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路隧道裂缝及形变检测仪T型轨道行走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3072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7: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铁路隧道裂缝及形变检测仪T型轨道行走平台,涉及铁路隧道表观病害检测技术领域,包括纵梁,纵梁下方设有行走轮和与轨道侧壁滚动接触的侧导向轮,所述纵梁中部设有一根水平设置的横梁,所述横梁的一端连接在纵梁的中部构成T型轨道行走平台,所述横梁下方远离纵梁的一端设有行走轮和与轨道侧壁滚动接触的导向轮,所述横梁与下方行走轮和导向轮通过曲柄摇杆顶靠机构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曲柄摇杆顶靠机构在进行隧道病害的检测和维修时保证行走平台姿态不变,保证在轨道上行走且垂直于轨道,导向轮可随轨道变化进行调整,通过曲柄摇杆结构设计实现自锁,方便工作人员使用,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铁路隧道裂缝及形变检测仪T型轨道行走平台


[0001]本技术涉及铁路隧道表观病害检测
,特别涉及一种铁路隧道裂缝及形变检测仪T型轨道行走平台。

技术介绍

[0002]当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和高速铁路建设正蓬勃发展。隧道是交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间的积累,运营期隧道由于老化等原因导致出现衬砌变形、裂缝、掉块等病害,为保障铁路的安全运营,铁路管理部门需定期对隧道病害的检测和维修。传统隧道病害的检测主要是通过现场搭建脚手架,技术人员肉眼观测裂缝,或拍摄隧道衬砌照片然后由技术人员在照片上寻找裂缝等方式实现,现场作业安全风险大,效率低;为有效保障隧道表观病害检测的质量和效率,实现检测过程自动化及智能化,现主要采用手推式铁路隧道裂缝及形变检测仪。外业检测通常在天窗时间(通常在下半夜2~4个小时)进行,作业时间短,现有的轨道检测平台导向轮大多是固定的、不可调节的,无法根据轨道的情况来调整自身的姿态,不方便对设备进行调节,影响工作人员使用,从而影响测量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铁路隧道裂缝及形变检测仪T型轨道行走平台,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铁路隧道裂缝及形变检测仪T型轨道行走平台,包括纵梁,纵梁下方设有行走轮和与轨道侧壁滚动接触的侧导向轮,所述纵梁中部设有一根水平设置的横梁,所述横梁的一端连接在纵梁的中部构成T型轨道行走平台,所述横梁下方远离纵梁的一端设有行走轮和与轨道侧壁滚动接触的导向轮,所述横梁与下方行走轮和导向轮通过曲柄摇杆顶靠机构连接。
[0005]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曲柄摇杆顶靠机构包括直线轴承、直线光轴、连杆、导向块、曲柄、顶靠手柄、气弹簧、气弹簧顶靠块,所述行走轮通过轴承固定连接在导向块远离横梁一侧,所述导向轮可滚动连接在导向块底部,所述横梁底部两侧固定安装有若干直线轴承,所述同侧的直线轴承轴心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直线光轴一端穿过直线轴承且在横梁外与导向块固定连接,直线光轴另一端通过直线轴承与气弹簧顶靠块连接,所述可转动的顶靠手柄通过转轴连接在横梁侧壁,所述气弹簧顶靠块通过连杆和曲柄与顶靠手柄的转轴连接,所述气弹簧顶靠块通过气弹簧连接导向块。
[0006]优选的,所述导向块上固定连接有位移传感器。
[0007]优选的,所述直线光轴的数量为2。
[0008]优选的,所述横梁远离纵梁的一端设有保护罩,所述行走轮和导向轮位于保护罩下方。
[0009]优选的,所述保护罩的侧壁设有提手。
[0010]优选的,所述横梁中部设有测量仪。
[0011]优选的,所述纵梁的侧壁设有提手。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采用曲柄摇杆顶靠机构来保证行走平台整体的姿态不变,保证在轨道上行走且垂直于轨道,导向轮可随轨道的变化进行调整,并通过曲柄摇杆结构设计实现自锁,可在进行隧道病害的检测和维修时保证行走平台姿态不变,方便工作人员使用,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图1的俯视图;
[0016]图3为图2的A

A向视图;
[0017]图4为图2的B

B向视图;
[0018]图5为本技术曲柄摇杆顶靠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9]图6为本技术工作状态示意图。
[0020]图中零部件及编号:
[0021]1‑
纵梁;2

