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干扰电流互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19477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3 1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流互感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干扰电流互感器,安装壳、空芯线圈、隔离板和信号调理装置;安装壳包括壳体、设于壳体内的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第一空腔为环状结构,第一空腔用于安装空芯线圈,第二空腔用于安装隔离板和信号调理装置,隔离板设于第二空腔内用于隔开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隔离板设有用于空芯线圈接线端穿过的穿线孔,信号调理装置位于隔离板远离空芯线圈的一侧;壳体上对应于第二空腔的位置设有接线柱;信号调理装置包括瞬态电压抑制器、光电耦合器和模数转换器;瞬态电压抑制器连接于空芯线圈接线端,瞬态电压抑制器连接于光电耦合器后连接模数转换器输入端,模数转换器输出端连接于接线柱。模数转换器输出端连接于接线柱。模数转换器输出端连接于接线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干扰电流互感器


[0001]本技术涉及电流互感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干扰电流互感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互感器的发展,传感原理新颖的电子式互感器被大量应用于智能变电站中。保证电子式互感器的精确度和稳定性是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基础,因此电子式互感器的广泛应用对相应的抗干扰技术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0003]现有的电流互感器采用空芯线圈替代传统的铁芯线圈来避免铁磁谐振问题,从而减少干扰,但并没有安装壳体及信号处理方面采取抗干扰措施,现有的电流互感器抗干扰能力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抗干扰电流互感器,抗干扰能力强。
[0005]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抗干扰电流互感器,包括:安装壳、空芯线圈、隔离板和信号调理装置;
[0006]所述安装壳包括壳体、设于壳体内的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第一空腔为环状结构,第一空腔用于安装空芯线圈,第二空腔用于安装隔离板和信号调理装置,隔离板设于第二空腔内用于隔开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隔离板设有用于空芯线圈接线端穿过的穿线孔,信号调理装置位于隔离板远离空芯线圈的一侧;
[0007]壳体上对应于第二空腔的位置设有接线柱;
[0008]信号调理装置包括瞬态电压抑制器、光电耦合器和模数转换器;瞬态电压抑制器的输入端连接于空芯线圈接线端,瞬态电压抑制器的输出端连接于光电耦合器输入端,光电耦合器输出端连接于模数转换器输入端,模数转换器输出端连接于接线柱。
[0009]优选地,安装壳还包括安装件,第一空腔设于第二空腔上部,安装件为两个且设于第二空腔内用于安装隔离板,安装件为横截面为“L”的型材,安装件的竖直部固定连接于第二空腔的侧壁且沿前后方向延伸,两件安装件的水平部相对设置,隔离板位于两个安装件竖直部之间,隔离板的两端设于两个安装件的水平部上。
[0010]优选地,隔离板的穿线孔大小和空芯线圈接线端相配合。
[0011]优选地,隔离板的材质采用的是Mn

