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灾避难用简易避难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30815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7: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即使在海啸、洪水的激流或其中流动的瓦砾中也进一步提高避难者的安全性、更轻量化、更低成本化的水灾避难用简易避难所。具备:合成树脂制的浮起体(10),其呈圆筒状,在内部划定收容人的收容空间(SP),并具有形成于侧面的一部分的用于供人出入的出入口(11)、以及分别设置于长度方向的两端部的用于供人出入的出入口(12、12);门(20),其防止来自外部的水的侵入,并且将浮起体(10)的出入口(11)以能够开闭的方式封闭;以及盖体(30、30),其防止来自外部的水的侵入,并且将浮起体的出入口(12、12)分别以能够开闭的方式封闭。12)分别以能够开闭的方式封闭。12)分别以能够开闭的方式封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灾避难用简易避难所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在海啸、洪水等水灾发生时用于紧急避难的水灾避难用简易避难所。

技术介绍

[0002]日本需要为因巨大地震的发生而沿袭的大海啸做准备。另外,不限于地震,即使在容易发生河流泛滥、洪水等水灾的场所,也需要预先对其进行准备。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使用由六面体构成的容器的箱状避难所。该箱状避难所在由六面体构成的容器的一侧面形成有出入口,并设有对其进行开闭的门。另外,在该箱状避难所的容器的顶部设有舱口。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
[0003]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

