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料釜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29124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7:38
本申请涉及一种混料釜结构,属于高分子材料用混料釜领域,具体涉及混料釜结构中的预处理结构。包括混料釜主体,混料釜主体的釜体内壁上均固定有多个等距排列的进料环,进料环的内侧壁上均开设有搅拌通槽,混料釜主体的侧壁上设有与进料环对应进料管,转轴上套设有与搅拌通槽对应的搅拌组件,搅拌组件的自由端均穿过搅拌通槽并与安装在进料环内的拨料块相连,本装置从物料混合前的注入步骤就开始进行初步的混料处理,根据混料的物料规格或根据物料的种类进行间隔注入,降低后期混料的难度和强度,提高混料时间和效率,当遇到规格不同的物料时,可以将物料通过不同的进料管注入,保证物料注入过程的顺利。物料注入过程的顺利。物料注入过程的顺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料釜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电缆材料制备的混料釜,具体涉及混料釜结构中的预处理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电线电缆常用塑料有聚乙烯、交联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聚烯烃、氟塑料、尼龙等电线电缆。
[0003]例如:聚乙烯是目前应用最广、用量最大的塑料,聚乙烯的介子损耗小,电阻率高、击穿场强高,耐候性、工艺性好,是目前的电绝缘材料。但由于其工作温度低,所以主要用作通信电缆的绝缘。
[0004]交联聚乙烯是利用低密度聚乙烯加入交联剂而形成的一种优良的热固型绝缘材料。由于加入交联剂不同,所以形成了不同的交联工艺。
[0005]现有的电缆材料在生产过程中为了克服单个材料的缺点,通常需要进行多种原料的混合,而混合需要用到搅拌装置,现有的搅拌装置存在许多的缺点和不足,具体表现在,由于其结构不合理、拌料不均匀,经常存在死角,所以产品的生产工艺参数很难控制,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尤其是在搅拌的过程中,原料通常从一个进料管进入搅拌装置中进行混料,若进行多种混料就容易存在搅拌工作效率低、搅拌耗时长、搅拌不均匀、进料速度慢等问题,因此,一种混料釜结构应运而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混料釜结构。
[0007]一种混料釜结构,包括混料釜主体,所述混料釜主体的釜体内壁上均固定有多个等距排列的进料环,所述进料环的内侧壁上均开设有搅拌通槽,所述混料釜主体的侧壁上设有与进料环一一对应连通的进料管;
[0008]所述混料釜主体的内部设有转轴,转轴的一端与固定在混料釜主体一侧侧壁上的电机相连,转轴的另一端与混料釜主体的另一侧侧壁可旋转抵接,所述转轴上套设有与搅拌通槽一一对应的搅拌组件,搅拌组件的自由端均穿过搅拌通槽并与安装在进料环内的拨料块相连。
[0009]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拨料块的形状为菱形,所述拨料块与搅拌组件通过螺纹旋接,物料通过进料管注入进料环中,此时转轴转动,转轴转动带动拨料块运动,拨料块将注入进料环中的物料推至混料釜主体内部,并通过搅拌扇进行再次搅拌,保证混料均匀性和混料效果。
[0010]作为进一步改进,每个搅拌组件均由多个搅拌杆组成,所述搅拌杆的侧壁上均旋接有搅拌扇,通过搅拌杆上旋接的拨料块将物料进行初步分离、打散、搅拌最后推送至混料釜主体内进行混合处理,在实际使用时,可以根据混料的物料规格或根据物料的种类进行间隔注入,降低混料的难度和强度,提高混料时间和效率。
[0011]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混料釜主体的表面开设有观察窗口,观察窗口为透明观察
窗口,工作人员可通过观察窗口观察混料釜主体内的混料情况,更够更加直观的判断混料是否符合要求。
[0012]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混料釜主体由混料桶和旋接在混料桶两端的侧盖组成,一侧的侧盖表面固定安装有电机,另一侧的侧盖表面固定有标签,标签记录混料釜的基础信息。
[0013]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混料釜主体的下方连有多个支撑脚。
[0014]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料环的形状为半圆环形,半圆环形进料环有两个出口端,通过电机控制转轴正转和反转可达到将物料从不同出口端推出的目的。
[0015]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料管包括大直径进料口和小直径进料口,所述大直径进料口和小直径进料口呈间隔排布,实际使用时,可根据物料的规格从不同的进料管处注入混料釜中,也可以将不同的物料通过间隔的方式注入混料釜中,起到初步混料的目的,提高下一步混料的效率。
[0016]有益效果:
