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排气系统及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30395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3 10: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排气系统及车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发动机排气系统,包括排气通路以及与排气通路并联设置的尾气循环通路,尾气循环通路上串联设置有冷却单元,该发动机排气系统还包括吸水单元、燃烧器、输风管路以及排水管路,其中,燃烧器燃烧产生的高温气流被输送至吸水单元内,并将吸水单元吸附的冷凝水加热为水蒸气;输风管路向燃烧器输送空气;吸水单元内的高温气流以及水蒸气经由排水管路排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发动机排气系统,通过设置有吸水单元,能够实现对尾气循环通路中冷凝水的吸附,且通过设置有输风管路及燃烧器,能够对吸水单元进行烘干,从而实现尾气循环通路中冷凝水的清除,利于吸水单元的循环使用。利于吸水单元的循环使用。利于吸水单元的循环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动机排气系统及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尾气排放
,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排气系统。同时,本技术还涉及一种配置有该发动机排气系统的车辆。

技术介绍

[0002]废气再循环(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简称EGR),指将发动机燃烧后排出气体中的一部分分离出、并导入进气侧,使其再度燃烧的技术。由于尾气中氧含量很低,主要由氮气和二氧化碳构成,通过使一部分尾气流回进气系统,与空气混合,能够降低混合气中的氧浓度,从而使燃烧速度降低,同时还能够使混合气的比热容提高,从而可以有效抑制氮氧化物的生成。
[0003]目前,使用最广泛的EGR系统为低压EGR系统,其通过于尾气循环管路中设置有冷却装置,从而降低尾气循环管路中尾气的温度,进而有助于降低新鲜混合气经涡轮增压器增压后的气体温度,并提高其充气密度,降低增压后中冷器的冷却强度。
[0004]然而,将尾气冷却至100℃以下后,尾气中的水蒸气将逐渐凝结成冷凝水,这部分冷凝水如果随着混合气流流动到涡轮增压器的叶轮,会对高速运转的叶轮造成损伤,影响涡轮增压器的性能甚至导致涡轮增压器的损坏。且若冷凝水流动至发动机的汽缸内,也容易导致发动机失火,且会破坏缸内润滑油膜进而造成拉缸。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发动机排气系统,以利于清除尾气循环通路中的冷凝水。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7]一种发动机排气系统,包括排气通路以及与所述排气通路并联设置的尾气循环通路,所述尾气循环通路上串联设置有冷却单元,该发动机排气系统还包括:
[0008]吸水单元,串联设置在所述尾气循环通路上,并位于所述冷却单元的下游,以构成对所述尾气循环通路中冷凝水的吸附;
[0009]燃烧器,所述燃烧器的排气侧连接在所述吸水单元的进气侧,所述燃烧器燃烧产生的高温气流被输送至所述吸水单元内,并将所述吸水单元吸附的冷凝水加热为水蒸气;
[0010]输风管路,导通可控的连接在所述燃烧器的进气侧,并向所述燃烧器输送空气;
[0011]排水管路,导通可控的连接在所述吸水单元的排气侧,所述吸水单元内的所述高温气流以及所述水蒸气经由所述排水管路排出。
[0012]进一步的,还包括涡轮增压器,串联设置在所述排气通路上,且所述涡轮增压器具有连接在发动机上游的气压机以及连接在所述发动机下游的涡轮机。
[0013]进一步的,所述输风管路连接在所述气压机的排气侧与所述燃烧器的进气侧。
[0014]进一步的,所述输风管路上设有第一控制阀。
[0015]进一步的,所述尾气循环通路中于所述冷却单元的上游及所述吸水单元的下游分
别设置有第二控制阀和第三控制阀。
[0016]进一步的,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二控制阀以及所述第三控制阀开闭。
[0017]进一步的,所述排水管路连接在所述吸水单元的排气侧与所述涡轮机的下游。
[0018]进一步的,所述排水管路上设有对所述排水管路内流动的气流进行加压的加压单元。
[0019]进一步的,所述吸水单元包括壳体,以及填充在所述壳体内的吸附介质,所述吸附介质上形成有沿其轴向贯穿其设置的气流通道。
[0020]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势:
[0021]本技术的发动机排气系统,通过设置有吸水单元,能够实现对尾气循环通路中冷凝水的吸附,且通过设置有输风管路及燃烧器,能够对吸水单元进行烘干,从而实现尾气循环通路中冷凝水的清除,利于吸水单元的循环使用。
[0022]此外,通过设置有控制器及各个控制阀,便于实现对尾气循环通路及输风管路的工作与否进行控制。
[0023]另外,通过于排水管路上设有加压单元,以对排水管路中流动的气流进行加压,便于排水管路内的气流排出到排气通路中。
[0024]同时,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上设有如上所述的发动机排气系统。
[0025]本技术的车辆,通过设置有如上所述的发动机排气系统,便于实现对尾气循环通路中冷凝水的清除,有利于提升车辆工作的稳定性及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26]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是用于解释本技术,其中涉及到的前后、上下等方位词语仅用于表示相对的位置关系,均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发动机排气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排气通路及尾气循环通路内气流的流动路线的示意图;
[0029]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排气通路及输风管路和排水管路内气流的流动路线的示意图;
[0030]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吸水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31]附图标记说明:
[0032]1、排气通路;2、尾气循环通路;3、空气滤清器;4、涡轮增压器;401、气压机;402、涡轮机;5、中冷散热模块;6、发动机;7、后处理器;8、消音器;9、冷却单元;10、吸水单元;1001、壳体;1002、吸附介质;1003、气流通道;11、输风管路;12、排水管路;13、控制器;14、传感探头;15、第一控制阀;16、第二控制阀;17、第三控制阀;18、燃烧器;19、加压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0033]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
以相互组合。
[003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上”、“下”、“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其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另外,若出现“第一”、“第二”等术语,其也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5]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连接件”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结合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6]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37]实施例一
[0038]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发动机排气系统,整体构成上,该发动机排气系统包括排气通路1以及与排气通路1并联设置的尾气循环通路2,尾气循环通路2上串联设置有冷却单元9,此外,该发动机排气系统还包括吸水单元10、燃烧器18、输风管路11以及排水管路12。
[0039]其中,吸水单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排气系统,包括排气通路(1)以及与所述排气通路(1)并联设置的尾气循环通路(2),所述尾气循环通路(2)上串联设置有冷却单元(9),其特征在于,该发动机排气系统还包括:吸水单元(10),串联设置在所述尾气循环通路(2)上,并位于所述冷却单元(9)的下游,以构成对所述尾气循环通路(2)中冷凝水的吸附;燃烧器(18),所述燃烧器(18)的排气侧连接在所述吸水单元(10)的进气侧,所述燃烧器(18)燃烧产生的高温气流被输送至所述吸水单元(10)内,并将所述吸水单元(10)吸附的冷凝水加热为水蒸气;输风管路(11),导通可控的连接在所述燃烧器(18)的进气侧,并向所述燃烧器(18)输送空气;排水管路(12),导通可控的连接在所述吸水单元(10)的排气侧,所述吸水单元(10)内的所述高温气流以及所述水蒸气经由所述排水管路(12)排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排气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涡轮增压器(4),串联设置在所述排气通路(1)上,且所述涡轮增压器(4)具有连接在发动机(6)上游的气压机(401)以及连接在所述发动机(6)下游的涡轮机(40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排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风管路(11)连接在所述气压机(401)的排气侧与所述燃烧器(18)的进气侧。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学涛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