3830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0004]然而,专利文献1的箱状避难所是以使顶部朝上的姿势浮游为前提而设计的,但在海啸、洪水的激流或其流动的瓦砾中保持使顶部朝上的姿势是很困难的。因此,也可充分地设想避难所侧翻或上下反转的情况。在避难所侧翻或上下反转的状态下,不能打开设于避难所上部的舱口,难以从避难所把握外部的状况、难以从避难所脱出。专利文献1的箱状避难所的容器由六面体构成,因此若在海啸、洪水中流动的瓦砾等与容器的角部碰撞,则容易破损的可能性高。进而,当以稳定地保持避难所的姿势为前提而利用安全带将避难者固定于避难所内时,在发生了避难所侧翻或上下反转这样的情况下,避难者无法采取适当的行动,反而有可能会陷入危险的状态。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海啸、洪水的激流或其流动的瓦砾中,也能够进一步提高避难者的安全性的水灾避难用简易避难所。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更加轻量化、进一步低成本化的水灾避难用简易避难所。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06]本专利技术的水灾避难用简易避难所具有:合成树脂制的浮起体,其呈圆筒状且在内部划定收容人的收容空间,所述浮起体具有形成于侧面的一部分的用于供人出入的第一出入口、和分别设置于长度方向的两端部的用于供人出入的第二出入口以及第三出入口;门,其防止来自外部的水的侵入,并且将所述浮起体的第一出入口以能够开闭的方式进行封闭;以及盖体,其防止来自外部的水的侵入,并且将所述浮起体的第二出入口以及第三出入口分别以能够开闭的方式进行封闭,所述浮起体在浸水时,以使该浮起体的长度方向成
为横向的横倒状态使用。根据该结构,通过将划定收容人的收容空间的浮起体形成为圆筒状,由此浮起体变得难以损伤,并且通过设置3个出入口,从而即使在3个出入口中的2个出入口浸水的状态下,也能够从剩余的出入口脱出。
[0007]优选的是,可以构成为:在所述第二出入口以及第三出入口,以向外侧突出的方式形成有圆筒部,在所述圆筒部的外周面形成有螺纹,所述盖体形成为通过与所述螺纹螺合而将所述出入口以能够开闭的方式封闭的帽状。根据该结构,能够廉价地形成盖体。
[0008]优选的是,在所述浮起体的两端部设置有合成树脂制的环状的保护部件,所述保护部件具有与该浮起体的外径相同的外径,以包围所述盖体的方式设置,并在内部具有密闭的空洞,所述空洞与所述收容空间独立。根据该结构,虽然浮起体的两端部与瓦砾等流体物碰撞而容易破损,但通过设置保护部件,能够抑制该情况。保护部件也起到浮子的作用,但由于保护部件与收容空间独立,因此即使保护部件破损,也不会对浮起体造成影响。
[0009]所述浮起体在使用时,以使该浮起体的长度方向成为横向的横倒状态使用。根据该结构,由于浮起体是圆筒状的纵长,因此在浸水时难以在纵向保持姿势,但通过在横倒状态下使用,即使在激流中,也能够抑制浮起体上下反转那样的危险的状态的产生。
[0010]优选的是,具备安全带,所述安全带由在所述浮起体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之间延伸且相互分离地并列设置的2根带构成,用于通过将避难者的身体配置在所述浮起体的内周面与所述2根带之间来防止该避难者的翻倒。根据该结构,避难者仅通过进入这2根带与浮起体的内周面之间就能够防止翻倒,不需要其他操作。避难者在向避难所外脱出时也不需要安全带的解除操作。专利技术效果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即使在海啸、洪水等水灾中的激流或其中流动的瓦砾中,也能够提高避难者的安全性的水灾避难用简易避难所。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轻量化、低成本化的水灾避难用简易避难所。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水灾避难用简易避难所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图1的水灾避难用简易避难所的纵剖视图,是示出卸下盖体后的状态的图。图3是示出水灾避难用简易避难所的使用状态的图。图4是示出打开门的状态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示出锁定机构的构造的剖视图。图6是示出使锁定机构动作将门关闭后的状态的局部放大图。图7中,(a)是示出用闭塞栓将空气孔闭塞的状态的剖视图,(b)是示出从空气孔拔出闭塞栓的状态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图1和图2中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水灾避难用简易避难所 (以下,称为避难所)1的基本构造。如图1及图2所示,避难所1具有呈圆筒状并在内部划定收容人的收容空间SP的浮起体10。浮起体10由比较轻量、强度高且具有耐久性的氯乙烯等合成树脂形成,在侧面的一部分形成有用于供人出入收容空间SP的出入口11。
[0014]在浮起体10的长度方向(图2中为上下方向)的端部形成有端部壁 10e1,在各个端部壁10e1的中央部形成有用于供人出入的圆形状的出入口12。在出入口12的周围,朝向外方形成有圆筒部13。圆筒部13也由与浮起体10相同的材料形成。
[0015]在圆筒部13的外周面分别形成有螺纹13a。通过在形成为帽状的聚乙烯等合成树脂制的盖体30的内周形成的螺纹30a与形成于圆筒部13的螺纹13a螺合,从而将出入口12以能够开闭的方式封闭。由此,能够防止水从出入口12浸入收容空间SP。另外,在图2中,示出了将盖体30从螺纹13a卸下的状态。在盖体30的外侧和内侧这两侧设置有用于使盖体30旋转的把手31。由此,能够从浮起体10的外部和内部双方使盖体30旋转。
[0016]如图1所示,门20具有足以覆盖出入口11的大小,并且形成为以与浮起体10的周面一致的曲率弯曲。如图1所示,在门20的外侧面设置有用于对门20进行开闭的把手21。门20也由与浮起体10相同的材料形成。门20经由铰链HG与浮起体10连结,能够相对于出入口11向外侧开放。在此,图4表示打开门20后的状态。在形成于浮起体10的出入口11 的周围,隔开给定间隔地设置有由橡胶类材料构成的2个密封部件SL1、 SL2。另一方面,在门20的内侧面设置有嵌入于2个密封部件SL1、SL2 之间的由橡胶类材料构成的1个密封部件SL3。此外,在门20的内侧面设置有多个(3个)锁定机构50。
[0017]锁定机构50是为了将门20锁定以使得将出入口11关闭的门20不打开而设置的。如图5所示,锁定机构50具备:以设置于门20的轴53为中心可旋转地支承于支承部件54的操作杆51;以及设置于操作杆51的前端部的卡止部件52。锁定机构50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灾避难用简易避难所,其具有:合成树脂制的浮起体,其呈圆筒状且在内部划定收容人的收容空间,所述浮起体具有形成于侧面的一部分的用于供人出入的第一出入口、和分别设置于长度方向的两端部的用于供人出入的第二出入口以及第三出入口;门,其防止来自外部的水的侵入,并且将所述浮起体的第一出入口以能够开闭的方式进行封闭;以及盖体,其防止来自外部的水的侵入,并且将所述浮起体的第二出入口以及第三出入口分别以能够开闭的方式进行封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灾避难用简易避难所,其中,在所述第二出入口以及第三出入口,以向外侧突出的方式形成有圆筒部,在所述圆筒部的外周面形成有螺纹,所述盖体形成为通过与所述螺纹螺合而将所述出入口以能够开闭的方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野口明洋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本耐震设计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