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及该模具的脱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337535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7: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模具包括注塑组件、模腔组件和顶针组件,注塑机将熔融的塑胶从所述注塑组件中注入,并导流至所述模腔组件中,在所述模腔组件中成型后,使用外部推杆推动所述顶针组件移动将所述模腔组件中成型的成品顶出,所述顶针组件包括顶针板、第一顶针和第二顶针,所述第一顶针设置与所述顶针板之上,所述第二顶针固设于注塑组件中,带动所述注塑组件移动,所述顶针板与所述第二顶针之间设置有第一间隙。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模具实现了在生产过程中边角料与成品依次分离自动脱落,所述成品例如为针管套或者移液器枪头或者吸头等。管套或者移液器枪头或者吸头等。管套或者移液器枪头或者吸头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具及该模具的脱模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具
,具体的涉及模具的顶出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代生产中,合理的加工工艺、高效的设备、先进的模具是三项重要因素,尤其是模具对实现材料加工工艺要求、塑料之间的使用要求和造型设计起着重要因素,而目前的模具均采用单一或是多元件的顶出机构,其顶出动作都是一次完成,但是,由于产品的特殊性和效率要求,如果在一次顶出后,成品和边角料仍在模具中,或者模具无法自动脱落,就需要人工脱模,这就增加了模具的脱模时间,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移液器枪头、针管套等生产模具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实现二次顶杆脱出的模具,在脱模过程中完成边角料切除,具有脱模可靠性高和效果好的优点。
[0004]为了实现以上目的及其他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模具,包括注塑组件、模腔组件和顶针组件,注塑机将熔融的塑胶从所述注塑组件中注入,并导流至所述模腔组件中,在所述模腔组件中成型后,使用外部推杆推动所述顶针组件移动将所述模腔组件中成型的成品顶出,所述顶针组件包括顶针板、第一顶针和第二顶针,所述第一顶针设置与所述顶针板之上,所述第二顶针固设于注塑组件中,带动所述注塑组件移动,所述顶针板与所述第二顶针之间设置有第一间隙。
[0005]本专利技术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注塑组件包括第一模板、第二模板、第三模板、第四模板和第五模板,所述第一模板、第二模板、第三模板、第四模板和第五模板依次叠放。<br/>[0006]本专利技术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模板上端设置第一浇口,所述第一浇口贯穿所述第一模板,经过浇口套连通至导流槽,所述导流槽设置于所述第二模板下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模具,其特征在于,模腔组件包括料头、型腔和型芯,所述料头嵌入于所述第二模具的一端,并在所述第二模具的另一端形成型腔,所述型芯固设于第四模具并穿过所述第三模具后置于所述型腔中。
[0007]本专利技术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导流槽经过一注塑口与型腔连同,所述注塑口与所述导流槽之间形成一夹角,所述夹角大于45度小于90度。
[0008]本专利技术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注塑口呈圆锥形,所述圆锥形的顶点与型腔连接,所述注塑口的最大直径小于5毫米。
[0009]本专利技术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间隙大于所述型芯露出第三模板的这一段的长度。
[0010]本专利技术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五模板下端设置有顶针腔,当所述顶针板在外部推杆的推动作用下向上移动时,所述第一顶针在顶针板的推动作用下穿过顶针腔顶住第二模板向上移动,当顶针板接触到第二顶针时,所述第二顶针推动第三模板向上移动。
[0011]本专利技术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顶针板两侧设置有支撑块,支撑块与底板通过紧固件紧密连接。
[0012]本专利技术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底板上设有有推杆口,外部推杆通过所述推杆口推动顶针板移动。
