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品加工高效磨粉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12450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3 10: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食品加工高效磨粉机,涉及磨粉机技术领域,包括支撑组件和下料机构,所述支撑组件的上方设置有螺栓装配的下料机构,所述下料机构包括初粉箱、螺栓顶板、入料口、吊杆、第一电机、旋转棒、绞龙杆、旋转片、防溢辊和斜面板,所述初粉箱螺栓连接在所述支撑组件的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是利用入料口的内侧空间,设置能够具备旋转功能的绞龙杆,配合上绞龙杆底侧的延缓圆片,能够使得下落的小麦能够缓慢的进入设备之中,不会发生溢出,过满的现象,而且在初步粉碎盒中导流杆的作用下能够将小麦顺利的导入粉碎齿片上进行有效的粉碎,使得小麦不会产生堵塞设备的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不会造成产品的浪费,提升了利用效率。效率。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品加工高效磨粉机


[0001]本技术涉及磨粉机
,尤其涉及一种食品加工高效磨粉机。

技术介绍

[0002]磨粉机也叫面粉机,磨粉机是依靠外部动力将小麦研磨成小颗粒并通过调整筛孔的大小使不同大小的面粉颗粒分离获得面粉小颗粒的小麦加工机械。
[0003]现有的磨粉机在使用过程中,还会存在着溢出,造成容易堵塞设备,造成产品浪费,对于设备的也造成一定的风险等问题,因此,本技术提出一种食品加工高效磨粉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食品加工高效磨粉机,该食品加工高效磨粉机主要是利用入料口的内侧空间,设置能够具备旋转功能的绞龙杆,配合上绞龙杆底侧的延缓圆片,能够使得下落的小麦能够缓慢的进入设备之中,不会发生溢出,过满的现象,而且在初步粉碎盒中导流杆的作用下能够将小麦顺利的导入粉碎齿片上进行有效的粉碎,使得小麦不会产生堵塞设备的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不会造成产品的浪费,提升了利用效率。
[0005]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食品加工高效磨粉机,包括支撑组件和下料机构,所述支撑组件的上方设置有螺栓装配的下料机构;
[0006]所述下料机构包括初粉箱、螺栓顶板、入料口、吊杆、第一电机、旋转棒、绞龙杆、旋转片、防溢辊和斜面板,所述初粉箱螺栓连接在所述支撑组件的上方,所述初粉箱的顶侧通过螺栓顶板螺栓连接有入料口,所述螺栓顶板的一侧上方设置有吊杆,所述吊杆的一端顶侧设置有第一电机,且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旋转棒,所述旋转棒的下方设置有绞龙杆,且所述绞龙杆的下方设置有旋转片,所述初粉箱的内侧设置有防溢辊,且所述初粉箱的内底侧设置有斜面板,所述支撑组件的一侧上方设置有粉碎组件,所述下料机构的底侧螺栓连接有精磨组件。
[0007]进一步改进于,所述第一电机与旋转棒和绞龙杆与旋转片的中轴线均在同一直线上,所述绞龙杆为螺旋状构造,所述斜面板为斜面状构造。
[0008]进一步改进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减震阻尼、支撑杆和螺栓夹板,所述减震阻尼的上方设置有支撑杆,且所述支撑杆的上方设置有螺栓装配的螺栓夹板。
[0009]进一步改进于,所述粉碎组件包括第二电机、旋转轮、皮带、受力轮、侧轮、转动杆和粉碎齿圈,所述第二电机设置在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上方,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旋转轮,所述旋转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有受力轮,且所述受力轮的两侧设置有传动连接的侧轮,所述侧轮的输出端贯穿所述初粉箱连接有转动杆,且所述转动杆的外侧设置有粉碎齿圈。
[0010]进一步改进于,所述精磨组件包括螺栓连管、精磨仓、法兰片、防尘轴承座、精磨球
辊和出料口,所述螺栓连管螺栓连接在所述初粉箱的下方,所述螺栓连管的下方设置有精磨仓,所述精磨仓的一端设置有法兰片,所述精磨仓另一端设置有防尘轴承座。
[0011]进一步改进于,所述防尘轴承座的输出端连接有精磨球辊,所述精磨仓的下方设置有出料口,所述精磨球辊为多曲面状构造。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3]本技术主要是利用入料口的内侧空间,设置能够具备旋转功能的绞龙杆,配合上绞龙杆底侧的延缓圆片,能够使得下落的小麦能够缓慢的进入设备之中,不会发生溢出,过满的现象,而且在初步粉碎盒中导流杆的作用下能够将小麦顺利的导入粉碎齿片上进行有效的粉碎,使得小麦不会产生堵塞设备的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不会造成产品的浪费,提升了利用效率。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仰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初粉箱与入料口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的螺栓连管与精磨仓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其中:1、支撑组件;101、减震阻尼;102、支撑杆;103、螺栓夹板;2、下料机构;201、初粉箱;202、螺栓顶板;203、入料口;204、吊杆;205、第一电机;206、旋转棒;207、绞龙杆;208、旋转片;209、防溢辊;2010、斜面板;3、粉碎组件;301、第二电机;302、旋转轮;303、皮带;304、受力轮; 305、侧轮;306、转动杆;307、粉碎齿圈;4、精磨组件;401、螺栓连管;402、精磨仓;403、法兰片;404、防尘轴承座;405、精磨球辊;406、出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加深对本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述,本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
[0020]根据图1

