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原煤仓锥形桶下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335725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7:47
一种原煤仓锥形桶下料装置,包括锥形桶、上圆形环、锥形桶外凸板、半圆固定板、环形齿环、中心旋转轴、主动齿盘、电机、下圆形环、上中心套,所述锥形桶外侧具有锥形桶外凸板,半圆固定板具有半圆固定板内槽,锥形桶外侧与半圆固定板内槽相适应,锥形桶外侧与半圆固定板内槽相贴合,半圆固定板上表面与锥形桶外凸板相贴合,半圆固定板通过多个固定螺栓连接锥形桶外凸板,一组锥形桶对称设置,对称的锥形桶相贴合,多个半圆固定板在锥形桶外侧均匀分布,锥形桶具有固定块,电机左侧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块,电机上部通过电机轴连接主动齿盘。电机上部通过电机轴连接主动齿盘。电机上部通过电机轴连接主动齿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原煤仓锥形桶下料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原煤仓锥形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原煤仓锥形桶下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专利(公告号:CN105857971A)提出了一种原煤仓挂煤清理装置,包括原煤仓顶部设置的喷淋系统,包括多个喷嘴的喷头,各喷嘴沿圆周方向间隔布置,且每个喷嘴都朝向原煤仓内壁上部设置,各喷嘴喷出的水流能够完整的覆盖原煤仓内壁的一周;以及用于向喷头提供高压水源的供水单元。本专利技术的喷淋系统能够将水喷洒在原煤仓内壁上,使水顺着仓壁向下浸润,当浸润到达一定程度,原煤由于疏松就会向下塌落,贴着仓壁的原煤就将会顺着仓壁整体向下滑落,从而解决原煤粘仓问题。此装置需要仓内具有大量的水才能到达原煤仓的出口处增加仓内的压力,同时水的喷淋容易使堆积在出仓口处的煤料压实,难以排出。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在原煤仓锥形桶下料时使横连板、上横连杆、下横连杆对锥形桶下部的煤料进行搅动,防止煤料聚集在锥形桶底部排料困难的一种原煤仓锥形桶下料装置。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原煤仓锥形桶下料装置,包括锥形桶、上圆形环、锥形桶外凸板、半圆固定板、环形齿环、中心旋转轴、主动齿盘、电机、下圆形环、上中心套,所述锥形桶外侧具有锥形桶外凸板,半圆固定板具有半圆固定板内槽,锥形桶外侧与半圆固定板内槽相适应,锥形桶外侧与半圆固定板内槽相贴合,半圆固定板上表面与锥形桶外凸板相贴合,半圆固定板通过多个固定螺栓连接锥形桶外凸板,一组锥形桶对称设置,对称的锥形桶相贴合,多个半圆固定板在锥形桶外侧均匀分布,锥形桶具有固定块,电机左侧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块,电机上部通过电机轴连接主动齿盘。
[0005]所述锥形桶具有环形齿环槽,环形齿环外侧与环形齿环槽相适应,环形齿环插入环形齿环槽,环形齿环在环形齿环槽内转动,环形齿环内侧连接横连板,横连板内侧连接中心旋转轴,锥形桶右侧具有主动齿盘让位槽,主动齿盘左侧与主动齿盘让位槽相适应,主动齿盘左侧插入主动齿盘让位槽,主动齿盘左侧与环形齿环右侧相啮合。
[0006]所述锥形桶内部具有上圆形环槽,上圆形环外侧与上圆形环槽相适应,上圆形环外侧插入上圆形环槽,上圆形环外侧在上圆形环槽内转动,上横连杆外侧连接上圆形环,上横连杆内侧连接上中心套,多个上横连杆在上中心套轴侧均匀分布。
[0007]所述上中心套具有上中心套内槽,中心旋转轴上部与上中心套内槽相适应,中心旋转轴上部插入上横连杆,中心旋转轴与上中心套内槽相啮合,锥形桶内部具有下圆形环槽,下圆形环外侧与下圆形环槽相适应,下圆形环外侧插入下圆形环槽,下圆形环外侧在下圆形环槽内转动。
[0008]所述下圆形环内侧通过多个下横连杆连接下中心套,下中心套具有下中心套内槽,中心旋转轴下部与下中心套内槽相适应,中心旋转轴下部插入下中心套内槽,中心旋转轴下部与下中心套内槽相啮合。
[0009]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锥形桶外侧与半圆固定板内槽相贴合,一个半圆固定板与两个锥形桶相连,半圆固定板通过固定螺栓连接锥形桶外凸板,通过半圆固定板与锥形桶外凸板的连接在原煤仓锥形桶下料时使对称的锥形桶对合在一起,防止两者断开连接,环形齿环内侧通过横连板连接中心旋转轴,横连板转动对锥形桶底部的煤料进行搅拌,在原煤仓锥形桶下料时使煤料运动,主动齿盘与环形齿环相啮合,电机固定在固定块上,电机工作时在原煤仓锥形桶下料时使电机轴带动主动齿盘转动,主动齿盘转动带动环形齿环转动,在原煤仓锥形桶下料时使横连板转动对煤料进行搅拌,中心旋转轴随着转动,上圆形环嵌在锥形桶内,上圆形环槽对上圆形环竖直定位,上圆形环内侧通过多个上横连杆连接上中心套,上横连杆转动对煤料搅拌,2、本专利技术中心旋转轴上部插入上中心套内槽并与之啮合,中心旋转轴转动在原煤仓锥形桶下料时使上中心套转动,进而在原煤仓锥形桶下料时使上横连杆、上圆形环转动,下圆形环嵌在锥形桶内,下圆形环槽对下圆形环竖直定位,下圆形环内侧通过多个下横连杆连接下中心套,中心旋转轴下部插入下中心套内槽并与之啮合,中心旋转轴转动代用下横连杆、下圆形环转动,此装置在在原煤仓锥形桶下料时使用时主动齿盘转动代用环形齿环、上圆形环、下圆形环转动,进而在原煤仓锥形桶下料时使横连板、上横连杆、下横连杆对锥形桶下部的煤料进行搅动,防止煤料聚集在锥形桶底部排料困难。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原煤仓锥形桶下料装置主视剖视图。
