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风半遮面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33955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7: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风半遮面罩,包括面罩本体,面罩本体包括罩头部与罩颈部;罩颈部连接于罩头部下侧;罩头部用于对头部进行防护,罩颈部用于对脖颈部位进行防护;罩头部具有第一窗口与第二窗口,第一窗口与第二窗口之间由护额片隔开,第一窗口与脸部匹配,用于露出人脸;第二窗口与头发区域匹配,用于露出头发区域;护额片设置于所述第一窗口与第二窗口之间,用于对额头进行防护并将面罩本体更好地固定于头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保护裸露的皮肤不受阳光风沙的伤害,具有穿戴方便,利于散热的特点。特点。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风半遮面罩


[0001]本技术涉及生活用品
,具体涉及一种防风半遮面罩。

技术介绍

[0002]在室外活动的人,经常会遇到风沙的侵袭;特别是在暴晒的环境下,直射的阳光与风沙都会使裸露的皮肤容易受到严重伤害。无论步行、骑自行车、驾驶摩托车以至骑马,或是在室外工作诸如站岗放哨、指挥交通、清扫街道、邮递员投递信件、高空施工作业、架设电线、油井作业等等多种情况,都会为风沙所困扰,目前常用口罩与脖套进行防护;但是,这种防护不方便穿脱而且不方便携带容易滑落;风沙也容易从缝隙中进入,防护效果不佳;而且也不利于散热。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风半遮面罩,能够保护裸露的皮肤不受阳光风沙的伤害,具有穿戴方便,利于散热的特点。
[0004]本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防护半遮面罩,包括面罩本体,所述面罩本体包括罩头部与罩颈部;所述罩颈部连接于所述罩头部下侧;所述罩头部用于对头部进行防护,所述罩颈部用于对脖颈部位进行防护;
[0006]所述罩头部具有第一窗口与第二窗口,所述第一窗口与所述第二窗口之间由护额片隔开,所述第一窗口与脸部匹配,用于露出人脸;所述第二窗口与头发区域匹配,用于露出头发区域;所述护额片设置于所述第一窗口与所述第二窗口之间,用于对额头进行防护,并将所述面罩本体更好地固定于头部。
[0007]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窗口处设置有调节片,所述调节片两端与所述面罩本体连接,所述调节片能够在所述第一窗口处上下拉动,从而调节所述调节片在所述第一窗口上的覆盖面积与覆盖位置。
[0008]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调节片上设置有通气口,所述通气口与鼻子匹配,用于佩戴者鼻子的呼吸。
[0009]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窗口处设置有固定带,所述固定带两端与所述第二窗口相对两侧边缘连接。
[0010]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面罩本体包括第一布体与第二布体,所述第一布体设置于后颈部,两个所述第二布体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布体相对两侧。
[0011]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布体包括第一上布片与第一下布片,所述第一上布片设置于脑后位置,所述第一下布片设置于颈部位置;所述第一下布片上侧延伸至所述第一上布片内侧,并与所述第一上布片的下侧错开设置;所述第一下布片上侧与所述第一上布片下侧之间形成第一开口。
[0012]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上布片与所述护额片为一体结构。
[0013]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布体包括第二上布片与第二下布片,所述第二上布片设置于头部一侧,所述第二下布片设置于颈部位置;所述第二下布片上侧延伸至所述第二上布片内侧,并与所述第二上布片错开设置;所述第二下布片上侧与所述第二上布片下侧之间形成第二开口。
[0014]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面罩本体还包括有第三布体,所述第三布体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二布体连接,所述第三布体上侧具有延伸至所述第一窗口前片,所述前片可上下拉动从而调节在窗口的覆盖面积。
[0015]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面罩本体采用阻燃弹力绒制成。
[0016]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7]1.本技术的防护半遮面罩,使用时通过面罩本体的弹性将防护半遮面罩直接套于头上,防护半遮面罩在弹性作用下紧贴头部,防止阳光或风沙从缝隙中侵入使皮肤受伤,同时也防止强风将面罩吹掉或滑落;通过设置罩头部用于对头部的裸露皮肤进行防护,通过设置罩颈部用于对脖颈部位进行防护,穿戴方便,防护力好;通过设置第二窗口露出头发区域,可以帮助散热,防止发型压坏或头发压着产生不适感,当然在必要时候也可搭配帽子或头盔使用,进一步提升防护效果;通过设置护额片对额头部位的裸露皮肤进行防护,进一步提升防护效果,并且能将罩头部更好地固定于头部,有效防止在使用过程中面罩滑落。
[0018]2.本技术的防护半遮面罩,通过调节罩头部将人脸从第一窗口露出,通过上下拉动调节片调节覆盖面积与覆盖的位置,如当需要较强防护时,可以将调节片向下拉动盖于佩戴者的鼻子和嘴部,以对面部起到较好的防护作用;当需要呼吸大量空气时,调节片向上拉动以将嘴部露出,方便呼吸;调节片也可以向下或向上拉动至窗口边缘以将佩戴者的整个面部露出,穿戴方便,防护力好,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防护半遮面罩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的防护半遮面罩的前片下拉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的防护半遮面罩的前片上拉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的防护半遮面罩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00、罩头部;110、第一窗口;120、第二窗口;121、固定带;130、护额片;200、罩颈部;300、调节片;310、通气口;400、第一布体;410、第一上布片;411、第一开口;420、第一下布片;500、第二布体;510、第一缝合线;520、第二上布片;521、第二开口;530、第二下布片;600、第三布体; 610、第二缝合线;620、前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除特殊说明的之外,本实施例中所采用到的材料及设备均可从市场购得。所述实施例的实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对本申请的限制。
[0025]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是另有精确具体地规定。
[0026]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通”、“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使固定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介媒介间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者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0027]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护半遮面罩,其特征在于,包括面罩本体,所述面罩本体包括罩头部与罩颈部;所述罩颈部连接于所述罩头部下侧;所述罩头部用于对头部进行防护,所述罩颈部用于对脖颈部位进行防护;所述罩头部具有第一窗口与第二窗口,所述第一窗口与所述第二窗口之间由护额片隔开,所述第一窗口与脸部匹配,用于露出人脸;所述第二窗口与头发区域匹配,用于露出头发区域;所述护额片设置于所述第一窗口与所述第二窗口之间,用于对额头进行防护,并将所述面罩本体更好地固定于头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护半遮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窗口处设置有调节片,所述调节片两端与所述面罩本体连接,所述调节片能够在所述第一窗口处上下拉动,从而调节所述调节片在所述第一窗口上的覆盖面积与覆盖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护半遮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片上设置有通气口,所述通气口与鼻子匹配,用于佩戴者鼻子的呼吸。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护半遮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窗口处设置有固定带,所述固定带两端与所述第二窗口相对两侧边缘连接,所述固定带内侧设置有防滑条。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护半遮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舜樑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嗨爽歪运动科技文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