4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食品加工高效磨粉机,包括支撑组件1和下料机构2,支撑组件1的上方设置有螺栓装配的下料机构2;
[0021]下料机构2包括初粉箱201、螺栓顶板202、入料口203、吊杆204、第一电机205、旋转棒206、绞龙杆207、旋转片208、防溢辊209和斜面板2010,初粉箱201螺栓连接在支撑组件1的上方,初粉箱201的顶侧通过螺栓顶板202螺栓连接有入料口203,螺栓顶板202的一侧上方设置有吊杆204,吊杆204的一端顶侧设置有第一电机205,且第一电机205的输出端连接有旋转棒206,旋转棒 206的下方设置有绞龙杆207,且绞龙杆207的下方设置有旋转片208,初粉箱 201的内侧设置有防溢辊209,且初粉箱201的内底侧设置有斜面板2010,支撑组件1的一侧上方设置有粉碎组件3,下料机构2的底侧螺栓连接有精磨组件4。
[0022]第一电机205与旋转棒206和绞龙杆207与旋转片208的中轴线均在同一直线上,绞龙杆207为螺旋状构造,斜面板2010为斜面状构造。
[0023]本实施例中,首先将小麦从入料口203放入设备,同时启动第一电机205带动旋转棒206的转动,使得旋转棒206带动绞龙杆207的转动,使得小麦在绞龙杆207和旋转片208的旋转作用下能够缓慢的下降,防溢辊209能够将下落的小麦精确的导流到粉碎齿圈307上进
行有效的粉碎,而且在粉碎齿圈307粉碎小麦后能够将初步的小麦粉从斜面板2010导流到螺栓连管401。
[0024]支撑组件1包括减震阻尼101、支撑杆102和螺栓夹板103,减震阻尼101 的上方设置有支撑杆102,且支撑杆102的上方设置有螺栓装配的螺栓夹板103。
[0025]本实施例中,减震阻尼101能够在设备工作时起到减震降噪的作用,支撑杆102与螺栓夹板103的相互配合下能够达到便于组装与支撑的效果。
[0026]粉碎组件3包括第二电机301、旋转轮302、皮带303、受力轮304、侧轮305、转动杆306和粉碎齿圈307,第二电机301设置在支撑杆102的一端上方,第二电机301的输出端连接有旋转轮302,旋转轮302通过皮带303传动连接有受力轮304,且受力轮304的两侧设置有传动连接的侧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品加工高效磨粉机,包括支撑组件(1)和下料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1)的上方设置有螺栓装配的下料机构(2);所述下料机构(2)包括初粉箱(201)、螺栓顶板(202)、入料口(203)、吊杆(204)、第一电机(205)、旋转棒(206)、绞龙杆(207)、旋转片(208)、防溢辊(209)和斜面板(2010),所述初粉箱(201)螺栓连接在所述支撑组件(1)的上方,所述初粉箱(201)的顶侧通过螺栓顶板(202)螺栓连接有入料口(203),所述螺栓顶板(202)的一侧上方设置有吊杆(204),所述吊杆(204)的一端顶侧设置有第一电机(205),且所述第一电机(205)的输出端连接有旋转棒(206),所述旋转棒(206)的下方设置有绞龙杆(207),且所述绞龙杆(207)的下方设置有旋转片(208),所述初粉箱(201)的内侧设置有防溢辊(209),且所述初粉箱(201)的内底侧设置有斜面板(2010),所述支撑组件(1)的一侧上方设置有粉碎组件(3),所述下料机构(2)的底侧螺栓连接有精磨组件(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品加工高效磨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205)与旋转棒(206)和绞龙杆(207)与旋转片(208)的中轴线均在同一直线上,所述绞龙杆(207)为螺旋状构造,所述斜面板(2010)为斜面状构造。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品加工高效磨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1)包括减震阻尼(101)、支撑杆(102)和螺栓夹板(103),所述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进东徐军胜郎丽娟和敏智刘军燕王志芳
申请(专利权)人:晋城市七干绿禾面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