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36125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7: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烹饪器具包括:机壳;接线盒,设置在机壳的侧壁的底部,接线盒具有靠近机壳中部的第一侧壁、与第一侧壁相对分布的第二侧壁和连接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的第三侧壁,第三侧壁中外露于机壳的部分上设置有第一过线孔,第三侧壁中伸入机壳内部的部分或第一侧壁上设置有第二过线孔;压线结构,设置在接线盒内,压线结构内设置有限位孔;电源线,电源线的第一端具有电源插头,电源线的第二端依次穿过第一过线孔、限位孔后弯转伸入第二过线孔。可以在接线盒长度较小,烹饪器具占用空间较小的情况下,延长电源线在接线盒内部的走线长度,避免电源线的线分叉点在机壳内部高温的影响下温升过高,提高电源线使用安全性。使用安全性。使用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烹饪器具


[0001]本技术涉及烹饪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的烹饪器具中,大多在机壳的背部侧壁的底部设置接线盒,利用接线盒使机壳背部与墙壁间隔一定距离,避免机壳内外泄的高温气体对墙体造成损害,并使电源线从接线盒伸出与电源连接。具体地,如图1所示,电源线400a的一端从接线盒200a的下方伸出,电源线400a的另一端在接线盒200a内较为笔直的向机壳100a延伸,电源线400a在接线盒200a内的延伸长度与接线盒200a的长度大致呈正比。若接线盒的长度较长,会增加烹饪器具的占用空间,影响美观。而若接线盒的长度较短,电源线在接线盒内延伸长度也较短,电源线的线分叉点会被笔直地送向机壳内部,易温升过高而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因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烹饪器具,以至少解决接线盒长度较长导致烹饪器具占用空间较大,以及接线盒内电源线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0004]本技术的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烹饪器具包括:机壳;接线盒,设置在机壳的侧壁的底部,接线盒具有靠近机壳中部的第一侧壁、与第一侧壁相对分布的第二侧壁和连接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的第三侧壁,第三侧壁中外露于机壳的部分上设置有第一过线孔,第三侧壁中伸入机壳内部的部分或第一侧壁上设置有第二过线孔;压线结构,设置在接线盒内,压线结构内设置有限位孔;电源线,电源线的第一端具有电源插头,电源线的第二端依次穿过第一过线孔、限位孔后弯转伸入第二过线孔。
[0005]本方面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在机壳的侧壁底部设置接线盒,接线盒具有靠近机壳的第一侧壁、远离机壳的第二侧壁和连接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的第三侧壁。通过在第三侧壁外露于机壳的部分上设置第一过线孔,在第三侧壁伸入机壳内部的部分上或者在第一侧壁上设置第二过线孔,使电源线的第二端能够从接线盒的侧向上经第一过线孔进入接线盒内部,而后需至少一次弯转伸入第二过线孔,可以在接线盒长度较小,烹饪器具占用空间较小的情况下,延长电源线在接线盒内部的走线长度。从而在电源线从伸入接线盒的位置至电源线的线分叉点之间走线长度一致的情况下,相较于电源线在接线盒内笔直延伸,有利于使电源线的线分叉点远离机壳内金属结构而不会被笔直送向机壳,从而避免电源线的线分叉点在机壳内部高温的影响下温升过高,提高电源线使用安全性。而且,在接线盒内设置压线结构,有利于通过压线结构限制线分叉点的位置,从而使电源线的线分叉点保持在距离机壳较远的位置,提高安全性。
[0006]此外,在第二过线孔设置在第三侧壁中伸入机壳内部的部分上的情况下,电源线在接线盒内可以大致呈匚字形延伸,电源线在第一侧壁的内侧延伸而后从第三侧壁侧向伸出,第一侧壁可以对电源线起到隔热作用,进一步提高电源线的使用安全性。
[0007]另外,本申请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孔的轴线的延伸方向与第一过线孔的轴线的延伸方向同向。
[0009]在这些实施例中,压线结构与第三侧壁大致相平齐,有利于使电源线的第二端从侧向伸入接线盒后,继续沿第一过线孔的轴线的延伸方向向前延伸,而后被压线结构限位,使电源线弯转前的部分不会靠近第一侧壁,降低电源线热熔的几率。而且在电源线从伸入接线盒的位置至电源线的线分叉点之间走线长度一致的情况下,可以使电源线的线分叉点不容易靠近第一侧壁,例如线分叉点靠近与第一过线孔相对的另一个第三侧壁或靠近弯曲区域,提高电源线的使用安全性。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接线盒内设置有分隔板,分隔板与第一侧壁和第三侧壁围成第一容纳腔,分隔板与第二侧壁和第三侧壁围成第二容纳腔;第一过线孔位于第二容纳腔的腔侧壁上,压线结构设置在第二容纳腔内,分隔板上设置有供电源线穿过的第三过线孔。
