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高弹面料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33797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7: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磨高弹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改性涤纶纤维:将涤纶纤维依次经过碱减量处理、丁香酚活化处理以及巯基化壳聚糖改性处理,得到改性涤纶纤维;第二步,纺制纱线:将改性涤纶纤维与锦纶纤维依次经过清花、梳棉、并条、粗纱、细纱和络筒的工艺,最终混纺形成纱线;第三步,织造面料:将得到的纱线依次经过浆纱、退浆、编织和染整工艺,得到了耐磨高弹面料。本发明专利技术在面料的制备过程中使用了改性后的涤纶纤维与锦纶纤维结合的纱线进行织造得到。其中,改性后的涤纶纤维作为主要的弹性和抗菌性来源,锦纶纤维能够增加耐磨性能,最终制备得到的面料不仅具有高弹性,还具有耐磨性好以及抗菌效果好的优点。还具有耐磨性好以及抗菌效果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磨高弹面料及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纤维面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磨高弹面料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混纺是用化学纤维与真丝、棉、麻等等混合之后纺织出来的面料,比如涤棉混纺、羊兔毛混纺、锦纶棉砂混纺等等都属于混纺面料的一种。这种面料在夏天穿热不热要看它的原料,如果是用天然纤维的混纺面料是不热的,如果用涤棉混纺就会热。混纺面料的优点会比较杂,因为化学纤维与不同的材质混纺之后,它的特点是不一样的,比如毛粘混纺有耐磨、抗皱、强度高、蓬松等等优点;而羊兔毛混纺有色泽好、花色多等等优点;涤棉混纺有尺寸稳定不宜缩水,且容易洗容易干的优点。同时,混纺面料还具有一些缺陷,它的缺点也是因材料而异,比如涤棉混纺的缺点是不透气、不吸湿;羊兔毛混纺的缺点是强度低,抱合差;涤粘混纺织物的缺点是免烫性不强;TC布的缺点是耐热和耐光性一般,不能够暴晒也不能拧干。
[0003]因此,目前市场上虽然存在多种混纺面料,但是在弹性和抗菌方面的表现不足,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同时具有高弹且具有很好抑菌性的面料。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耐磨高弹面料及制备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耐磨高弹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第一步,改性涤纶纤维:
[0008]将涤纶纤维依次经过碱减量处理、丁香酚活化处理以及巯基化壳聚糖改性处理,得到改性涤纶纤维;<br/>[0009]第二步,纺制纱线:
[0010]将改性涤纶纤维与锦纶纤维依次经过清花、梳棉、并条、粗纱、细纱和络筒的工艺,最终混纺形成纱线;
[0011]第三步,织造面料:
[0012]将得到的纱线依次经过浆纱、退浆、编织和染整工艺,得到了耐磨高弹面料。
[0013]优选地,所述改性涤纶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4](1)碱减量处理涤纶纤维:
[0015]将涤纶纤维在强碱高温水溶液内处理,得到碱减量处理后的涤纶纤维;
[0016](2)丁香酚活化涤纶纤维:
[0017]S1.活化丁香酚
[0018]将丁香酚干燥并除氧后,在保护气的作用下,与甲基丙烯酸酐结合并升温反应,得到活化后的丁香酚;
[0019]S2.活化涤纶纤维
[0020]将碱减量处理后的涤纶纤维与活化后的丁香酚混合至无水乙醇中,混合搅拌均匀后,浸泡一段时间,得到丁香酚活化涤纶纤维;
[0021]S3.制备改性涤纶纤维:
[0022]将丁香酚活化涤纶纤维与巯基化壳聚糖溶液混合,在紫外光的照射下进行反应结合,得到改性涤纶纤维。
[0023]优选地,所述碱减量处理涤纶纤维的过程为:
[0024]将涤纶纤维浸泡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碱减量渗透剂TF

107,搅拌均匀后,升温至75

85℃,保温处理0.5

1h,然后除去液体,将余下的纤维使用热水洗涤至中性,减压干燥,得到碱减量处理后的涤纶纤维;
[0025]其中,涤纶纤维与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比值是1∶8

12,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是10

20g/L,碱减量渗透剂的浓度是0.2

0.5g/L。
[0026]优选地,所述S1过程中活化丁香酚的过程为:
[0027]将丁香酚在100℃烘箱内干燥除水,然后倒入反应瓶内,减压除去空气并通入氮气保护气,将反应瓶置于水浴装置内,并向反应瓶内滴加甲基丙烯酸酐,混合搅拌的同时升温至45

55℃,搅拌反应24

36h,反应结束后降温至室温,使用二氯甲烷稀释,并使用饱和的小苏打溶液洗涤至少三次,除杂后,减压干燥,得到活化后的丁香酚;
[0028]其中,丁香酚与甲基丙烯酸酐的质量比值是1∶0.4

0.6。
[0029]优选地,所述S2过程中活化涤纶纤维的过程为:
[0030]将碱减量处理后的涤纶纤维与活化后的丁香酚混合至无水乙醇中,混合搅拌均匀后,浸泡8

12h后,减压干燥除去乙醇,得到丁香酚活化涤纶纤维;
[0031]其中,活化后的丁香酚、碱减量处理后的涤纶纤维与无水乙醇的质量比值是0.27

0.38∶1∶15

20。
[0032]优选地,所述S3过程中制备改性涤纶纤维的过程为:
[0033]将巯基化壳聚糖溶于乙酸溶液中,然后加入丁香酚活化涤纶纤维,超声混合均匀后,加入引发剂苯偶酰双甲醚(DMPA),放置在紫外光照条件下,搅拌处理2

