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阿立哌唑关键中间体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32724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7: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阿立哌唑关键中间体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在碱催化条件下,使3,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阿立哌唑关键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药物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精神分裂症药物阿立哌唑关键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阿立哌唑是一种非典型抗精神分裂症药物,对DA能神经系统具有双向调节作用,是DA递质的稳定剂。与D2、D3、5

HT1A和5

HT2A受体有很高的亲和力。通过对D2和5

HT1A受体的部分激动作用及对5

HT2A受体的拮抗作用来产生抗精神分裂症作用的,用于治疗各类型的精神分裂症,其分子式如下:专利CN89108934.9中首次公开了如下图所示的制备阿立哌唑的方法。
[0003]式中X为Cl、Br、I。
[0004]多篇专利报道了中间体7

(4

卤代丁氧基)

3,4

二氢喹诺酮(即式I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专利WO2008146156及US2005/0215585中报道了由3,4

二氢
‑7‑
羟基

2(1H)

喹啉酮与1,4

二溴丁烷制备式I化合物(X为溴),该反应过程中有5~15%的二聚体(即式IV化合物)产生,因二聚体杂质难以去除,导致产品收率及纯度都不高。
[0005]专利US2006079689中报道了以3,4

二氢
‑7‑
羟基

2(1H)

喹啉酮与1,4

二氯丁烷或1


‑4‑
溴丁烷制备式I化合物(X为氯),反应中产生近15%的二聚体(即式IV化合物),产品纯度及收率均较低。
[0006]专利CN105367491中报道4

二氢
‑7‑
羟基

2(1H)

喹啉酮与1


‑4‑
碘丁烷制备式I化合物(X为碘),产物中不可避免溴代副产物和二聚体的产生。
[0007]专利WO2007/1189233中报道,以4

二氢
‑7‑
羟基

2(1H)

喹啉酮与1


‑4‑
溴丁烷制备式I化合物,反应产物为Cl

与Br

的混合物,且二聚体(即式IV化合物)含量>1%。
[0008]以上专利中报道的式I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均是以4

二氢
‑7‑
羟基

2(1H)

喹啉酮与1,4

二卤代丁烷经一步反应制备,反应步骤短,但为减少二聚体(即式IV化合物)杂质产生,反应中通常将1,4

二卤代丁烷大大过量,且后处理除杂方法较繁琐,所得产品纯度及收率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两步法制备阿立哌唑关键中间体的方法,以4

二氢
‑7‑
羟基

2(1H)

喹啉酮和4

卤代
‑1‑
丁醇为起始原料,在碱作用下反应制得7

(4

羟基丁氧基)

3,4

二氢喹诺酮(式V化合物)。
[0010]所得式V化合物与卤代试剂进行卤代反应,制得式I化合物。
[0011]式I的阿立哌唑关键中间体化合物,其制备方法为以下步骤:a、在碱存在条件下,使3,4

二氢
‑7‑
羟基

2(1H)

喹啉酮与4

卤代
‑1‑
丁醇反应,制得7

(4

羟基丁氧基)

3,4

二氢喹诺酮;b、使所述7

(4

羟基丁氧基)

3,4

二氢喹诺酮与卤代试剂反应制得7

(4

卤代丁氧基)

3,4

二氢喹诺酮(即式I化合物)。
[0012]所述步骤a的碱选自碳酸钾、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步骤b的卤代试剂选自二氯亚砜、三氯化磷、三溴化磷、草酰氯、五氯化磷。
[0013]本专利技术与一步法相比,后处理操作简便,产品纯度及收率较高,适合工业化生产。
[0014]具体实施实例下列实施例用于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并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的任何限制。
[0015]实施例1将5.00g 3,4

二氢
‑7‑
羟基

2(1H)

喹啉酮、5.63g 4


‑1‑
丁醇、9.22g碳酸钾加入到50ml丙酮中回流5h。反应完毕过滤,滤液浓缩,加50ml石油醚搅拌析晶,抽滤得到6.57g淡黄色固体7

(4

羟基丁氧基)

3,4

二氢喹诺酮,收率:91.13%。
[0016]实施例2将10.00g 3,4

二氢
‑7‑
羟基

2(1H)

喹啉酮、7.98g 4


‑1‑
丁醇、18.40g碳酸钾加入到100ml乙醇中回流,TLC监测反应完毕过滤,滤液浓缩,加100ml石油醚搅拌析晶,抽滤得到13.26g淡黄色固体7

(4

羟基丁氧基)

3,4

二氢喹诺酮,收率:91.97%。
[0017]实施例3将5.00g 7

(4

羟基丁氧基)

3,4

二氢喹诺酮加入到50ml乙腈中,冰水浴降温,控
温0~5℃滴加9.73g三溴化磷,滴毕升温回流,TLC监测反应完全,反应液减压浓缩,剩余物用乙醇重结晶,得5.58g 7

(4

溴丁氧基)

3,4

二氢喹诺酮,收率:88.06%。
[0018]实施例4将3.00g 7

(4

羟基丁氧基)

3,4

二氢喹诺酮加入到30ml丙酮中,冰水浴降温,控温0~5℃滴加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如以下结构式(I)的阿立哌唑关键中间体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下步骤:(1)在碱存在条件下,使3,4

二氢
‑7‑
羟基

2(1H)

喹啉酮与4

卤代
‑1‑
丁醇反应,制得7

(4

羟基丁氧基)

3,4

二氢喹诺酮;所述碱选自碳酸钾、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2)使所述7

(4

羟基丁氧基)

3,4

二氢喹诺酮与卤代试剂反应制得7

(4

卤代丁氧基)

3,4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秀平郭夏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万全德众医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