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外墙砖表面的滞尘微观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26039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7: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外墙砖表面的滞尘微观结构,属于建筑科学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外墙砖体表面设有沟状组织用于吸附外界的颗粒物,在所述沟状组织的表面设有沟状滞尘结构用于进一步的吸附外界的颗粒物,同时增加固体颗粒污染物的储存上限,在外墙砖体表面还间隔设有多条竖向的排水槽,让水通过将吸附的颗粒物带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整体造型仿照叶片表面的微观结构,对外界的颗粒物进行吸附,再通过水进行冲刷进入地表,有效实现了滞尘减霾。有效实现了滞尘减霾。有效实现了滞尘减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外墙砖表面的滞尘微观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外墙砖表面的滞尘微观结构,属于建筑科学领域。

技术介绍

[0002]近些年来,雾霾天气越来越严重。园林植物是减霾方面的极佳选择,因为植物叶片、枝干和树皮能够有效的捕捉空气中的颗粒污染物,并通过雨水洗脱至地面。然而,人居环境建设中,大量的建筑物替代了原有的植物群落。由此可见,让建筑具有植物叶片的滞尘功能将是一个有效的滞尘减霾途径。假如每一栋建筑都是一棵大树,那么他的外墙可以视为大树的“叶片”。因此,让建筑外墙砖的表面仿生植物叶片的表面微观结构,从而使建筑具有植物叶片的滞尘功能,就可以实现建筑的滞尘减霾。
[0003]如何提供一种可以有效捕获并洗脱空气中的颗粒污染物的建筑外墙砖,达到较好的滞尘减霾效果,为空气质量保护提供产品支持,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外墙砖表面的滞尘微观结构,可以有效地用于滞尘减霾。
[0005]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建筑外墙砖表面的滞尘微观结构,在外墙砖体表面设有沟状组织用于吸附外界的颗粒物,在所述沟状组织的表面设有沟状滞尘结构用于进一步的吸附外界的颗粒物,在外墙砖体表面还间隔设有多条竖向的排水槽,让水通过将吸附的颗粒物带走。
[0007]进一步的,所述排水槽将外墙砖体表面分成多个区域,每个区域内设有沟状组织。
[0008]进一步的,所述沟状组织为突出于外墙砖体表面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的表面为不规则的沟状形式。
>[0009]进一步的,所述沟状滞尘结构包括若干分布在沟状组织表面的凸起,所有的凸起之间形成沟状结构。
[0010]进一步的,所述凸起采用聚苯乙烯塑料制成,凸起通过胶接方式固定在沟状组织表面。
[0011]进一步的,所述凸起的底部直径为1

3mm。
[0012]进一步的,所述外墙砖体和沟状组织采用烧结砖材料制成。
[0013]有益效果:本技术在建筑外墙砖体的表面设置沟状组织和若干凸起,整体造型仿照叶片表面的微观结构,对外界的颗粒物进行吸附,增加固体颗粒污染物在砖体外表面的储存上限,再通过水进行冲刷进入地表,实现了滞尘减霾。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平面示意图;
[0015]图2为剖面示意图;
[0016]图3为拼装示意图;
[0017]图4为鸟瞰示意图;
[0018]图中各标号:1

外墙砖体,2

沟状组织,3

沟状滞尘组织,4

排水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使本技术目的、技术方案更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和解释。
[0020]实施例1:如图1

4所示,一种建筑外墙砖表面的滞尘微观结构,在外墙砖体1表面设有沟状组织2用于吸附外界的颗粒物,在所述沟状组织2的表面设有沟状滞尘结构3用于进一步的吸附外界的颗粒物,在外墙砖体1表面还间隔设有多条竖向的排水槽4,让雨水通过将吸附的颗粒物带走。
[0021]使用时,如图3所示,将外墙砖体1相互对齐拼接,排水槽4连通让水下滑,较大的沟状组织2和较小的沟状滞尘组织3捕获空气中的颗粒污染物,通过水冲刷沟状滞尘组织3,将带有尘土的泥水通过下滑的排水槽4,送至地表,实现滞尘减霾,可以利用自然界的雨水冲刷,也可人工供水冲洗。
[0022]实施例2:本实施中对各部分做进一步说明。
[0023]具体的,排水槽4将外墙砖体1表面分成多个区域,每个区域内设有沟状组织2。
[0024]具体的,沟状组织2为突出于外墙砖体1表面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的表面为不规则的沟状形式。
[0025]具体的,沟状滞尘结构3仿照叶片表面结构,包括若干分布在沟状组织2表面的凸起,所有的凸起之间形成沟状结构,沟状组织2和沟状滞尘结构3有效提升了吸附存放颗粒物的能力。
[0026]具体的,凸起采用聚苯乙烯塑料制成,凸起通过胶接方式固定在沟状组织2表面。
[0027]具体的,凸起的底部直径为1

3mm。
[0028]具体的,外墙砖体1和沟状组织2采用烧结砖材料制成,其中外墙砖体1为矩形,排水槽4也为矩形,本实施例中外墙砖体1表面被分成4个大小相同的区域,每个区域内设有一个弧形的突出部即沟状组织2,外墙砖体1的表面磨砂处理,便于捕获固体颗粒污染物。
[0029]外墙砖体1还可设置为正方形等其他形状,沟状组织2表面可为不同图案形式,适用不同场景的景观需求。
[0030]上面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外墙砖表面的滞尘微观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外墙砖体(1)表面设有沟状组织(2)用于吸附外界的颗粒物,在所述沟状组织(2)的表面设有沟状滞尘结构(3)用于进一步的吸附外界的颗粒物,在外墙砖体(1)表面还间隔设有多条竖向的排水槽(4),让水通过将吸附的颗粒物带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外墙砖表面的滞尘微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槽(4)将外墙砖体(1)表面分成多个区域,每个区域内设有沟状组织(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外墙砖表面的滞尘微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沟状组织(2)为突出于外墙砖体(1)表面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的表面为不规则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伟王琦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