[0017]本装置从物料混合前的注入步骤就开始进行初步的混料处理,根据混料的物料规格或根据物料的种类进行间隔注入,降低后期混料的难度和强度,提高混料时间和效率,当遇到规格不同的物料时,可以将物料通过不同的进料管注入,保证物料注入过程的顺利,整体结构简单、合理。
[0018]本装置中物料进入进料管后通过拨料块推出,转轴可正反转动,结构、操作简单,在进料管中拨料块对物料进行初步的分离、打散、搅拌最后推送至混料釜主体内进行混合处理,避免物料拌料不均匀,存在死角或大块结块的缺点,解决了传统混料釜的搅拌工作效率低、搅拌耗时长、搅拌不均匀、进料速度慢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混料釜内部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混料釜结构的外部有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进料环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是混料釜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5是混料釜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0024]1.混料釜主体 2.侧盖 3.进料管 4.电机 5.进料环 6.拨料块 7.搅拌通槽 8.搅拌组件 9.转轴 10.支撑脚。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加深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述。
[0026]如图1~5所示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一种混料釜结构,包括混料釜主体 1、侧盖2、进料管3、电机4、进料环 5、拨料块6、搅拌通槽7、搅拌组件8、转轴9、支撑脚10。
[0027]一种混料釜结构,包括混料釜主体 1,所述混料釜主体 1的釜体内壁上均固定有等距排列的进料环 5,所述进料环 5的内侧壁上均开设有搅拌通槽7,所述混料釜主体 1的侧壁上设有与进料环 5一一对应连通的进料管3;
[0028]混料釜主体 1的内部设有转轴9,转轴9的一端与固定在混料釜主体 1一侧侧壁上
的电机4相连,转轴9的另一端与混料釜主体 1的另一侧侧壁可旋转抵接,转轴9上套设有与搅拌通槽7一一对应的搅拌组件8,搅拌组件8的自由端均穿过搅拌通槽7并与安装在进料环 5内的拨料块6相连。
[0029]拨料块6的形状为菱形,所述拨料块6与搅拌组件8通过螺纹旋接,物料通过进料管3注入进料环 5中,此时转轴9转动,转轴9转动带动拨料块6运动,拨料块6将注入进料环 5中的物料推至混料釜主体 1内部,并通过搅拌扇进行再次搅拌,保证混料均匀性和混料效果。
[0030]每个搅拌组件8均由多个搅拌杆组成,搅拌杆的侧壁上均旋接有搅拌扇,通过搅拌杆上旋接的拨料块6将物料进行初步分离、打散、搅拌最后推送至混料釜主体 1内进行混合处理,在实际使用时,可以根据混料的物料规格或根据物料的种类进行间隔注入,降低混料的难度和强度,提高混料时间和效率。
[0031]混料釜主体 1的表面开设有观察窗口,观察窗口为透明观察窗口,工作人员可通过观察窗口观察混料釜主体 1内的混料情况,更够更加直观的判断混料是否符合要求。
[0032]混料釜主体 1由混料桶和旋接在混料桶两端的侧盖2组成,一侧的侧盖2表面固定安装有电机4,另一侧的侧盖2表面固定有标签,标签记录混料釜的基础信息。
[0033]混料釜主体 1的下方连有多个支撑脚10。
[0034]进料环 5的形状为半圆环形,半圆环形进料环 5有两个出口端,通过电机4控制转轴9正转和反转可达到将物料从不同出口端推出的目的。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料釜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混料釜主体,所述混料釜主体的釜体内壁上均固定有多个等距排列的进料环,所述进料环的内侧壁上均开设有搅拌通槽,所述混料釜主体的侧壁上设有与进料环一一对应连通的进料管;所述混料釜主体的内部设有转轴,转轴的一端与固定在混料釜主体一侧侧壁上的电机相连,转轴的另一端与混料釜主体的另一侧侧壁可旋转抵接,所述转轴上套设有与搅拌通槽一一对应的搅拌组件,搅拌组件的自由端均穿过搅拌通槽并与安装在进料环内的拨料块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料釜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拨料块的形状为菱形,所述拨料块与搅拌组件通过螺纹旋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料釜结构,其特征在于, 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娟何跃龙张进蔡克龙杨加荣蒋贞健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中佳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