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学成像镜头
[0001]本专利技术专利申请是分案申请。原案的申请号是201711481864.X,申请日是2017年12月29日,专利技术名称是:光学成像镜头。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成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学成像镜头。
技术介绍
[0003]消费性电子产品的规格日新月异,追求轻薄短小的脚步也未曾放慢,因此光学镜头等电子产品的关键零组件在规格上也必须持续提升,以符合消费者的需求。光学镜头最重要的特性为成像质量与体积,此外提升视场角度及扩大光圈也日趋重要。就成像质量而言,随着影像感测技术之进步,消费者对于成像质量等的要求也将更加提高,因此在设计光学镜头除了追求薄型化之外,同时也必须兼顾镜头成像质量及性能。
[0004]然而,光学镜头设计并非单纯将成像质量佳的镜头等比例缩小就能制作出兼具成像质量与微型化的光学镜头,设计过程不仅牵涉到材料特性,还必须考虑到制作、组装良率等生产面的实际问题。
[0005]近年来,光学成像镜头不断演进,利用增加光学镜片数来修饰像差及色散等问题以达到越来越高的成像质量要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成像镜头,从一物侧至一像侧沿一光轴依序包含一第一透镜、一第二透镜、一第三透镜、一第四透镜、一第五透镜、一第六透镜、一第七透镜以及一第八透镜,每一透镜具有一朝向该物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物侧面以及一朝向该像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像侧面,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镜具有正屈光率,该第一透镜的该像侧面的一光轴区域为凹面且该第一透镜的该像侧面的一圆周区域为凹面;该第二透镜具有负屈光率;该第三透镜具有正屈光率;该第四透镜和该第六透镜中至少有一片透镜具有负屈光率;该第五透镜具有正屈光率且该第五透镜的该像侧面的一光轴区域为凸面;该第六透镜的该像侧面的一光轴区域为凹面;该第七透镜具有正屈光率且该第七透镜的该像侧面的一光轴区域为凹面;该第八透镜具有负屈光率;该光学成像镜头的透镜只有上述八片。2.一种光学成像镜头,从一物侧至一像侧沿一光轴依序包含一第一透镜、一第二透镜、一第三透镜、一第四透镜、一第五透镜、一第六透镜、一第七透镜以及一第八透镜,每一透镜具有一朝向该物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物侧面以及一朝向该像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像侧面,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镜具有正屈光率或该第八透镜具有负屈光率;该第一透镜的该像侧面的一圆周区域为凹面;该第二透镜具有负屈光率;该第三透镜、该第五透镜、该第六透镜和该第七透镜中至少有三片透镜具有正屈光率;该第四透镜具有负屈光率;该光学成像镜头的透镜只有上述八片,以及该光学成像镜头满足条件式:(T7+T8)/T6≦3.300,其中T7代表该第七透镜在该光轴上的厚度、T8代表该第八透镜在该光轴上的厚度、T6代表该第六透镜在该光轴上的厚度。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其中T3代表该第三透镜在该光轴上的厚度、G34代表该第三透镜的该像侧面至该第四透镜的该物侧面在该光轴上的距离、T2代表该第二透镜在该光轴上的厚度、G23代表该第二透镜的该像侧面至该第三透镜的该物侧面在该光轴上的距离,而该光学成像镜头满足条件式:(T3+G34)/(T2+G23)≦2.800。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其中AAG代表该第一透镜至该第八透镜之间在该光轴上的七个空气间隙宽度总和、G12代表该第一透镜的该像侧面至该第二透镜的该物侧面在该光轴上的距离、G34代表该第三透镜的该像侧面至该第四透镜的该物侧面在该光轴上的距离,而该光学成像镜头满足条件式:AAG/(G12+G34)≧2.000。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其中T4代表该第四透镜在该光轴上的厚度、G45代表该第四透镜的该像侧面至该第五透镜的该物侧面在该光轴上的距离、T5代表该第五透镜在该光轴上的厚度、G34代表该第三透镜的该像侧面至该第四透镜的该物侧面在该光轴上的距离,而该光学成像镜头满足条件式:(T4+G45+T5)/G34≧1.500。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其中T1代表该第一透镜在该
光轴上的厚度、T3代表该第三透镜在该光轴上的厚度、G34代表该第三透镜的该像侧面至该第四透镜的该物侧面在该光轴上的距离,而该光学成像镜头满足条件式:(T1+T3)/G34≧1.500。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其中ALT代表该第一透镜至该第八透镜在该光轴上的八个透镜厚度总和、T1代表该第一透镜在该光轴上的厚度、G23代表该第二透镜的该像侧面至该第三透镜的该物侧面在该光轴上的距离,而该光学成像镜头满足条件式:ALT/(T1+G23)≦5.000。8.一种光学成像镜头,从一物侧至一像侧沿一光轴依序包含一第一透镜、一第二透镜、一第三透镜、一第四透镜、一第五透镜、一第六透镜、一第七透镜以及一第八透镜,每一透镜具有一朝向该物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物侧面以及一朝向该像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像侧面,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镜具有正屈光率或该第八透镜具有负屈光率;该第二透镜、该第三透镜、该第五透镜和该第六透镜中至少有二片透镜具有正屈光率;该第三透镜的该像侧面的一光轴区域为凹面;该第四透镜具有负屈光率;该第七透镜具有正屈光率;该光学成像镜头的透镜只有上述八片,以及该光学成像镜头满足条件式:(G34+G45)/G23≦4.000,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加欣,林茂宗,潘慧峰,
申请(专利权)人: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