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应力混凝土钢筋桁架叠合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30764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7: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应力混凝土钢筋桁架叠合板,涉及钢筋桁架叠合板技术领域,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上端设置有钢筋桁架,所述钢筋桁架的一端设置有钢筋,所述钢筋的一侧设置有吸水装置,所述吸水装置的两侧设置有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的下端设置有可拆卸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重拉块的下降压动提醒条,使得提醒条失去环形磁片和金属环片的吸附力而掉落,而提醒条下端的反光条,则可以提醒工作人员该区域的混凝土已凝固,可以对模板进行拆卸,以此来避免工作人员因无法了解混凝土内部是否凝固因赶工而提前对模板进行拆除,导致未完全凝固的混凝土因失去模板的支撑后产生裂缝。缝。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钢筋桁架叠合板


[0001]本技术涉及钢筋桁架叠合板
,具体涉及一种预应力混凝土钢筋桁架叠合板。

技术介绍

[0002]叠合板是预制和现浇混凝土相结合的一种建筑模板。叠合板连接部件是由龙骨钢筋桁架焊接而成,当混凝土浇筑时,叠合板的连接部件与钢筋和混凝土融为一体,起到更加粘合更加牢固的作用,在施工阶段,叠合板的板体作为浇筑混凝土的模板,模板的强度和刚度由与龙骨焊接在一起的钢筋桁架来提供。建造阶段采用叠合板作为浇筑混凝土的模板,模板的强度和刚度由钢筋焊接在一起的桁架支撑。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0003]1、现有的一种预应力混凝土钢筋桁架叠合板,通过自然环境和时间使混凝土凝固,导致工期延长;
[0004]2、现有的一种预应力混凝土钢筋桁架叠合板,工作人员通过肉眼无法观察到混凝土内部的凝固程度;
[0005]3、现有的一种预应力混凝土钢筋桁架叠合板,工作人员为了赶工期,一般在达到混凝土浇筑后的规定时间,便对模板进行拆除,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预应力混凝土钢筋桁架叠合板,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上端设置有钢筋桁架,所述钢筋桁架的一端设置有钢筋,所述钢筋的一侧设置有吸水装置,所述吸水装置的两侧设置有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的下端设置有可拆卸装置。
[0008]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吸水装置包括有吸水棉芯,所述吸水棉芯的两端设置有过滤布,所述过滤布的一端设置有支撑绳,所述支撑绳的下端设置有拉线,所述拉线的下端设置有重拉块。
[0009]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有分支拉线,所述分支拉线的一侧设置有移动塞,所述移动塞的一端设置有弹性球皮,所述弹性球皮内部设置有限位膨胀球,所述限位膨胀球的内部设置有膨胀物,所述膨胀物的外表面设置有磁块,所述磁块的一端设置有磁片,所述磁片的一侧设置有过滤膜。
[0010]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可拆卸装置包括有提醒条,所述提醒条的下端设置有环形磁片,所述环形磁片的一端设置有金属环片,所述金属环片的下端设置有反光条,所述反光条的外侧设置有贴合条。
[0011]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撑绳的一端贯穿吸水棉芯的内部与拉线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拉线的下端与重拉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吸水棉芯的两端与过滤布的两端固定连接。
[0012]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分支拉线的一端通过滑槽与移动塞
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塞的一端与过滤膜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过滤膜的右侧壁与磁片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磁片的左侧壁与磁块的一侧活动连接,所述磁块的左侧壁与弹性球皮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弹性球皮的内部与限位膨胀球的外部固定连接,所述限位膨胀球的内部与膨胀物的外表面活动连接。
[0013]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环形磁片的一侧通过提醒条的两侧与金属环片的一侧磁力相吸,所述提醒条的下端与反光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反光条外壁的下端与贴合条的一侧固定连接。
[0014]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0015]1、本技术提供一种预应力混凝土钢筋桁架叠合板,通过吸水棉芯、支撑绳、过滤布、重拉块、拉线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支撑绳贯穿吸水棉芯,混凝土中的水分会进入吸水棉芯内部,将支撑绳溶断,使得重拉块在失去支撑绳的支撑后通过拉线带动多个分支拉线受力,致使重拉块无法掉落,此时混凝土中的水分灌满整个吸水装置,这样可以吸收水分加快混凝土的凝固,减少工作周期,而吸水棉芯左右两端设置的过滤布,能够避免混泥土进入吸水棉芯内,导致吸水能力变差。
[0016]2、本技术提供一种预应力混凝土钢筋桁架叠合板,通过分支拉线、移动塞、过滤膜、磁片、磁块、膨胀物、限位膨胀球、弹性球皮的共同作用下,通过限位膨胀球内部装满膨胀物,吸水膨胀,使得弹性球皮一端的磁块与过滤膜一端的磁片相吸,从而防止重拉块的掉落,当混凝土水分被吸收后,则限位膨胀球失水收缩,此时移动塞开始移位,通过分支拉线触发重拉块掉落,以此来避免工作人员因无法了解混凝土内部是否凝固因赶工而提前对模板进行拆除,导致未完全凝固的混凝土因失去模板的支撑后产生裂缝。
[0017]3、本技术提供一种预应力混凝土钢筋桁架叠合板,通过提醒条、环形磁片、通孔、贴合条、反光条、金属环片的共同作用下,通过重拉块的下降压动提醒条,使得提醒条失去环形磁片和金属环片的吸附力而掉落,而提醒条下端的反光条,则可以提醒工作人员该区域的混凝土已凝固,可以对模板进行拆卸,而贴合条与模板相接触,可以增强模板与混凝土的连接性,使浇筑时更平整。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预应力混凝土钢筋桁架叠合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吸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的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的可拆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主体;2、钢筋桁架;3、钢筋;4、吸水装置;41、吸水棉芯;42、支撑绳;43、过滤布;44、重拉块;45、拉线;5、检测装置;51、分支拉线;52、移动塞;53、过滤膜;54、磁片;55、磁块;56、膨胀物;57、限位膨胀球;58、弹性球皮;6、可拆卸装置;61、提醒条;62、环形磁片;63、贴合条;64、反光条;65、金属环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4]实施例1
[0025]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预应力混凝土钢筋桁架叠合板,包括主体1,主体1的上端设置有钢筋桁架2,钢筋桁架2的一端设置有钢筋3,钢筋3的一侧设置有吸水装置4,吸水装置4的两侧设置有检测装置5,检测装置5的下端设置有可拆卸装置6。
[0026]实施例2
[0027]如图1

