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引野生鸟类栖息的湿地生态边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3084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7: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吸引野生鸟类栖息的湿地生态边坡,包括有隔离缓冲区、水陆过渡区、浅水区和深水区,所述水陆过渡区设于隔离缓冲区和浅水区之间,并与二者相连接,所述浅水区连接深水区;所述深水区中设置有若干竹浮排,所述竹浮排的四角分别设置有浮排固定桩,所述浮排固定桩的底端插入深水区的底泥中,所述竹浮排通过浮排固定桩固定在水体中,从而提供一个安全的鸟类生活平台,扩大了鸟类栖息的活动区域面积,吸引更多的鸟类前来停留和栖息。息。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引野生鸟类栖息的湿地生态边坡


[0001]本技术属于城市湿地边坡防护和鸟类栖息地生活环境修复的
,尤其涉及一种吸引野生鸟类栖息的湿地生态边坡。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生态环境也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野生鸟类的栖息地离不开湿地,其栖息地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或破坏,导致适宜野生鸟类活动区域缩减,城市鸟类品种逐渐减少,因此,城市野生鸟类栖息地的保护和恢复刻不容缓;且城市湿地环境的改造多集中于恢复植物群落和水体净化,往往忽略了野生动物的招引与恢复。
[0003]现有城市湿地护坡技术中,有一类是硬质驳岸护坡,虽然防护效果好,但是破坏了景观性和生态性,大量的硬质人工岸线还会阻碍陆地和水之间生物的交流;还有一类是湿地景观驳岸,其主要在清理杂质和整理地形后,直接在湿地中以草本植物为主种植大片的水生植物,形成大面积的植物群落,该设计中缺乏一定面积的裸露泥土、砂石的滩涂,驳岸种满了水生植物,尤其是挺水植物,缺少了部分湿地鸟类在滩涂中喝水、洗澡、觅食、行走的活动区域,不能满足一些湿地野生鸟类的生活习性的需求,不利于吸引湿地鸟类前来活动和栖息,而且在水体中种植大量水生植物,日常养护工作量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出现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吸引野生鸟类栖息的湿地生态边坡,通过根据鸟类不同的生活习性,恢复近自然的生态景观,增大水岸带面积和多样性,营造并扩大适宜野生鸟类生存的多种栖息活动区域,满足野生鸟类对生存环境的需求,吸引更多的鸟类前来停留和栖息。<br/>[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吸引野生鸟类栖息的湿地生态边坡,包括有隔离缓冲区、水陆过渡区、浅水区和深水区,所述水陆过渡区设于隔离缓冲区和浅水区之间,并与二者相连接,所述浅水区连接深水区;所述深水区中设置有若干竹浮排,所述竹浮排的四角分别设置有浮排固定桩,所述浮排固定桩的底端插入深水区的底泥中,所述竹浮排通过浮排固定桩固定在水体中。
[0007]进一步地,所述竹浮排的左右两侧留有一定的间隙,所述浮排固定桩穿过该间隙设于竹浮排的四角。
[0008]进一步地,所述浮排固定桩的上半段设置有若干鸟栖横杆,所述浮排固定桩的底部设置呈圆锥状。
[0009]进一步地,所述水陆过渡区交替设置有硬质砂石滩和软质泥滩,所述硬质砂石滩铺设有大小不一的碎石、卵石。
[0010]进一步地,所述深水区的水体深度大于0.5m,其底部种植有沉水植物。
[0011]进一步地,所述隔离缓冲区可种植草本植物或者灌木丛;所述浅水区可种植挺水植物或湿生乔木。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3](1)本技术根据湿地野生鸟类的不同生活习性,根据不同的水深,在水面至陆地建立不同的区域,满足鱼类、底栖动物、鸟类的生存需求,其包括有隔离缓冲区、水陆过渡区、浅水区和深水区;通过增加适宜鸟类活动区域的面积和类型,满足湿地野生鸟类对觅食、繁衍、筑巢、栖息、躲避等需求,以此来招引更多野生鸟类。
[0014](2)本技术在深水区中设置了若干竹浮排,其材料绿色环保,竹浮排通过浮排固定桩固定在设定位置的水体中,防止其随水流飘走,为野生湿地鸟类在水面上提供一个驻足停留、觅食、洗澡等安全开阔的活动平台;且竹浮排与浮排固定桩之间并没有绑住固定,使得竹浮排可以沿浮排固定桩的纵向,随水面的涨落漂浮在水面上,增加了湿地鸟类活动区域,有利于招引喜欢宽阔深水域的水鸟,尤其为以水中生物为食物的鸟类提供了合适的安全的觅食区域。
[0015](3)本技术的浅水区种植湿生乔木或挺水植物,可根据需求单独种植或混植,给鸟类提供了驻足、觅食、瞭望、筑巢的隐蔽空间,在满足不同习性水鸟的要求的同时,还能丰富湿地生态边坡的景观。
[0016](4)本技术的水陆过渡区交替设置有一定面积的硬质砂石滩和软质泥滩,营造出浅滩效果,减轻水面潮涨潮落对边坡的冲刷,避免水土流失,同时该区域两种类型的滩涂区域可以满足不同习性水鸟的需求,为野生水鸟提供了行走、觅食、戏水等活动的无遮挡区域。
[0017](5)本技术在紧挨滩涂区的陆地设置了隔离缓冲区,将鸟类活动区域与人类活动区域隔离开,给湿地野生鸟类制造一定的隐蔽活动空间,避免人类活动干扰,降低人类活动对鸟类活动的影响。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竹浮排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为隔离缓冲区,11为隔离带植物群,2为水陆过渡区,21为硬质砂石滩,22为软质泥滩,3为浅水区,31为挺水植物,32为湿生乔木,4为深水区,41为沉水植物,42为竹浮排,43为浮排固定桩,431为鸟栖横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照图1

