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0713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3 10:30
相机模块包括:自动对焦(AF)壳体,具有内部空间;透镜模块,设置在AF壳体的内部空间中并且配置成可相对于AF壳体在透镜模块的光轴方向上移动;传感器基板,在传感器基板上设置有图像传感器,图像传感器配置成接收穿过透镜模块的光;移动框架,联接到传感器基板的一部分;以及光学图像防抖(OIS)壳体,设置在AF壳体与移动框架之间,其中,AF壳体配置成可相对于OIS壳体与透镜模块一起在垂直于透镜模块的光轴的方向上移动,并且移动框架配置成可与图像传感器一起在垂直于光轴的方向上移动。传感器一起在垂直于光轴的方向上移动。传感器一起在垂直于光轴的方向上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相机模块
[000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2]本申请要求于2021年10月21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第10

2021

0141305号韩国专利申请和于2022年9月27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第10

2022

0122721号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的权益,上述韩国专利申请的全部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中以用于所有目的。


[0003]本公开涉及相机模块。

技术介绍

[0004]近年来,相机模块已经用在诸如平板个人计算机(PC)或膝上型计算机以及智能电话的移动通信终端中。
[0005]相机模块包括具有自动对焦(AF)功能和光学图像防抖(OIS)功能的致动器,以生成高分辨率图像。
[0006]例如,可以通过在光轴方向上移动透镜模块来执行自动对焦,并且可以通过在垂直于光轴的方向上移动透镜模块来执行光学图像防抖。
[0007]然而,由于相机模块的改进的性能,透镜模块也可能具有增加的重量。此外,用于移动透镜模块的驱动部分的重量使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相机模块包括:自动对焦壳体,具有内部空间;透镜模块,设置在所述自动对焦壳体的所述内部空间中,并且配置成能够相对于所述自动对焦壳体在所述透镜模块的光轴方向上移动;传感器基板,在所述传感器基板上设置有图像传感器,所述图像传感器配置成接收穿过所述透镜模块的光;移动框架,联接到所述传感器基板的一部分;以及光学图像防抖壳体,设置在所述自动对焦壳体与所述移动框架之间,其中,所述自动对焦壳体配置成能够相对于所述光学图像防抖壳体与所述透镜模块一起在垂直于所述透镜模块的光轴的方向上移动,以及所述移动框架配置成能够与所述图像传感器一起在垂直于所述光轴的所述方向上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相机模块还包括:第一驱动部分,包括联接到所述透镜模块的第一磁体以及面对所述第一磁体的第一线圈;以及第一球单元,设置在所述自动对焦壳体与所述透镜模块之间,其中,所述第一球单元包括第一球组和第二球组,所述第一球组和所述第二球组在垂直于所述光轴的第一轴方向上彼此间隔开,并且各自包括在平行于所述光轴的方向上设置的多个球,以及所述第一球组的所述多个球的数量大于所述第二球组的所述多个球的数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模块包括在所述光轴方向上突出的第一引导部分,所述自动对焦壳体包括第二引导部分,所述第二引导部分在所述光轴方向突出并容纳所述透镜模块的所述第一引导部分,在所述第一引导部分和所述第二引导部分的在垂直于所述光轴的所述方向上彼此面对的表面中的每一个中形成有引导槽,以及所述第一球组的所述多个球和所述第二球组的所述多个球设置在所述引导槽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相机模块还包括第一突起部分和第二突起部分,所述第一突起部分和所述第二突起部分各自设置在所述自动对焦壳体的所述第二引导部分上,其中,所述第一突起部分在所述光轴方向上朝向所述第一球组突出,所述第二突起部分在所述光轴方向上朝向所述第二球组突出,以及所述第二突起部分在所述光轴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突起部分在所述光轴方向上的长度。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图像防抖壳体包括容纳所述自动对焦壳体的所述第二引导部分的至少一部分的台阶部分。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对焦壳体还配置成能够相对于所述光学图像防抖壳体在垂直于所述光轴的第一轴方向或垂直于所述光轴和所述第一轴方向两者的第二轴方向上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框架还配置成能够相对于所述光学图像防抖壳体在垂直于所述光轴的第一轴方向或垂直于所述光轴和所述第一轴方向两者的第二轴方向上移动。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能够彼此独立地控制所述自动对焦壳体的运动和所述移动框架的运动。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相机模块还包括:第二驱动部分,包括设置在所述光学图像防抖壳体上的多个磁体以及固定到所述自动对焦壳体的多个线圈;第三驱动部分,包括设置在所述光学图像防抖壳体上的多个磁体以及固定到所述移动框架的多个线圈;第二球单元,设置在所述自动对焦壳体与所述光学图像防抖壳体之间;以及第三球单元,设置在所述光学图像防抖壳体与所述移动框架之间。