[001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脱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利用外部推杆从底板的推杆口推入,推动顶针板向上移动,顶针板先带动第一顶针沿着导杆向上移动,第一顶针推动第二模板向上移动,实现第一次顶脱;步骤S2:顶针板在外部推杆的作用下继续向上移动,带动第二顶针向上移动,第二顶针推动第三模板向上移动,实现第二次顶脱。
[0014]在本专利技术中,模板与料头紧密连接,当需要更换顶模生产不同的产品时,只需直接将第二模板拆除,将新的需要更换的第二模板安装到第一模板下侧,从而不需要更换整个装置,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0015]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通过设置推杆与顶针板之间的距离,可以在同一生产装置中分别实现第一次和第二次顶出,第一次顶出将注塑的多余边角料与成品针管套进行分离,第二次顶出将模板顶出,成品自动脱落,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和人力成本。所述成品例如为针管套或者移液器枪头或者吸头等。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7]图1(a)显示为本专利技术模具移除模板11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1(b)显示为本专利技术模板1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显示为本专利技术模具正视图切除一部分以显示型腔22的截面示意图。
[0020]图3显示为图2所示截面图具移除模板13后的示意图。
[0021]图4显示为图3中区域A的局部放大的透视图。
[0022]图5显示为本专利技术模具正视图切除一部分以显示顶针35的截面示意图。
[0023]图6显示为本专利技术模具正视图切除一部分以显示顶针34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模具,所述模具的顶出组件用于将模具中的成型产品顶出,以方便模具投入下一次生产,该模具常常应用于生产例如针管套或者移液器枪头或者吸头等的注塑机中。
[0026]如图1(a)和图1(b)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模具,用于针管套或者移液器枪头或
者吸头等的生产装置,包括注塑组件1、模腔组件2和顶针组件3,注塑机将熔融的塑胶从注塑组件1中注入,并导流至模腔组件2中,在模腔组件2中成型后,使用外部推杆推动顶针组件3移动将模腔组件2中成型的成品顶出,实现脱模。
[0027]请再参考1(b),注塑组件1包括模板11、模板12、模板13、模板14和模板15,所述模板11、模板12、模板13、模板14和模板15依次叠放,并通过导柱连接。请再参考图3,所述模板11上端设置第一浇口111,所述第一浇口111贯穿所述顶板11并经所述模板12上设置的浇口套(图中未示出)与导流槽121连通,参考图3。
[0028]请参考图2,料头21嵌入在模板12中,在料头21的下方为型腔22,型芯23固设在模板14内并穿过模板13直至型腔22中。料头21、型腔22和型芯23对应设置为一套,模具中根据实际尺寸和需求设置多套。
[0029]局部放大图3中的一导流槽细节,参考图4,在导流槽121的底部与型腔22之间,开通一注塑口1211,所述注塑口1211连同导流槽121的底部和型腔22,其中心轴线与所述导流槽121底部之间成一夹角α,所述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具,包括注塑组件、模腔组件和顶针组件,注塑机将熔融的塑胶从所述注塑组件中注入,并导流至所述模腔组件中,在所述模腔组件中成型后,使用外部推杆推动所述顶针组件移动将所述模腔组件中成型的成品顶出,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针组件包括顶针板、第一顶针和第二顶针,所述第一顶针设置与所述顶针板之上,所述第二顶针固设于注塑组件中,带动所述注塑组件移动,所述顶针板与所述第二顶针之间设置有第一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组件包括第一模板、第二模板、第三模板、第四模板和第五模板,所述第一模板、第二模板、第三模板、第四模板和第五模板依次叠放。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板上端设置第一浇口,所述第一浇口贯穿所述第一模板,经过浇口套连通至导流槽,所述导流槽设置于所述第二模板下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模具,其特征在于,模腔组件包括料头、型腔和型芯,所述料头嵌入于所述第二模具的一端,并在所述第二模具的另一端形成型腔,所述型芯固设于第四模具并穿过所述第三模具后置于所述型腔中。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槽经过一注塑口与型腔连同,所述注塑口与所述导流槽之间形成一夹角,所述夹角大于45度小于90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捷韩家溯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新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