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CD总线的信号转换装置及车辆诊断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334671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7: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CCD总线的信号转换装置及车辆诊断系统,信号转换装置包括单路信号转换驱动器和差分信号转换驱动器,其中,单路信号转换驱动器用于将外部设备发送的单路信号转换成差分信号并发送给汽车CCD总线,差分信号转换驱动器用于将汽车CCD总线发送的差分信号转换成单路信号并传输给外部设备进行接收。车辆诊断系统包括外部设备、车辆及信号转换装置。能够实现普通K总线或者串口信号与克莱斯勒CCD协议总线信号进行相互转换,解决了传统的K总线方式的汽车诊断设备在实际使用中只能适配小部分克莱斯勒车型,无法满足其检测维修的问题,使得不支持CCD总线的设备也可以与汽车CCD总线的车辆进行数据交互。与汽车CCD总线的车辆进行数据交互。与汽车CCD总线的车辆进行数据交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CCD总线的信号转换装置及车辆诊断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故障检测
,特别涉及一种CCD总线的信号转换装置及车辆诊断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保有量也在快速增长,随之而来,汽车检修市场也越来越大。在汽车故障诊断中,克莱斯勒汽车厂家为了提高汽车总线通讯的稳定性可靠性,设计了专用的差分信号驱动类型的CCD总线,即克莱斯勒冲突探测串行数据总线(Chrysler

s Collision DetectionSerial Data Bus,the C2D bus),CCD总线是一种中速、双线、差分信号系统,通过CCD接口IC可以使系统中所有用户的控制器都并行的挂接在总线上,但使用了这种CCD总线模式的车辆只存在于部分克莱斯勒汽车型号中。
[0003]然而,目前的大部分汽车诊断设备仍然采用传统的K总线方式,而K总线方式的汽车诊断设备在实际使用中只能适配小部分克莱斯勒车型,将诊断设备接到不符型号要求的汽车上,可能会使诊断设备烧坏,无法满足其检测维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传统的K总线方式的汽车诊断设备在实际使用中只能适配小部分克莱斯勒车型,无法满足其检测维修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CCD总线的信号转换装置及车辆诊断系统。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CCD总线的信号转换装置,用于连接外部设备和汽车CCD总线以进行信号转换,所述信号转换装置包括单路信号转换驱动器和差分信号转换驱动器,所述单路信号转换驱动器用于将外部设备发送的单路信号转换成差分信号并发送给汽车CCD总线,所述差分信号转换驱动器用于将汽车CCD总线发送的差分信号转换成单路信号并传输给外部设备进行接收。
[000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单路信号转换驱动器通过K线通信协议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所述单路信号转换驱动器通过CCD总线通信协议与汽车CCD总线进行通信;所述差分信号转换驱动器通过K线通信协议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所述差分信号转换驱动器通过CCD总线通信协议与汽车CCD总线进行通信。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单路信号转换驱动器为单向传输,所述单路信号转换驱动器接收外部设备发送的单路信号后转换成差分信号并发送给汽车CCD总线;所述差分信号转换驱动器为单向传输,所述差分信号转换驱动器将汽车CCD总线发送的差分信号转换成单路信号并传输给外部设备。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单路信号转换驱动器包括单路信号转换电路,所述单路信号转换电路接收外部设备发送的第一K信号,以及将所述第一K信号转换成两路第一CCD信号,并将两路所述第一CCD信号接入汽车CCD总线形成第一差分信号;其中,两路所述第一CCD信号为相反的高电平信号和低电平信号。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单路信号转换电路包括电源V1、电源V2、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比较器UB、电阻R5、电阻R6、三极管Q1、二极管VD1、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比较器UA、电阻R11、电阻R12、三极管Q2、二极管VD2及电阻R13;所述电阻R1一端接电源V1,所述电阻R1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2的一端、所述电阻R3的一端、所述电阻R9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与所述比较器UB的输入端Vi

电性连接,所述比较器UB的输入端Vi+与所述电阻R4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与外部设备电性连接,所述比较器UB的输出端Vout与所述电阻R5的一端、所述电阻R6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接所述电源V2;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电性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所述电源V2,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所述二极管VD1的正极电性连接,所述二极管VD1的负极与所述电阻R7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8的一端、汽车CCD总线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与所述比较器UA的输入端Vi+电性连接,所述比较器UA的输入端Vi

