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线传输模块
[0001]本公开涉及一种无线传输模块,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无线通信或无线充电的无线传输模块。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今许多电子装置(例如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皆具有无线充电的功能。使用者可以将电子装置放置在一无线充电发射端上,以使电子装置中的无线充电接收端利用电磁感应方式或电磁共振方式产生电流来对电池进行充电。由于无线充电的便利性,使得具有无线充电模块的电子装置也逐渐受到大众的喜爱。
[0003]一般而言,无线充电模块都会包括一个导磁性基板,承载一线圈。其中,当线圈通电而操作于一无线充电模式或者是一无线通信模式时,导磁性基板可以使得线圈发出的磁力线更为集中,以获得更好的效能。然而,现有的无线充电(或通信)模块的结构以及线圈的绕线方式并无法满足对于无线传输模块的各种要求,例如需要更好的充电、通信效能与更微型化的尺寸。
[0004]因此,如何设计出可满足使用者各种需求的无线传输模块,便是现今值得探讨与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无线传输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传输模块,用于传输能量或是信号,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线圈组件,具有一绕线轴;以及一感应基板,对应于该线圈组件;其中该感应基板具有一第一表面,面朝该线圈组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传输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感应基板包含:一第一区块;一第二区块,邻近该第一区块;一第三区块,邻近该第二区块;一第四区块,邻近该第三区块;一第一间隙,邻近并位于该第一区块与该第二区块之间;一第二间隙,邻近并位于该第二区块与该第三区块之间;以及一第三间隙,邻近并位于该第三区块与该第四区块之间;该第二区块位于该第一间隙与该第二间隙之间;该第三区块位于该第二间隙与该第三间隙之间;该第一间隙与该第二间隙的最短距离小于该第二间隙与该第三间隙的最短距离。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传输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间隙的延伸方向与该第二间隙的延伸方向的夹角小于20度;该第二间隙的延伸方向与该第三间隙的延伸方向的夹角小于20度。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传输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感应基板还包含:一第一边界,沿着一第一轴向延伸;该第一区块、该第二区块、该第三区块以及该第四区块沿着一斜向轴依序排列;该斜向轴不平行于该第一轴向;该第一间隙的长度不同于该第二间隙的长度;该第一间隙的长度小于该第二间隙的长度;该第二间隙的长度不同于该第三间隙的长度;该第二间隙的长度小于该第三间隙的长度;该第一间隙的延伸方向与该第一边界的延伸方向的夹角大于45度。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传输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感应基板还包含:一第一边界,沿着一第一轴向延伸;该第一间隙较该第二间隙靠近该第一边界;该第二间隙较该第三间隙靠近该第一边界;该第一间隙的延伸方向与该第一边界的延伸方向的夹角小于20度。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传输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感应基板还包含:一第五区块;一第六区块,邻近该第五区块;
一第七区块,邻近该第六区块;一第八区块;一第九区块,邻近该第八区块;一第十区块,邻近该第九区块;一第四间隙,邻近并位于该第五区块与该第六区块之间;一第五间隙,邻近并位于该第六区块与该第七区块之间;一第六间隙,邻近并位于该第八区块与该第九区块之间;以及一第七间隙,邻近并位于该第九区块与该第十区块之间;该第六区块位于该第四间隙与该第五间隙之间;该第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光伦,简凤龙,陈茂军,林建宏,张嘉合,张文宾,
申请(专利权)人: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