[0011]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原煤仓锥形桶下料装置局部放大图。
[0012]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环形齿环、主动齿盘俯视图。
[0013]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下圆形环俯视图。
[0014]图5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上圆形环俯视图。
[0015]图6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中心旋转轴、上中心套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一种原煤仓锥形桶下料装置,包括锥形桶01、上圆形环02、锥形桶外凸板04、半圆固定板05、环形齿环08、中心旋转轴11、主动齿盘13、电机15、下圆形环18、上中心套20,所述锥形桶01外侧具有锥形桶外凸板04,半圆固定板05具有半圆固定板内槽07,锥形桶01外侧与半圆固定板内槽07相适应,锥形桶01外侧与半圆固定板内槽07相贴合,半圆固定板05上表面与锥形桶外凸板04相贴合,半圆固定板05通过多个固定螺栓06连接锥形桶外凸板04,一组锥形桶01对称设置,对称的锥形桶01相贴合,多个半圆固定板05在锥形桶01外侧均匀分布,一个半圆固定板05与两个锥形桶01相连,半圆固定板05通过固定螺栓06连接锥形桶
外凸板04,通过半圆固定板05与锥形桶外凸板04的连接在原煤仓锥形桶下料时使对称的锥形桶01对合在一起,防止两者断开连接,锥形桶01具有固定块16,电机15左侧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块16,电机15上部通过电机轴14连接主动齿盘13。
[0017]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所述锥形桶01具有环形齿环槽09,环形齿环08外侧与环形齿环槽09相适应,环形齿环08插入环形齿环槽09,环形齿环08在环形齿环槽09内转动,环形齿环08内侧连接横连板10,横连板10内侧连接中心旋转轴11,环形齿环08内侧通过横连板10连接中心旋转轴11,横连板10转动对锥形桶01底部的煤料进行搅拌,在原煤仓锥形桶下料时使煤料运动,锥形桶01右侧具有主动齿盘让位槽12,主动齿盘13左侧与主动齿盘让位槽12相适应,主动齿盘13左侧插入主动齿盘让位槽12,主动齿盘13左侧与环形齿环08右侧相啮合,主动齿盘13与环形齿环08相啮合,电机15固定在固定块16上,电机15工作时在原煤仓锥形桶下料时使电机轴14带动主动齿盘13转动,主动齿盘13转动带动环形齿环08转动,在原煤仓锥形桶下料时使横连板10转动对煤料进行搅拌,中心旋转轴11随着转动。
[0018]实施例3:本专利技术所述锥形桶01内部具有上圆形环槽03,上圆形环02外侧与上圆形环槽03相适应,上圆形环02外侧插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原煤仓锥形桶下料装置,其特征是:包括锥形桶(01)、上圆形环(02)、锥形桶外凸板(04)、半圆固定板(05)、环形齿环(08)、中心旋转轴(11)、主动齿盘(13)、电机(15)、下圆形环(18)、上中心套(20),所述锥形桶(01)外侧具有锥形桶外凸板(04),半圆固定板(05)具有半圆固定板内槽(07),锥形桶(01)外侧与半圆固定板内槽(07)相适应,锥形桶(01)外侧与半圆固定板内槽(07)相贴合,半圆固定板(05)上表面与锥形桶外凸板(04)相贴合,半圆固定板(05)通过多个固定螺栓(06)连接锥形桶外凸板(04),一组锥形桶(01)对称设置,对称的锥形桶(01)相贴合,多个半圆固定板(05)在锥形桶(01)外侧均匀分布,锥形桶(01)具有固定块(16),电机(15)左侧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块(16),电机(15)上部通过电机轴(14)连接主动齿盘(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原煤仓锥形桶下料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锥形桶(01)具有环形齿环槽(09),环形齿环(08)外侧与环形齿环槽(09)相适应,环形齿环(08)插入环形齿环槽(09),环形齿环(08)在环形齿环槽(09)内转动,环形齿环(08)内侧连接横连板(10),横连板(10)内侧连接中心旋转轴(11),锥形桶(01)右侧具有主动齿盘让位槽(12),主动齿盘(13)左侧与主动齿盘让位槽(12)相适应,主动齿盘(13)左侧插入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广史国峰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蓝巢电力检修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