与所述电阻R10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10的另一端与外部设备电性连接,所述比较器UA的输出端Vout与所述电阻R11的一端、所述电阻R12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11的另一端接所述电源V2;所述电阻R12的另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电性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所述二极管VD2的负极电性连接,所述二极管VD2的正极与所述电阻R13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13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汽车CCD总线电性连接。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差分信号转换驱动器包括差分信号转换电路,所述差分信号转换电路接收汽车CCD总线上的第二差分信号,以及将所述第二差分信号转换为第二K信号,并将所述第二K信号传输给外部设备进行接收;其中,所述第二差分信号为两路相反的高电平信号和低电平信号。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差分信号转换电路包括电阻R14、电阻R15、比较器UC、电阻R16及电源V3;所述电阻R14的一端与汽车CCD总线电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比较器UC的输入端Vi+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15的一端与汽车CCD总线电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比较器UC的输入端Vi

电性连接,所述比较器UC的输出端Vout与所述电阻R16的一端、外部设备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16的另一端接所述电源V3。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信号转换装置还包括第一OBD座,所述第一OBD座包括管脚U1、电源V4、电阻R17及电阻R18;所述管脚U1的第一引脚接电源V4,所述管脚U1的第十五引脚接地,所述管脚U1的第十一引脚与所述电阻R17的一端连接,所述管脚U1的第十二引脚与所述电阻R18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7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18的另一端均与汽车CCD总线电性连接。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信号转换装置还包括第二OBD座,所述第二OBD座包括管脚U2及电源V5;所述管脚U2的第一引脚接电源V5,所述管脚U2的第十五引脚接地,所述管脚U2的第七引脚与外部设备电性连接。
[0014]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还提供了一种车辆诊断系统,所述车辆诊断系统包括外部设备、车辆及上述的CCD总线的信号转换装置,所述车辆包括汽车CCD总线,所述信号转换装置分别连接所述外部设备和所述汽车CCD总线。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CCD总线的信号转换装置及车辆诊断系统,具有以下优点:
[0016]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CCD总线的信号转换装置中,信号转换装置包括单路信号转换驱动器和差分信号转换驱动器,其中,单路信号转换驱动器用于将外部设备发送的单路信号转换成差分信号并发送给汽车CCD总线,差分信号转换驱动器用于将汽车CCD总线发送的差分信号转换成单路信号并传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CCD总线的信号转换装置,用于连接外部设备和汽车CCD总线以进行信号转换,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转换装置包括单路信号转换驱动器和差分信号转换驱动器,所述单路信号转换驱动器用于将外部设备发送的单路信号转换成差分信号并发送给汽车CCD总线,所述差分信号转换驱动器用于将汽车CCD总线发送的差分信号转换成单路信号并传输给外部设备进行接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CCD总线的信号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路信号转换驱动器通过K线通信协议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所述单路信号转换驱动器通过CCD总线通信协议与汽车CCD总线进行通信;所述差分信号转换驱动器通过K线通信协议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所述差分信号转换驱动器通过CCD总线通信协议与汽车CCD总线进行通信。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CCD总线的信号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路信号转换驱动器为单向传输,所述单路信号转换驱动器接收外部设备发送的单路信号后转换成差分信号并发送给汽车CCD总线;所述差分信号转换驱动器为单向传输,所述差分信号转换驱动器将汽车CCD总线发送的差分信号转换成单路信号并传输给外部设备。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CCD总线的信号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路信号转换驱动器包括单路信号转换电路,所述单路信号转换电路接收外部设备发送的第一K信号,以及将所述第一K信号转换成两路第一CCD信号,并将两路所述第一CCD信号接入汽车CCD总线形成第一差分信号;其中,两路所述第一CCD信号为相反的高电平信号和低电平信号。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CCD总线的信号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路信号转换电路包括电源V1、电源V2、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比较器UB、电阻R5、电阻R6、三极管Q1、二极管VD1、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比较器UA、电阻R11、电阻R12、三极管Q2、二极管VD2及电阻R13;所述电阻R1一端接电源V1,所述电阻R1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2的一端、所述电阻R3的一端、所述电阻R9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与所述比较器UB的输入端Vi

电性连接,所述比较器UB的输入端Vi+与所述电阻R4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与外部设备电性连接,所述比较器UB的输出端Vout与所述电阻R5的一端、所述电阻R6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接所述电源V2;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电性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所述电源V2,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所述二极管VD1的正极电性连接,所述二极管VD1的负极与所述电阻R7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8的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博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