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外硫系玻璃生产用原材料提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33263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7: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红外硫系玻璃生产用原材料提纯装置,其能够在提纯时通过预先将由铬硫单质原料混合而成的除杂原料堆放置在原料管内,并在升温除水后在原料管中放入由镁和氯化铝混合而成的除杂剂,以便在封装加料管以及提纯管并抽真空后,通过加热炉体来将原料管加热从而实现除杂原料堆中的铬硫单质蒸汽向提纯管内的移动,而由铬硫单质原料混合而成的除杂原料堆中的杂质则与由镁和氯化铝混合而成的除杂剂反应后粘附在原料管内壁上,采用该种提纯方式所得到的除杂原料堆与纯化原料堆混合后所构成的红外硫系玻璃生产用原材料,不存在未提纯原料蒸发干扰的风险,同时由于该提纯方式为单向控温提纯,简化了提纯的难度。简化了提纯的难度。简化了提纯的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红外硫系玻璃生产用原材料提纯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红外硫系玻璃生产原材料提纯
,具体涉及一种红外硫系玻璃生产用原材料提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硫系玻璃制备和光纤的拉制过程中最重要的流程便是降低材料的吸收损耗,因此研究出多杂质高熔点的玻璃分离提纯技术尤显重要,包括消除一些杂质和氧化物的影响,甚至是玻璃中可能会引入的部分单质,可以采用金属Mg,Al等除氧剂进行除氧,通过高温或蒸馏的方法将玻璃的杂质去除;对羟基OH,H

