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唐燕钦专利>正文

一种自动发酵设备湿度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34095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7: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发酵设备湿度控制装置,其结构包括:调控端、主机盒、系统衔接管、固定层、湿度监测机构,调控端嵌入于主机盒表层并进行通电连接,主机盒后侧与系统衔接管进行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由湿度监测机构进一步改进后,通过两组电动轨与擦拭轴的水平放置在监测装置表层的加持下可在监测装置开启后电动轨带动擦拭轴持续对其表层进行循环刮动,将表层水分子与微生物进行去除保持监测装置表层的干燥性,进而监测装置内部的风动组件与扩风板则能为擦拭轴提供相应的辅助性,提高监测装置的干燥度以及将擦拭轴表层水分子进行风干,防止擦拭轴堆积过多水分子后产生的刮动后再监测装置表层留下水渍等不良反应。测装置表层留下水渍等不良反应。测装置表层留下水渍等不良反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发酵设备湿度控制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发酵设备配件
,更具体地说是一种自动发酵设备湿度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发酵是指将复杂有机化合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成较为简单物质的过程,从而自动发酵设备与湿度控制装置的相互搭配下能提高有机化合物的发酵效率以及通过湿度控制的特点可保证发酵过程中设备内部的湿度能被控制在特定的区间当中,防止发酵过程产生的湿度数值错误而影响发酵后物质的可用性;
[0003]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的湿度控制装置主要存在以下缺陷:由于湿度控制装置内部的湿度监测机构持续与发酵设备内部水分子与微生物零距离接触时,其监测层会粘有大量的水珠使得监测层会被水珠与微生物所掩盖,并且因监测层处于发酵设备内部则无法持续进行手动擦拭,使之持续受水珠与微生物的影响下则会降低自身对发酵设备内部的湿度监测性能,并且会形成在设备长时间工作下而造成的无法对发酵设备内部湿度进行全方位监测,进而降低自身的湿度控制完整度与效率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实现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发酵设备湿度控制装置,其结构包括:调控端(1)、主机盒(2)、系统衔接管(3)、固定层(4)、湿度监测机构(5),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控端(1)嵌入于主机盒(2)表层并进行通电连接,所述主机盒(2)后侧与系统衔接管(3)进行固定连接,所述系统衔接管(3)插入于固定层(4)的中心部位,所述湿度监测机构(5)通过固定层(4)与系统衔接管(3)相连接并与调控端(1)进行通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发酵设备湿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度监测机构(5)设有实心板(51)、载物板(52)、连接组件(53)、电动轨(54)、擦拭轴(55)、监测装置(56),所述实心板(51)与载物板(52)为一体,所述连接组件(53)焊接于载物板(52)的表层,所述电动轨(54)与连接组件(53)进行间隙配合,所述擦拭轴(55)嵌入于电动轨(54)当中并进行活动连接,所述监测装置(56)表层与擦拭轴(55)表层相贴合,所述电动轨(54)与主机盒(2)、调控端(1)进行通电连接,所述监测装置(56)通过系统衔接管(3)与调控端(1)进行通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发酵设备湿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装置(56)设有接电层(561)、重叠层(562)、定位座(563)、支撑柱(564)、风动组件(565)、扩风板(566),所述接电层(561)嵌入于重叠层(562)当中并进行定位连接,所述定位座(563)安装于重叠层(562)的中段上下部位,所述支撑柱(564)与定位座(563)进行焊接连接,所述风动组件(565)通过支撑柱(564)固定于重叠层(562)的中心部位并与接电层(561)进行间隙配合,所述扩风板(566)与接电层(561)外层相贴合并与风动组件(565)相通,所述风动组件(565)通过接电层(561)与电动轨(54)进行通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发酵设备湿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动组件(565)设有旋转体(a1)、转轴(a2)、连接件(a3)、隔断盒(a4)、组装槽(a5),所述旋转体(a1)下端与转轴(a2)进行活动配合,所述转轴(a2)通过连接件(a3)插入于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燕钦
申请(专利权)人:唐燕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