2,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一种吸引野生鸟类栖息的湿地生态边坡,包括有隔离缓冲区1、水陆过渡区2、浅水区3和深水区4,水陆过渡区2设于隔离缓冲区1和浅水区3之间,并与二者相连接,浅水区3连接深水区4,从而为不同的湿地野生鸟类生存营造适宜的生活环境。
[0023]其中,深水区4中设置有若干竹浮排42,竹浮排42的四角分别设置有浮排固定桩
43,浮排固定桩43的底端插入深水区4的底泥中,竹浮排42通过浮排固定桩43固定在设定位置的水体中,防止其随水流飘走,为野生湿地鸟类在水面上提供一个驻足停留、觅食、洗澡等安全开阔的活动平台,有利于招引喜欢宽阔深水域的水鸟,增加了湿地鸟类活动区域,尤其为以水中生物为食物的鸟类提供了合适的安全的觅食区域。
[0024]参照图2,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竹浮排42由若干竹子拼接制成,材料绿色环保;竹浮排42的左右两侧留有一定的间隙,浮排固定桩43穿过该间隙设于竹浮排42的四角,且竹浮排42与浮排固定桩43之间并没有绑住固定,使得竹浮排42可以沿浮排固定桩43的纵向,随水面的涨落漂浮在水面上。
[0025]浮排固定桩43的上半段设置有若干鸟栖横杆431,其位于竹浮排42的上方,通过设置若干鸟栖横杆431来提供更多的水鸟驻足点,方便水鸟眺望和停留;浮排固定桩43的底部设置呈圆锥状,可使浮排固定桩43更方便、快捷地插入底泥中。
[0026]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水陆过渡区2为潮间带,含有丰富的有机介质,适宜两栖类生物生存,可为水鸟提供食源,其水体深度在0

0.2m之间;该区域通过微地形改造,交替设置有硬质砂石滩21和软质泥滩22,营造出浅滩效果,从而减轻水面潮涨潮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引野生鸟类栖息的湿地生态边坡,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隔离缓冲区、水陆过渡区、浅水区和深水区,所述水陆过渡区设于隔离缓冲区和浅水区之间,并与二者相连接,所述浅水区连接深水区;所述深水区中设置有若干竹浮排,所述竹浮排的四角分别设置有浮排固定桩,所述浮排固定桩的底端插入深水区的底泥中,所述竹浮排通过浮排固定桩固定在水体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引野生鸟类栖息的湿地生态边坡,其特征在于:所述竹浮排的左右两侧留有一定的间隙,所述浮排固定桩穿过该间隙设于竹浮排的四角。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引野生鸟类栖息的湿地生态边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斌汤聪吴郁璇谢瑞玲陈政良王晨光梁晓丹黄洁荷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建筑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