横梁;3

行走轮;4

导向轮;51

直线轴承;52

直线光轴;53

连杆;54

导向块;55

曲柄;56

顶靠手柄;57

气弹簧;58

气弹簧顶靠块;6

保护罩;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但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任何基于本技术的变换或推理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3]如图1、2所示,本技术为一种铁路隧道裂缝及形变检测仪T型轨道行走平台,包括纵梁1,纵梁1下方设有行走轮3和与轨道侧壁滚动接触的侧导向轮,所述纵梁1中部设有一根水平设置的横梁2,所述横梁2的一端连接在纵梁1的中部构成T型轨道行走平台,所述横梁2下方远离纵梁1的一端设有行走轮3和与轨道侧壁滚动接触的导向轮4,所述横梁2与下方行走轮3和导向轮4通过曲柄摇杆顶靠机构连接。曲柄摇杆顶靠机构可调整行走轮3和导向轮4延横梁2方向的伸缩,随轨道的变化始终紧贴轨道侧壁,保证在轨道上行走且垂直,在隧道裂缝及形变检测时始终保持固定的姿态。
[0024]进一步优选的,如图3

6所示,所述曲柄摇杆顶靠机构包括直线轴承51、直线光轴52、连杆53、导向块54、曲柄55、顶靠手柄56、气弹簧57、气弹簧顶靠块58,所述行走轮3通过轴承固定连接在导向块54远离横梁2一侧,所述导向轮4可滚动连接在导向块54底部,所述横梁2底部两侧固定安装有若干直线轴承51,所述同侧的直线轴承51轴心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直线光轴52一端穿过直线轴承51且在横梁2外与导向块54固定连接,直线光轴52另一端通过直线轴承51与气弹簧顶靠块58连接,所述可转动的顶靠手柄56通过转轴连接在横梁2侧壁,所述气弹簧顶靠块58通过连杆53和曲柄55与顶靠手柄56的转轴连接,所述气弹簧顶靠块58通过气弹簧57连接导向块54。
[0025]行走轮3和导向轮4连接在导向块54上,随顶靠手柄56的旋转,顶靠手柄56的转轴带动曲柄55和连杆53使气弹簧顶靠块58随之移动,连接在气弹簧顶靠块58上的直线光轴52、气弹簧57随之带动导向块54移动,从而使行走轮3和导向轮4紧贴轨道内壁,遇到轨道轨
距变化,气弹簧57作出相应调整并始终保持行走轮3和导向轮4紧贴轨道,且曲柄55和连杆53的机构设计具有自锁功能,当连杆53随曲柄55转动180度后,在只受到水平方向的力的情况下,曲柄55和连杆53不会产生动作。
[0026]优选的,所述导向块54上固定连接有位移传感器。便于测量轨道轨距的变化。
[0027]优选的,所述直线光轴52的数量为2。使导向块54的移动更稳定。
[0028]优选的,所述横梁2远离纵梁1的一端设有保护罩6,所述行走轮3和导向轮4位于保护罩6下方。
[0029]优选的,所述保护罩6的侧壁设有提手。便于工作人员操作。
[0030]优选的,所述横梁2中部设有测量仪。对轨道数据进行检测。
[0031]优选的,所述纵梁1的侧壁设有提手。便于工作人员操作。
[0032]工作过程:使用时,先通过行走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铁路隧道裂缝及形变检测仪T型轨道行走平台,包括纵梁(1),纵梁(1)下方设有行走轮(3)和与轨道侧壁滚动接触的侧导向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1)中部设有一根水平设置的横梁(2),所述横梁(2)的一端连接在纵梁(1)的中部构成T型轨道行走平台,所述横梁(2)下方远离纵梁(1)的一端设有行走轮(3)和与轨道侧壁滚动接触的导向轮(4),所述横梁(2)与下方行走轮(3)和导向轮(4)通过曲柄摇杆顶靠机构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隧道裂缝及形变检测仪T型轨道行走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曲柄摇杆顶靠机构包括直线轴承(51)、直线光轴(52)、连杆(53)、导向块(54)、曲柄(55)、顶靠手柄(56)、气弹簧(57)、气弹簧顶靠块(58),所述行走轮(3)通过轴承固定连接在导向块(54)远离横梁(2)一侧,所述导向轮(4)可滚动连接在导向块(54)底部,所述横梁(2)底部两侧固定安装有若干直线轴承(51),所述同侧的直线轴承(51)轴心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直线光轴(52)一端穿过直线轴承(51)且在横梁(2)外与导向块(54)固定连接,直线光轴(52)另一端通过直线轴承(51)与气弹簧顶靠块(58)连接,所述可转动的顶靠手柄(56)通过转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文彬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交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