[0011]在这些实施例中,接线盒内具有分隔板,分隔板将接线盒内部腔体分隔为靠近机壳中部的第一容纳腔和远离机壳中部的第二容纳腔。使电源线从侧向伸入第二容纳腔,而后经分隔板上的第三过线孔伸入第一容纳腔,再伸出接线盒,可以利用第一侧壁和分隔板对第二容纳腔内的电源线进行双层隔热,可以使电源线的线分叉点保持在第二容纳腔内,从而提高电源线的使用安全性。而且,将压线结构设置在第二容纳腔内,可以利用压线结构限制电源线未弯转前的部分,再利用第三过线孔限制电源线弯转后的部分,提高了对电源线的限位效果。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容纳腔的腔底壁上设置有第一散热孔。通过第一散热孔进行散热,有利于降低第一容纳腔内电源线的温度,提高电源线的使用安全性。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容纳腔的腔底壁上还设置有位于第一散热孔上方的第一遮挡件,第一遮挡件与第一散热孔之间留有第一散热间隙。可以通过第一遮挡件遮挡第一容纳腔内的电源线,美化外观,并避免用户经第一散热孔误触电源线,提高安全性。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容纳腔的腔底壁上设置有第二散热孔。通过第二散热孔进行散热,有利于降低第二容纳腔内电源线的温度,提高电源线的使用安全性。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容纳腔的腔底壁上还设置有位于第二散热孔上方的第二遮挡件,第二遮挡件与第二散热孔之间留有第二散热间隙。可以通过第二遮挡件遮挡第二容纳腔内的电源线,美化外观,并避免用户经第二散热孔误触电源线,提高安全性。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遮挡件位于压线结构背离第一过线孔的一侧,第二遮挡件用于与穿过限位孔的部分电源线限位配合,以使电源线在压线结构和第二遮挡件之间弯转。一方面通过第二遮挡件和压线结构一起限制限制电源线的位置,可以避免电源线在接线盒内大幅度窜动,避免线分叉点向第一侧壁移动。另一方面无需额外设置限位结构,简化接线盒结构,方便加工。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过线孔设置在第三侧壁中伸入机壳内部的部分上。则电源线在第一侧壁的内侧延伸而后从第三侧壁侧向伸出,第一侧壁可以对电源线起到隔热作用,进一步提高电源线的使用安全性。
[0018]在一些实施例中,机壳的侧壁上设置有开口,接线盒的一部分嵌入设置在开口中,分隔板位于开口所在位置。从而第一容纳腔位于机壳内部,第二容纳腔位于机壳外部,可以减小接线盒外露的尺寸,减小烹饪器具的占用空间。尤其在第一侧壁和分隔板起隔热作用
的情况下,可以更好地兼顾电源线使用安全性。
[0019]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侧壁的内表面间隔分布有多个限位筋,多个限位筋与分隔板之间留有走线缺口,电源线的一部分经走线缺口伸入第二过线孔。可以将电源线限位在远离第一侧壁的位置走线,提高电源线的使用安全性,而且避免电源线在接线盒内混乱分布。
[0020]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源线包括聚氯乙烯包裹的接入线和耐高温纤维包裹的内置线,内置线位于第一容纳腔内,并经第三过线孔与接入线相连接。由于聚氯乙烯包裹的接入线成本低廉,有利于降低电源线的成本。而且,使接入线可以处于第二容纳腔内,处于较为低温的工作环境中,可以避免接入线出现热熔情况,提高电源线的使用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包括:机壳(100);接线盒(200),设置在所述机壳(100)的侧壁的底部,所述接线盒(200)具有靠近所述机壳(100)中部的第一侧壁(210)、与所述第一侧壁(210)相对分布的第二侧壁(220)和连接所述第一侧壁(210)和所述第二侧壁(220)的第三侧壁(230),所述第三侧壁(230)中外露于所述机壳(100)的部分上设置有第一过线孔(231),所述第三侧壁(230)中伸入所述机壳(100)内部的部分或所述第一侧壁(210)上设置有第二过线孔(232);压线结构(300),设置在所述接线盒(200)内,所述压线结构(300)内设置有限位孔(310);电源线(400),所述电源线(400)的第一端具有电源插头,所述电源线(400)的第二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过线孔(231)、所述限位孔(310)后弯转伸入所述第二过线孔(23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孔(310)的轴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过线孔(231)的轴线的延伸方向同向。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盒(200)内设置有分隔板(240),所述分隔板(240)与所述第一侧壁(210)和所述第三侧壁(230)围成第一容纳腔(250),所述分隔板(240)与所述第二侧壁(220)和所述第三侧壁(230)围成第二容纳腔(260);所述第一过线孔(231)位于所述第二容纳腔(260)的腔侧壁上,所述压线结构(300)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纳腔(260)内,所述分隔板(240)上设置有供所述电源线(400)穿过的第三过线孔(24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纳腔(250)的腔底壁上设置有第一散热孔(251)和位于所述第一散热孔(251)上方的第一遮挡件(252),所述第一遮挡件(252)与所述第一散热孔(251)之间留有第一散热间隙。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容纳腔(260)的腔底壁上设置有第二散热孔(261)和位于所述第二散热孔(261)上方的第二遮挡件(262),所述第二遮挡件(262)与所述第二散热孔(261)之间留有第二散热间隙;所述第二遮挡件(262)位于所述压线结构(300)背离所述第一过线孔(231)的一侧,所述第二遮挡件(262)用于与穿过所述限位孔(310)的部分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志一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