至壳体的内部。
[0009]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升降控制机构包括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底面与壳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壳体的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有液压伸缩杆,所述液压伸缩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升降板。
[00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液压伸缩杆可以带动升降板进行升降运动。
[0011]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凹槽一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控制开关,所述凹槽一的内壁设置有防护装置。
[00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防护装置可以控制液压伸缩杆进行升降。
[0013]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升降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通风风扇,所述升降板的底面开设有凹槽二,所述凹槽二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弹片。
[0014]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弹片的外表面搭接有固定块,所述
固定块的底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上表面与升降板的底面搭接,所述连接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活性炭吸附板。
[00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弹片、固定块和连接板的配合,可以方便更换活性炭吸附板。
[0016]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感应机构包括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底面与电梯的内腔底面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承重板,所述电梯的内腔底面固定连接有压力感应装置,所述压力感应装置的上表面与承重板的底面搭接,所述电梯的内腔底面固定连接有弹簧柱,所述弹簧柱的上表面与承重板的底面固定连接。
[00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伸缩杆、压力感应装置、弹簧柱和承重板的配合,一方面可以起到承重的同时,另一方面可以将压力感应装置受到的压力通过电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方便控制器控制通风风扇的运行。
[0018]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0019]1、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梯环保通风装置,采用控制器、液压伸缩杆、升降板、控制开关和防护装置的配合,解决了当电梯中的通风设备发生故障时,维修人员对通风设备进行维修时,需要借助外物站在高处对电梯的通风设备进行维修,不仅维修不方便,而且在远离地面的空间进行维修,存在一定的危险性问题,保障了维修人员的人身安全。
[0020]2、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梯环保通风装置,采用控制器、伸缩杆、压力感应装置、弹簧柱和承重板的配合,当电梯停止运行时,控制器便会控制通风风扇进入到低功耗的运转,进行节约能源,有人进入到电梯时,会站在承重板的上表面上,使得压力感应装置受到挤压,伸缩杆便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会控制通风风扇进行正常工作,以便对电梯内部进行通风作用,解决了现有的电梯通风设备,在电梯不进行运作时,特别是在夜间,电梯的使用频率更是比较低,而电梯内部的通风设备始终处于工作的状态,增加了电能的消耗的问题,增加了通风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的电梯侧面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的感应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的通风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技术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1、电梯通风装置本体;2、电梯;21、凹槽一;3、升降控制机构;31、控制器;32、液压伸缩杆;33、升降板;34、控制开关;35、防护装置;4、通风机构;41、壳体;411、凹槽二;42、通风孔;43、活性炭吸附板; 44、通风风扇;45、弹片;46、固定块;47、连接板;5、通风管;6、感应机构;61、伸缩杆;62、压力感应装置;63、弹簧柱;64、承重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8]实施例1
[0029]如图1

5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梯环保通风装置,包括电梯通风装置本体
1,电梯通风装置本体1包括有电梯2,电梯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通风机构4,通风机构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升降控制机构3,电梯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通风管5,电梯2的内部底面设置有感应机构6,电梯2的内壁底部开设有凹槽一21,通风机构4包括有壳体41,壳体41的底面与电梯2 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壳体41的一侧开设有通风孔42,通风管5的一端延伸至壳体41的内部,升降控制机构3包括有控制器31,控制器31的底面与壳体 4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壳体41的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有液压伸缩杆32,液压伸缩杆3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升降板33,凹槽一2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控制开关34,凹槽一21的内壁设置有防护装置35。
[0030]在本实施例中,当维修人员需要对电梯的通风装置进行维修时,可以使用专用钥匙打开防护装置35,通过旋转控制开关34来控制升降板33进行升降运动,从而可以带动通风设备进行升降,方便维修人员对设备进行维修。
[0031]实施例2
[0032]如图1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环保通风装置,包括电梯通风装置本体(1),所述电梯通风装置本体(1)包括有电梯(2),所述电梯(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通风机构(4),所述通风机构(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升降控制机构(3),所述电梯(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通风管(5),所述电梯(2)的内部底面设置有感应机构(6),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2)的内壁底部开设有凹槽一(21),所述通风机构(4)包括有壳体(41),所述壳体(41)的底面与电梯(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壳体(41)的一侧开设有通风孔(42),所述通风管(5)的一端延伸至壳体(41)的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环保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控制机构(3)包括有控制器(31),所述控制器(31)的底面与壳体(4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壳体(41)的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有液压伸缩杆(32),所述液压伸缩杆(3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升降板(3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环保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一(2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控制开关(34),所述凹槽一(21)的内壁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榕生林木琳谢章伟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安圣达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