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睡姿伺服睡眠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31993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3 11: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非睡姿伺服睡眠系统,属于座椅领域,一种非睡姿伺服睡眠系统,包括座椅本体,所述座椅本体包括座板、背板和扶手,所述背板一侧设有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上连接有伸缩组件,所述伸缩组件包括驱动箱,所述驱动箱上连接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顶部转动连接有抱紧支撑部件,所述抱紧支撑部件位于座板两侧,所述升降组件、伸缩组件和调节组件带动抱紧支撑部件上下、左右移动对使用者身体进行抱紧、支撑,所述座椅背板顶部设有两组半U型枕对使用者颈头部进行支撑、依托和保护,使伺服使用者在有抱紧、有支撑、有依托保护环境下的安全、舒适休息睡眠,避免使用者入睡后无意识状态下的身体下滑、摇晃和跌落。摇晃和跌落。摇晃和跌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非睡姿伺服睡眠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座椅
,具体涉及一种非睡姿伺服睡眠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现有公知的非睡姿辅助睡眠装置,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通过调节座椅靠背角度给坐姿使用者提供一个相对舒适的休息睡眠姿势;二是利用抱枕类、支撑架等给使用者休息睡眠提供一定程度的身体和头部支撑;三是捆绑吊带类的支撑装置。
[0003]上述几类非睡姿辅助休息睡眠方案虽各具有一定的优点,但也存在明显的不足和缺陷。
[0004]调节靠背角度的座椅,因入睡者完全没有支撑和保护,使之很难找到一个舒适、安全的睡姿而难以踏实的睡眠,达不到较好的辅助睡眠效果。
[0005]便携式抱枕或支撑架类的方案,随身携带不便,抱枕或支撑架类产品在使用时难免会与使用者口鼻等呼吸器官触碰,在公共场所使用不可避免的会涉及到个人卫生和疾病感染问题,基本不适宜在交通工具上的推广配置。
[0006]再就是捆绑吊带类的辅助睡眠装置对使用者的身体支撑强度不够,也无法达到理想的辅助睡眠效果;再者,这类产品一般都是把支撑带直接挂在腋下,对使用者腋下动脉血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睡姿伺服睡眠系统,包括座椅本体(1),所述座椅本体(1)包括座板(102)、背板(103)和扶手(1022),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103)底部固定有连接板(104),所述背板(103)一侧设有升降组件(5),所述升降组件(5)上连接有伸缩组件(2),所述伸缩组件(2)上连接有调节组件(3),所述调节组件(3)顶部连接有抱紧支撑部件(4),所述抱紧支撑部件(4)位于座板(102)两侧,所述升降组件(5)、伸缩组件(2)和调节组件(3)与抱紧支撑部件(4)相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睡姿伺服睡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5)固定在连接板(104)一侧,所述升降组件(5)包括滑轨(501)和驱动电机(5012),所述滑轨(501)和驱动电机(5012)均固定连接在连接板(104)一侧上,所述滑轨(501)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5011),所述驱动电机(5012)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丝杆(5013),所述第一丝杆(5013)与滑块(5011)螺纹相连,所述伸缩组件(2)固定连接在滑块(5011)顶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睡姿伺服睡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5)包括第一升降杆(503),所述第一升降杆(503)固定连接在连接板(104)一侧,所述伸缩组件(2)固定连接在第一升降杆(503)顶部,所述伸缩组件(2)一侧固定连接垂直移动块(5033),所述背板(103)一侧固定连接有垂直轨道(5032),所述垂直移动块(5033)滑动在垂直轨道(5032)内,所述垂直轨道(5032)垂直固定在背板(103)垂直中线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睡姿伺服睡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5)包括支撑座(502),所述支撑座(502)固定在地基上,所述支撑座(502)上设有交叉铰接的剪叉板(5021),所述剪叉板(5021)顶部设置有固定板(5022),所述支撑座(502)顶部和固定板(5022)底部均固定有滑道(5023),所述剪叉板(5021)一端分别与支撑座(502)和固定板(5022)转动相连,所述剪叉板(5021)另一端分别与支撑座(502)和固定板(5022)上的滑道(5023)滑动相连,所述支撑座(502)上转动连接有第一推杆(5024),所述第一推杆(5024)另一端与固定板(5022)转动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睡姿伺服睡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组件(2)包括驱动箱(201),所述驱动箱(201)固定连接在升降组件(5)上,所述驱动箱(201)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202),所述第一电机(202)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齿轮(203),所述驱动箱(201)上滑动连接有两组齿条伸缩杆(204),两组所述齿条伸缩杆(204)分别位于齿轮(203)两侧,且与齿轮(203)啮合相连,两组所述齿条伸缩杆(204)远离驱动箱(201)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041),所述连接杆(2041)顶端设置有调节组件(3),所述抱紧支撑部件(4)设置在调节组件(3)上。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鹏翀方昉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顶石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