S,H

Se,H

Te等,可以向玻璃种掺入一些卤化物进行提纯;对Ge,Sb,Ga等重金属的提纯,可以通过气相蒸发和液相沉积的方法去除重金属;对于含有卤化物的且一次不易蒸馏除去的玻璃,可以考虑对玻璃进行二次真空除杂和二次蒸馏除杂。
[0003]然而目前在对红外硫系玻璃生产用原材料提纯时主要是通过将装有待除杂红外硫系玻璃生产用原材料以及除杂剂的提纯管件直接放置在摇摆炉内进行提纯并熔制,该种提纯方式下主要是通过控制两个摇摆炉内的温度差来确保红外硫系玻璃生产用原材料在提纯过程中不会受未提纯的杂质原料蒸汽的影响,然而在实际提纯过程中上述提纯方式仍存在未提纯原料蒸发干扰的风险,从而会导致红外硫系玻璃生产用原材料在提纯后的纯度较差,同时通过双向控温提纯会增加红外硫系玻璃生产用原材料的提纯难度,从而降低红外硫系玻璃生产用原材料的提纯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提存效率高,提纯质量好的红外硫系玻璃生产用原材料提纯装置。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红外硫系玻璃生产用原材料提纯装置,包括原料管,所述原料管一侧壁中部安装有导送管,所述导送管远离所述原料管一端连接有提纯管,所述原料管上端中部安装有加料管,所述原料管下方设置有加热炉体,所述原料管、所述加料管、所述导送管以及所述提纯管均采用透明石英管制成,所述原料管内底端还填装有除杂原料堆,所述原料管内位于所述除杂原料堆上侧填装有除杂剂,所述提纯管内底端预先通过氮气封装有采用磷单质制成的纯化原料堆。
[0008]进一步的,所述导送管与所述原料管以及所述提纯管均热熔连接,且所述导送管内与所述原料管以及所述提纯管内均连通。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设计的好处在于通过所述导送管能够实现蒸馏后所述除杂原料中的单质蒸汽由所述原料管向所述提纯管中的移动。
[0010]进一步的,所述加料管成型于所述原料管上,所述提纯管上侧为可封装式开口结
构。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设计的好处在于能够在除杂前原料加入后实现所述提纯管的可靠封装。
[0012]进一步的,所述除杂原料堆由铬硫单质原料颗粒混合而成,所述除杂剂由镁和氯化铝颗粒混合而成。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除杂剂中的镁单质颗粒主要用于实现所述除杂原料堆中的氧进行去除,所述除杂剂中的氯化铝颗粒主要用于实现所述除杂原料堆中羟基的去除。
[0014]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炉体为温控式的电热式马弗炉。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确保在加热蒸馏过程中可以实现所述加热炉体温度的精准控制。
[0016](三)有益效果
[0017]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8]为解决目前在对红外硫系玻璃生产用原材料提纯时主要是通过将装有待除杂红外硫系玻璃生产用原材料以及除杂剂的提纯管件直接放置在摇摆炉内进行提纯并熔制,该种提纯方式下主要是通过控制两个摇摆炉内的温度差来确保红外硫系玻璃生产用原材料在提纯过程中不会受未提纯的杂质原料蒸汽的影响,然而在实际提纯过程中上述提纯方式仍存在未提纯原料蒸发干扰的风险,从而会导致红外硫系玻璃生产用原材料在提纯后的纯度较差,同时通过双向控温提纯会增加红外硫系玻璃生产用原材料的提纯难度,从而降低红外硫系玻璃生产用原材料的提纯效率的问题,本技术通过原料管、导送管、提纯管、加热炉体的设计,能够在提纯时通过预先将由铬硫单质原料混合而成的除杂原料堆放置在原料管内,并在升温除水后在原料管中放入由镁和氯化铝混合而成的除杂剂,以便在封装加料管以及提纯管并抽真空后,通过加热炉体来将原料管加热从而实现除杂原料堆中的铬硫单质蒸汽向提纯管内的移动,而由铬硫单质原料混合而成的除杂原料堆中的杂质则与由镁和氯化铝混合而成的除杂剂反应后粘附在原料管内壁上,采用该种提纯方式所得到的除杂原料堆与纯化原料堆混合后所构成的红外硫系玻璃生产用原材料,不存在未提纯原料蒸发干扰的风险,同时由于该提纯方式为单向控温提纯,简化了提纯的难度,从而提高有效提高了红外硫系玻璃生产用原材料的提纯质量和效率。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所述一种红外硫系玻璃生产用原材料提纯装置的主剖视图。
[0020]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21]1、加料管;2、原料管;3、除杂剂;4、加热炉体;5、除杂原料堆;6、提纯管;7、导送管;8、纯化原料堆。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3]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红外硫系玻璃生产用原材料提纯装置,包括原料管2,原料管2一侧壁中部安装有导送管7,导送管7远离原料管2一端连接有提纯管6,原料管2上端中部安装有加料管1,原料管2下方设置有加热炉体4,原料管2、加料管1、导送管7以及提纯管6均采用透明石英管制成,原料管2内底端还填装有除杂原料堆5,原料管2内位于除杂原料堆5上侧填装有除杂剂3,提纯管6内底端预先通过氮气封装有采用磷单质制成的纯化原料堆8,除杂原料堆5由铬硫单质原料颗粒混合而成,除杂剂3由镁和氯化铝颗粒混合而成,除杂剂3中的镁单质颗粒主要用于实现除杂原料堆5中的氧进行去除,除杂剂3中的氯化铝颗粒主要用于实现除杂原料堆5中羟基的去除,由于铬硫磷玻璃同时具有硫系玻璃和卤化物玻璃的优良特性,具有较高的透过和较强稳定特性,因而对铬硫磷玻璃原料进行提纯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0024]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导送管7与原料管2以及提纯管6均热熔连接,且导送管7内与原料管2以及提纯管6内均连通,这样设计的好处在于通过导送管7能够实现蒸馏后除杂原料中的单质蒸汽由原料管2向提纯管6中的移动,加料管1成型于原料管2上,提纯管6上侧为可封装式开口结构,这样设计的好处在于能够在除杂前原料加入后实现提纯管6的可靠封装,加热炉体4为温控式的电热式马弗炉,能够确保在加热蒸馏过程中可以实现加热炉体4温度的精准控制。
[0025]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在提存时首先将待提纯的由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外硫系玻璃生产用原材料提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原料管(2),所述原料管(2)一侧壁中部安装有导送管(7),所述导送管(7)远离所述原料管(2)一端连接有提纯管(6),所述原料管(2)上端中部安装有加料管(1),所述原料管(2)下方设置有加热炉体(4),所述原料管(2)、所述加料管(1)、所述导送管(7)以及所述提纯管(6)均采用透明石英管制成,所述原料管(2)内底端还填装有除杂原料堆(5),所述原料管(2)内位于所述除杂原料堆(5)上侧填装有除杂剂(3),所述提纯管(6)内底端预先通过氮气封装有采用磷单质制成的纯化原料堆(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外硫系玻璃生产用原材料提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敏鸣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灼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