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焦镜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02590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3 10: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定焦镜头,包括沿光轴从物方到像方依次排列的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二透镜均为玻璃非球面透镜;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最大通光孔径处,至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与光轴的交点处,在平行于光轴方向上的距离为SAG;所述定焦镜头的有效焦距为f,满足:0.150≤SAG/f≤0.235。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定焦镜头,以实现控制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之间的间隔,减小定焦镜头的体积,实现兼顾大光圈、低成本和结构紧凑的热成像定焦镜头,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定焦镜头


[0001]本技术涉及镜头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定焦镜头。

技术介绍

[0002]热成像定焦镜头具有远距离、全天候观察,尤其适用夜间及不良气候条件下的目标探测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安防、工业、医疗等领域。市面上的大光圈热成像定焦镜头普遍存在成本高和体积较大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定焦镜头,以实现控制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之间的间隔,减小定焦镜头的体积,实现兼顾大光圈、低成本和结构紧凑的热成像定焦镜头,在

40℃

+80℃高低温环境下解像良好。
[000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定焦镜头,包括沿光轴从物方到像方依次排列的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
[0005]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二透镜均为玻璃非球面透镜;
[0006]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最大通光孔径处,至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与光轴的交点处,在平行于光轴方向上的距离为SAG;所述定焦镜头的有效焦距为f,满足:
[0007]0.150≤SAG/f≤0.235。
[0008]可选地,所述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所述第二透镜具有正光焦度。
[0009]可选地,所述第一透镜具有负光焦度,所述第二透镜具有正光焦度。
[0010]可选地,所述第二透镜满足:
[0011]‑
0.16≤(rs1+rs2)/(rs1

rs2)≤1.83;
[0012]其中rs1为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近轴曲率半径,rs2为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的近轴曲率半径。
[0013]可选地,所述第一透镜的光焦度为Φ1,所述定焦镜头的光焦度为Φ,满足:
[0014]‑
0.193≤Φ1/Φ≤0.150。
[0015]可选地,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朝向远离所述第二透镜的方向凹陷,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朝向所述第二透镜的方向凸起。
[0016]可选地,所述第二透镜的光焦度为Φ2,所述定焦镜头的光焦度为Φ,满足:
[0017]0.500≤Φ2/Φ≤0.952。
[0018]可选地,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朝向所述第一透镜的方向凹陷,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朝向远离所述第一透镜的方向凸起;或者,
[0019]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朝向所述第一透镜的方向凸起,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朝向远离所述第一透镜的方向凸起。
[0020]可选地,还包括保护玻璃,所述保护玻璃位于所述第二透镜远离所述第一透镜的一侧。
[0021]可选地,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的中心与所述定焦镜头的像面之间的距离为BFL,所述定焦镜头的总长为TTL,满足:
[0022]0.30<BFL/TTL<0.56。
[002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定焦镜头中,采用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的双镜片结构,并通过设置0.150≤SAG/f≤0.235,合理分配第一透镜的像侧面最大通光孔径处至第一透镜像侧面与光轴的交点处在平行于光轴方向上的距离(即矢高值)和定焦镜头的有效焦距的比值,可减小第一透镜的制造难度,降低加工成本。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均为玻璃非球面透镜,实现兼顾大光圈、低成本和结构紧凑的热成像定焦镜头,在

40℃

+80℃高低温环境下解像良好。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定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球差曲线图;
[0026]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场曲曲线图;
[0027]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畸变曲线图;
[0028]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中定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中球差曲线图;
[0030]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中场曲曲线图;
[0031]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中畸变曲线图;
[0032]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三中定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三中球差曲线图;
[0034]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三中场曲曲线图;
[0035]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三中畸变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0037]实施例一
[003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定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定焦镜头包括沿光轴从物方到像方依次排列的第一透镜1和第二透镜2。第一透镜1和第二透镜2均为玻璃非球面透镜。玻璃非球面透镜的至少一个表面为非球面。第一透镜1的像侧面的最大通光孔径处,至第一透镜1的像侧面与光轴的交点处,在平行于光轴方向上的距离为SAG。定焦镜头的有效焦距为f,满足:0.150≤SAG/f≤0.235。第一透镜1的像侧面指的是第一透镜1临近第二透镜2一侧的表面。
[0039]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定焦镜头中,采用第一透镜1和第二透镜2的双镜片结构,并通过设置0.150≤SAG/f≤0.235,合理分配第一透镜1的像侧面最大通光孔径处至第一透镜1像侧面与光轴的交点处在平行于光轴方向上的距离(即矢高值)和定焦镜头的有效焦距的比值,可减小第一透镜1的制造难度,降低加工成本。第一透镜1和第二透镜2均为玻
璃非球面透镜,实现兼顾大光圈、低成本和结构紧凑的热成像定焦镜头,在

40℃

+80℃高低温环境下解像良好。
[0040]示例性地,第一透镜1和第二透镜2的材料为硫系玻璃。可选地,参考图1,第二透镜2满足:

0.16≤(rs1+rs2)/(rs1

rs2)≤1.83;其中rs1为第二透镜2的物侧面的近轴曲率半径,rs2为第二透镜2的像侧面的近轴曲率半径。其中,第二透镜2的物侧面指的是第二透镜2临近第一透镜1一侧的表面,第二透镜2的像侧面指的是第二透镜2远离第一透镜1一侧的表面。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设置

0.16≤(rs1+rs2)/(rs1

rs2)≤1.83,从而有利于定焦镜头的结构小型化。
[0041]可选地,参考图1,第一透镜1的光焦度为Φ1,定焦镜头的光焦度为Φ,满足:

0.193≤Φ1/Φ≤0.150。通过设置第一透镜1的光焦度与定焦镜头的光焦度的比值,可以使物方光线平缓收入定焦镜头,减少高级像差的占比。
[0042]示例性地,如图1所示,第一透镜1具有负光焦度,第二透镜2具有正光焦度。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1和第二透镜2可以均具有正光焦度。可选地,参考图1,第一透镜1的物侧面朝向远离第二透镜2的方向凹陷,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定焦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光轴从物方到像方依次排列的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二透镜均为玻璃非球面透镜;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最大通光孔径处,至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与光轴的交点处,在平行于光轴方向上的距离为SAG;所述定焦镜头的有效焦距为f,满足:0.150≤SAG/f≤0.23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所述第二透镜具有正光焦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具有负光焦度,所述第二透镜具有正光焦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满足:

0.16≤(rs1+rs2)/(rs1

rs2)≤1.83;其中rs1为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近轴曲率半径,rs2为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的近轴曲率半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光焦度为Φ1,所述定焦镜头的光焦度为Φ,满足: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昌张磊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宇瞳光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