4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吸水装置4包括有吸水棉芯41,吸水棉芯41的两端设置有过滤布43,过滤布43的一端设置有支撑绳42,支撑绳42的下端设置有拉线45,拉线45的下端设置有重拉块44,支撑绳42的一端贯穿吸水棉芯41的内部与拉线45的一端固定连接,拉线45的下端与重拉块44的一侧固定连接,吸水棉芯41的两端与过滤布43的两端固定连接。
[0028]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支撑绳42贯穿吸水棉芯41,混凝土中的水分会进入吸水棉芯41内部,将支撑绳42溶断,使得重拉块44在失去支撑绳42的支撑后通过拉线45带动多个分支拉线51受力,致使重拉块44无法掉落,此时混凝土中的水分灌满整个吸水装置,这样可以吸收水分加快混凝土的凝固,减少工作周期,而吸水棉芯41左右两端设置的过滤布43,能够避免混泥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应力混凝土钢筋桁架叠合板,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上端设置有钢筋桁架(2),所述钢筋桁架(2)的一端设置有钢筋(3),所述钢筋(3)的一侧设置有吸水装置(4),所述吸水装置(4)的两侧设置有检测装置(5),所述检测装置(5)的下端设置有可拆卸装置(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混凝土钢筋桁架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装置(4)包括有吸水棉芯(41),所述吸水棉芯(41)的两端设置有过滤布(43),所述过滤布(43)的一端设置有支撑绳(42),所述支撑绳(42)的下端设置有拉线(45),所述拉线(45)的下端设置有重拉块(4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混凝土钢筋桁架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5)包括有分支拉线(51),所述分支拉线(51)的一侧设置有移动塞(52),所述移动塞(52)的一端设置有弹性球皮(58),所述弹性球皮(58)内部设置有限位膨胀球(57),所述限位膨胀球(57)的内部设置有膨胀物(56),所述膨胀物(56)的外表面设置有磁块(55),所述磁块(55)的一端设置有磁片(54),所述磁片(54)的一侧设置有过滤膜(5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混凝土钢筋桁架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装置(6)包括有提醒条(61),所述提醒条(61)的下端设置有环形磁片(6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维淦张峰张森梅玉庚袁安平孟振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盛工绿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