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弯介入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11937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3 10: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调弯介入导管,其包括手柄和导引导管,手柄中插入体设于近端手柄的近端,近端手柄设于手柄主体的近端,且近端手柄的远端设有限位体,手柄支撑架设于手柄主体中,且手柄主体与近端手柄之间设有驱动旋钮,驱动架滑动设于手柄支撑架上,且驱动旋钮设于驱动架的外侧,驱动架上的轮齿与设于驱动旋钮内侧面上的轮齿相啮合,导引导管的近端与手柄支撑架中的固定圆盘连接,且导引导管的远端固定设有拉环,拉线的近端与固定架连接,且拉线的远端与拉环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手柄对导引导管弯曲控制不精准的问题,采用齿轮啮合传动进行导管弯曲控制,提高导引导管弯度控制的可操控性能。度控制的可操控性能。度控制的可操控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调弯介入导管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可调弯介入导管。

技术介绍

[0002]在医疗器械产品的临床使用过程中,介入导管类医疗器械,特别是可控弯介入导管器械在临床使用过程中被广泛使用。该类导管主要用于体外到体内通路的建立,并对体内的病变或组织区域进行弯曲定位,引导其他器械到达目标位置。现有的介入导管大多根据人体血管形状、人体结构来进行导管尖端的弯曲设计,通常为固定的弯曲方向,以满足在人体弯曲的血管内到达病变部位的需求。
[0003]现有的导管设计和制造中,大多都是把导管的远端制成不同的弯曲形状来满足不同的血管解剖结构,便于导管通过并到达病变位置,由于预成型部分弯曲的存在,也限制了导管的应用。此外,控制导管远端弯曲的方式通过按压手柄上的按钮并轴向移动按钮的方式实现,该方法操作过程中需根据术者单次移动的距离来控制导管远端的弯曲角度,不能实现导管远端的无极弯曲精确控制。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可调弯介入导管,用于解决导管弯曲控制不精准,且适应范围受到过多的限制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弯介入导管,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手柄和导引导管,所述手柄包括单通阀、连接管、管座、插入体、近端手柄、限位体、驱动旋钮、手柄主体、手柄支撑架、支撑套管、驱动架和固定架,所述单通阀通过所述连接管设于所述插入体上,所述管座设于所述插入体的近端,且所述插入体与所述管座之间设有压力密封垫,所述插入体设于所述近端手柄的近端,且所述插入体通过所述近端手柄与所述手柄支撑架的近端连接,所述近端手柄设于所述手柄主体的近端,且所述近端手柄的远端设有所述限位体,所述手柄支撑架设于所述手柄主体中,且所述手柄主体中远端手柄与所述近端手柄之间设有所述驱动旋钮,所述驱动架滑动设于所述手柄支撑架上,且所述驱动旋钮设于所述驱动架的外侧,所述驱动架上的轮齿与设于所述驱动旋钮内侧面上的轮齿相啮合,通过转动所述驱动旋钮能实现所述驱动架沿所述手柄支撑架轴向移动,且所述支撑套管设于所述手柄本体的远端;所述导引导管的近端穿过所述支撑套管、手柄主体以及所述手柄支撑架中的支撑架凹槽固定设于所述手柄支撑架中的固定圆盘上,且所述导引导管的远端固定设有拉环,所述手柄支撑架内沿所述手柄支撑架方向设有拉线,所述拉线的近端穿过所述支撑套管上的拉线穿孔、手柄支撑架、驱动架以及所述固定架,且通过固定块将所述拉线固定于所述固定架上,且所述拉线的远端与所述拉环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弯介入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座的中心轴线、插入体的中心轴线、近端手柄的中心轴线、手柄主体的中心轴线以及手柄支撑架的中心轴线均共线,且所述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伊欣郝锋涛王倩倩吴可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卡迪泰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