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部分包括:第一子驱动部分,配置成在垂直于所述光轴的第一轴方向上产生驱动力;以及第二子驱动部分,配置成在垂直于所述光轴和所述第一轴方向两者的第二轴方向上产生驱动力,所述第一子驱动部分包括设置在所述光学图像防抖壳体上的第二磁体和固定到所述自动对焦壳体的第二线圈,以及所述第二子驱动部分包括设置在所述光学图像防抖壳体上的第三磁体和固定到所述自动对焦壳体的第三线圈。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体和所述第三磁体中的一个或两个包括两个磁体,所述第二线圈和所述第三线圈中的一个或两个包括两个线圈,以及所述第二驱动部分还包括面对所述两个磁体的至少两个位置传感器。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驱动部分包括:第三子驱动部分,配置成在垂直于所述光轴的第一轴方向上产生驱动力;以及第四子驱动部分,配置成在垂直于所述光轴和所述第一轴方向两者的第二轴方向上产生驱动力,所述第三子驱动部分包括设置在所述光学图像防抖壳体上的第四磁体和固定到所述移动框架的第四线圈,以及所述第四子驱动部分包括设置在所述光学图像防抖壳体上的第五磁体和固定到所述移动框架的第五线圈。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磁体和所述第五磁体中的一个或两个包括两个磁体,所述第四线圈和所述第五线圈中的一个或两个包括两个线圈,以及所述第三驱动部分还包括面对所述两个磁体的至少两个位置传感器。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框架包括:第一框架,所述第三驱动部分的所述多个线圈安装在所述第一框架中;第二框架,所述第一框架联接到所述第二框架;以及
布线图案,设置在所述第一框架中并连接到所述第三驱动部分的所述多个线圈,以及所述布线图案的一部分暴露到所述第一框架或所述第二框架的外部。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由相同的塑料材料或不同的塑料材料制成,以及在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彼此接触的位置形成边界线。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布线图案的一部分连接到所述传感器基板。17.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球单元包括多个第二球,所述第三球单元包括多个第三球,在所述自动对焦壳体和所述光学图像防抖壳体的在所述光轴方向上彼此面对的表面中的一个或两个中形成有其中设置所述第二球单元的所述多个第二球的引导槽,在所述光学图像防抖壳体和所述移动框架的在所述光轴方向上彼此面对的表面中的一个或两个中形成有其中设置所述第三球单元的所述多个第三球的引导槽,其中设置所述第二球单元的所述多个第二球的所述引导槽中的每个具有尺寸大于所述第二球单元的所述多个第二球中的每个的直径的多边形形状或圆形形状,以及其中设置所述第三球单元的所述多个第三球的所述引导槽中的每个具有尺寸大于所述第三球单元的所述多个第三球中的每个的直径的多边形形状或圆形形状。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基板包括第一光学图像防抖基板和第二光学图像防抖基板,所述第一光学图像防抖基板的一部分联接到所述自动对焦壳体,以及所述第二光学图像防抖基板的一部分联接到所述移动框架。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学图像防抖基板包括:第一移动部分,联接到所述自动对焦壳体;第一固定部分,联接到所述光学图像防抖壳体;以及第一连接部分,将所述第一移动部分与所述第一固定部分彼此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分沿着所述第一移动部分的外围的至少一部分延伸,以及所述第一连接部分包括各自在所述光轴方向上穿过所述第一连接部分的多个狭缝。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分还包括第一支承部分和第二支承部分,所述第一支承部分连接到所述第一移动部分并且与第一固定部分间隔开,以及所述第二支承部分连接到所述第一固定部分并且与所述第一移动部分间隔开。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学图像防抖基板包括:第二移动部分,联接到所述移动框架;第二固定部分,联接到所述光学图像防抖壳体;以及第二连接部分,将所述第二移动部分和所述第二固定部分彼此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分沿着所述第二移动部分的外围延伸,以及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包括在所述光轴方向上穿过所述第二连接部分的多个狭缝。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包括第三支承部分和第四支承部分,
所述第三支承部分连接到所述第二固定部分并且与所述第二移动部分间隔开,以及所述第四支承部分连接到所述第二移动部分并且与所述第二固定部分间隔开。23.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相机模块包括:自动对焦壳体,具有内部空间;透镜模块,设置在所述自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敬勳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