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窗或洞口底部与贴临建、构筑物衔接处的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22481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3 1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窗或洞口底部与贴临建、构筑物衔接处的构造,其包括异形底部梁以及与贴临建、构筑物顶部成一体结构的上翻沿;异形底部梁包括固定在窗或洞口底部的底部梁主体,在底部梁主体外壁上设有一体结构的凸沿,在凸沿下方设有上翻沿,在凸沿与上翻沿之间的变形缝内填充变形缝填充材料。优点在于:对窗或洞口底部与贴临建、构筑物衔接处以及该节点的防水、排水、保温、变形,给出一种安装规范,施工简便,节省材料的建筑构造;提高贴临建、构筑物连接部位防水功能,适用范围广,在达到牢固、经久、经济、美观等条件下,来满足建、构筑物整体的使用功能,有效提高建、构筑物使用寿命和可靠度,减少后期维修、维护费用。维护费用。维护费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窗或洞口底部与贴临建、构筑物衔接处的构造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结构,尤其涉及一种窗或洞口底部与贴临建、构筑物衔接处的构造。

技术介绍

[0002]各类型建筑功能布置需要,难免出现与通风竖井、管道井、附属建筑物等建、构筑物贴临建设的情况。该位置如果设计有建筑自身的窗、洞口,那么就需要对窗、洞口底部,贴临建设的建、构筑物顶部,以及中间衔接的变形缝,进行密闭、保温、防水、排水等的功能性设计,保证该部位建、构筑物自身的密闭性及相应功能,以及衔接部位的整体功能,以此达成衔接部位两侧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安全、正常使用,同时延长使用周期和寿命,满足建、构筑物外立面美观、牢固、耐用等需要。
[0003]现有工程做法窗、洞口底部通常设置窗台梁,窗、洞口底部向建筑室外侧抹坡,结合防水做法进行排水疏导,其施工难度高,衔接处水平的防水变形缝功能差、使用寿命低、外形美观度差、防水密封材料变形后容易造成外部水浸入、渗漏,对建、构筑物内部造成影响,损害建、构筑物整体的使用寿命、功能,连锁产生维修维护投入的人力、物力等大量费用。
[0004]目前,国家、地区、行业规程规范中,尚无此窗或洞口底部与贴临建、构筑物衔接处的构造做法。并且相关施工图图集并未有可对应的明确构造做法,施工作业随意性大,工艺马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对各类型建筑物,其自有的窗或洞口底部与贴临建造的建、构筑物衔接,以及该节点的防水、排水、密闭、变形等功能,给出一种合理、施工简便的窗或洞口底部与贴临建、构筑物衔接处的构造。
[0006]本技术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窗或洞口底部与贴临建、构筑物衔接处的构造,其包括异形底部梁以及与贴临建、构筑物顶部成一体结构的上翻沿;所述异形底部梁包括固定在窗或洞口底部的底部梁主体,在所述底部梁主体外壁上设有一体结构的凸沿,在所述凸沿下方设有所述上翻沿,在所述凸沿与所述上翻沿之间的变形缝内填充变形缝填充材料。
[0007]优选的,所述凸沿顶部与所述底部梁主体顶部齐平,在所述底部梁主体顶部、所述凸沿顶部及所述凸沿外壁上设有窗或洞口底防、排水构造。
[0008]优选的,在所述贴临建、构筑物顶部及所述上翻沿外壁上之间设有贴临建、构筑物防、排水构造。
[0009]本技术的优点:与现有技术相比,对窗或洞口底部与贴临建、构筑物衔接处以及该节点的防水、排水、保温、变形,给出一种安装规范,施工简便,节省材料的建筑构造;异形窗、洞口底部梁以及贴临建、构筑物顶部上翻沿将常规顶部与侧墙的水平防水变形缝变
化为竖向防水变形缝做法,大大提高贴临建、构筑物连接部位防水功能,适用范围广,自有窗或洞口底部与贴临建、构筑物衔接做法各节点均牢固、可靠,保证了建筑节点的防水、排水、保温等功能,在达到牢固、经久、经济、美观等条件下,来满足建、构筑物整体的使用功能,有效提高建、构筑物使用寿命和可靠度,减少后期维修、维护费用。同时节省因此处做法施工工艺不当、材料使用不利或施工马虎,造成的诸多不利影响核产生的相关费用。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窗或洞口底部与贴临建、构筑物衔接处的构造,其包括异形底部梁1以及与贴临建、构筑物顶部2成一体结构的上翻沿3,在贴临建、构筑物顶部2及上翻沿3外壁上之间设有贴临建、构筑物防、排水构造4;异形底部梁1包括固定在窗或洞口5底部的底部梁主体6,在底部梁主体6外壁上设有一体结构的凸沿7,凸沿7顶部与底部梁主体6顶部齐平,在底部梁主体6顶部、凸沿7顶部及凸沿7外壁上设有窗或洞口底防、排水构造8;在凸沿7下方设有上翻沿3,在凸沿7与上翻沿3之间的变形缝内填充具有防水、密封、保温及可变形功能的变形缝填充材料9。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窗或洞口底部与贴临建、构筑物衔接处的构造,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异形底部梁以及与贴临建、构筑物顶部成一体结构的上翻沿;所述异形底部梁包括固定在窗或洞口底部的底部梁主体,在所述底部梁主体外壁上设有一体结构的凸沿,在所述凸沿下方设有所述上翻沿,在所述凸沿与所述上翻沿之间的变形缝内填充变形缝填充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窗或洞口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璇郑平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