Zn铁氧体。屏蔽性能好,大大降低辐射干扰对信号调理装置的影响,有利于提高电子式互感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0012]优选地,壳体包括背壳和面板,背壳前侧边部设有向前延伸的内缘,面板后侧边部设有向后延伸的外沿,内缘和外沿相互配合卡接。
[0013]优选地,接线柱的外部设有透明罩体,透明罩体下侧与接线柱的对应位置开设有接线孔。安全、防尘。
[0014]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5]本技术的第一空腔用于安装空芯线圈,第二空腔用于安装信号调理装置,本
技术在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间设置由屏蔽材料构成的隔离板,降低辐射干扰对信号调理装置的影响。有利于提高电子式互感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进一步的,本技术中设置信号调理装置,为了降低由于高频电信号对后续采集器的影响,可以考虑增加瞬态电压抑制器即TVS,TVS 管响应速度极快,而且具有钳制过电压的作用,以达到泄放干扰的目的;采用光电耦合器传输,传输效率高,抗干扰能力强;最后,由于模拟信号容易受到环境温度的干扰,本技术将模拟信号通过模数转换器转为数字信号,避免环境为模拟信号造成影响,提高检测精度。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框图;
[0017]图2为本实施例中安装壳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实施例中安装壳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实施例中安装壳的内部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实施例中面板的前侧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实施例中面板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0022]图7为本实施例中面板不安装透明外壳的前侧结构示意图;
[0023]图8为本实施例中面板的背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9为本实施例中信号调节装置的电路原理图。
[0025]附图标记:
[0026]1、安装壳;101、壳体;1011、背壳;1011a、内缘;1012、面板;1012a、外沿;102、第一空腔;103、第二空腔;104、接线柱;105、安装件;106、透明罩体;106a、接线孔;107、穿芯孔;2、空芯线圈;3、隔离板;301、穿线孔;4、信号调理装置;401、瞬态电压抑制器;402、光电耦合器;403、模数转换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8]请参考图1至图9,本技术为一种抗干扰电流互感器,其包括:安装壳1、空芯线圈2、隔离板3和信号调理装置4;空芯线圈2包括环形骨架和均匀绕制在环形骨架上的漆包线;环形骨架为非磁性材料,采用的是陶瓷。
[0029]结合图2至图8,安装壳1包括壳体101、设于壳体101内的第一空腔102和第二空腔103,第一空腔102为环状结构,壳体101在第一空腔102对应的位置内部中空,形成用于被测线穿过的穿芯孔107,第一空腔102用于安装空芯线圈2,第二空腔103用于安装隔离板3和信号调理装置4,第一空腔102设于第二空腔103上部;
[0030]安装壳1还包括安装件105,安装件105为两个且设于第二空腔103内用于安装隔离板3,安装件105为横截面为“L”的型材,安装件105的竖直部固定连接于第二空腔103的侧壁且沿前后方向延伸,两件安装件105的水平部相对设置,隔离板3位于两个安装件105竖直部之间,隔离板3的两端设于两个安装件105的水平部上,隔离板3设于第二空腔103内用于隔开第一空腔102和第二空腔103,隔离板3设有用于空芯线圈2接线端穿过的穿线孔301,隔离
板3的穿线孔301大小和空芯线圈2接线端相配合,隔离板3的穿线孔301大小略大于空芯线圈2接线的直径;信号调理装置4位于隔离板3远离空芯线圈2的一侧;隔离板3的材质采用的是Mn

Zn铁氧体,屏蔽性能好,大大降低辐射干扰对信号调理装置4的影响。有利于提高电子式互感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0031]壳体101包括背壳1011和面板1012,背壳1011前侧边部设有向前延伸的内缘1011a,面板1012后侧边部设有向后延伸的外沿1012a,内缘1011a的截面为“L”型,外沿1012a的截面为
“┐”
型,内缘1011a和外沿1012a相互配合卡接。
[0032]壳体101的面板1012上对应于第二空腔103的位置设有接线柱104,接线柱104的外部设有透明罩体106,透明罩体106下侧与接线柱104的对应位置开设有接线孔106a。
[0033]参阅图9,信号调理装置4包括瞬态电压抑制器401、光电耦合器402和模数转换器403;瞬态电压抑制器401的输入端连接于空芯线圈2接线端,瞬态电压抑制器401的输出端连接于光电耦合器402输入端,光电耦合器402输出端连接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干扰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壳、空芯线圈、隔离板和信号调理装置;所述安装壳包括壳体、设于壳体内的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第一空腔为环状结构,第一空腔用于安装空芯线圈,第二空腔用于安装隔离板和信号调理装置,隔离板设于第二空腔内用于隔开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隔离板设有用于空芯线圈接线端穿过的穿线孔,信号调理装置位于隔离板远离空芯线圈的一侧;壳体上对应于第二空腔的位置设有接线柱;信号调理装置包括瞬态电压抑制器、光电耦合器和模数转换器;瞬态电压抑制器的输入端连接于空芯线圈接线端,瞬态电压抑制器的输出端连接于光电耦合器输入端,光电耦合器输出端连接于模数转换器输入端,模数转换器输出端连接于接线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干扰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安装壳还包括安装件,第一空腔设于第二空腔上部,安装件为两个且设于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兴相梁诚苑东康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康伦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