4h,过滤出纤维后,依次使用乙醇和去离子水洗涤三次,真空干燥后,得到改性涤纶纤维;
[0034]其中,乙酸溶液的质量浓度是10%,丁香酚活化涤纶纤维、巯基化壳聚糖与乙酸溶液的质量比值是1∶0.3

0.5∶10

20;引发剂的加入质量是丁香酚活化涤纶纤维质量的1%

3%;紫外光的照射波长是365nm。
[0035]优选地,所述S3过程中巯基化壳聚糖的制备过程为:
[0036]将壳聚糖、1

羟基苯并三氮唑与去离子水混合在反应容器内,搅拌混合均匀后,再依次加入N

乙酰

L

半胱氨酸和1

(3

二甲基氨丙基)
‑3‑
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溶液,然后使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5.0,在室温条件下搅拌反应3

5h,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倒入无水乙醇内,有絮状沉淀析出,过滤收集沉淀,然后使用水洗至中性,真空干燥,得到巯基化壳聚糖;
[0037]其中,壳聚糖的脱乙酰度为90%,壳聚糖、N

乙酰

L

半胱氨酸与去离子水的质量比是1∶1.8

2.2∶20

40;1

(3

二甲基氨丙基)
‑3‑
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溶液的浓度为20%,1

(3

二甲基氨丙基)
‑3‑
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1

羟基苯并三氮唑与去离子水的质量比是
0.3

0.5∶0.7

0.9∶20

40。
[0038]优选地,所述第二步中,改性涤纶纤维与锦纶纤维的重量比值是5

7∶3

5。
[0039]优选地,所述第二步中,改性涤纶纤维的直径为16

20μm,锦纶纤维的直径为12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磨高弹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改性涤纶纤维:将涤纶纤维依次经过碱减量处理、丁香酚活化处理以及巯基化壳聚糖改性处理,得到改性涤纶纤维;第二步,纺制纱线:将改性涤纶纤维与锦纶纤维依次经过清花、梳棉、并条、粗纱、细纱和络筒的工艺,最终混纺形成纱线;第三步,织造面料:将得到的纱线依次经过浆纱、退浆、编织和染整工艺,得到了耐磨高弹面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高弹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涤纶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碱减量处理涤纶纤维:将涤纶纤维在强碱高温水溶液内处理,得到碱减量处理后的涤纶纤维;(2)丁香酚活化涤纶纤维:S1.活化丁香酚将丁香酚干燥并除氧后,在保护气的作用下,与甲基丙烯酸酐结合并升温反应,得到活化后的丁香酚;S2.活化涤纶纤维将碱减量处理后的涤纶纤维与活化后的丁香酚混合至无水乙醇中,混合搅拌均匀后,浸泡一段时间,得到丁香酚活化涤纶纤维;S3.制备改性涤纶纤维:将丁香酚活化涤纶纤维与巯基化壳聚糖溶液混合,在紫外光的照射下进行反应结合,得到改性涤纶纤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磨高弹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过程中活化丁香酚的过程为:将丁香酚在100℃烘箱内干燥除水,然后倒入反应瓶内,减压除去空气并通入氮气保护气,将反应瓶置于水浴装置内,并向反应瓶内滴加甲基丙烯酸酐,混合搅拌的同时升温至45

55℃,搅拌反应24

36h,反应结束后降温至室温,使用二氯甲烷稀释,并使用饱和的小苏打溶液洗涤至少三次,除杂后,减压干燥,得到活化后的丁香酚;其中,丁香酚与甲基丙烯酸酐的质量比值是1:0.4

0.6。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磨高弹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过程中活化涤纶纤维的过程为:将碱减量处理后的涤纶纤维与活化后的丁香酚混合至无水乙醇中,混合搅拌均匀后,浸泡8

12h后,减压干燥除去乙醇,得到丁香酚活化涤纶纤维;其中,活化后的丁香酚、碱减量处理后的涤纶纤维与无水乙醇的质量比值是0.27

0.38:1:15

20。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磨高弹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过程中制备改性涤纶纤维的过程为:将巯基化壳聚糖溶于乙酸溶液中,然后加入丁香酚活化涤纶纤维,超声混合均匀后,加
入引发剂苯偶酰双甲醚(DMPA),放置在紫外光照条件下,搅拌处理2

4h,过滤出纤维后,依次使用乙醇和去离子水洗涤三次,真空干燥后,得到改性涤纶纤维;其中,乙酸溶液的质量浓度是10%,丁香酚活化涤纶纤维、巯基化壳聚糖与乙酸溶液的质量比值是1:0.3

0.5:10

20;引发剂的加入质量是丁香酚活化涤纶纤维质量的1%

3%;紫外光的照射波长是365nm。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磨高弹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过程中巯基化壳聚糖的制备过程为:将壳聚糖、1

羟基苯并三氮唑与去离子水混合在反应容器内,搅拌混合均匀后,再依次加入N

乙酰

L

半胱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候贺萍殷博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歌中歌服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