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30095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3 10: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接收第一物联网的第一数据请求,第一数据请求用于请求第二物联网的目标数据;响应于第一数据请求,向第二物联网发送第二数据请求,第二数据请求用于请求第二物联网的目标数据;接收第二物联网基于第二数据请求反馈的原始数据;基于预定的异构数据处理方式,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统一格式数据,异构数据处理方式用于将待处理数据处理为预定统一格式的数据,预定统一格式适用于多种类型的物联网;将统一格式数据发送给第一物联网,第一物联网用于基于统一格式数据得到目标数据。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在相关技术中,异质物联网利用率低的技术问题。异质物联网利用率低的技术问题。异质物联网利用率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据处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信息化发展,物联网发展迅速,各种功能的物联网越来越多,例如,有用于交通互联的交通物联网,有用于消防服务的消防物联网,有用于工业生产的工业物联网,等等。
[0003]但在相关技术中,各个物联网所提供的服务或者功能是针对自身物联网的,例如,当用户需要交通物联网的服务(可以是数据服务,也可以资源服务等)时,需要向用户向交通物联网发起服务请求,之后接收交通物联网反馈的服务。当用户需要消防物联网的服务时,需要用户向消防物联网发起服务请求,之后接收消防物联网反馈的对应服务。因此,在相关技术中,物联网的资源仅能应用于本物联网,导致物联网的资源利用率不高。
[0004]因此,在相关技术中,物联网存在资源利用率不高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至少解决在相关技术中,物联网存在资源利用率不高的技术问题。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包括:接收第一物联网的第一数据请求,其中,所述第一数据请求用于请求第二物联网的目标数据;响应于所述第一数据请求,向所述第二物联网发送第二数据请求,其中,所述第二数据请求用于请求所述第二物联网的所述目标数据;接收所述第二物联网基于所述第二数据请求反馈的原始数据;基于预定的异构数据处理方式,对所述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统一格式数据,其中,所述异构数据处理方式用于将待处理数据处理为预定统一格式的数据,所述预定统一格式适用于多种类型的物联网;将所述统一格式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一物联网,其中,所述第一物联网用于基于所述统一格式数据得到所述目标数据。
[0008]可选地,基于多个物联网的资源,构建虚拟资源池,其中,所述多个物联网为异构物联网,所述多个物联网包括所述第一物联网和所述第二物联网;接收任务请求,其中,所述任务请求中携带有目标任务;基于所述虚拟资源池为所述目标任务调度目标资源。
[0009]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虚拟资源池为所述目标任务调度目标资源还包括:基于所述虚拟资源池,确定所述目标任务的一个或多个需求资源;确定所述一个或多个需求资源所在的第一目标物联网;通过对所述一个或多个需求资源所在的第一目标物联网中对应需求资源进行远程调用的方式,为所述目标任务调度所述目标资源。
[0010]可选地,所述多个物联网的资源包括所述多个物联网的以下资源至少之一: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网络资源。
[0011]可选地,基于多个物联网的应用服务,构建虚拟融合应用服务,其中,所述多个物联网为异构物联网,所述多个物联网包括所述第一物联网和所述第二物联网;接收服务请求;基于所述虚拟融合应用服务为所述服务请求反馈对应的目标服务。
[0012]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虚拟融合应用服务为所述服务请求反馈对应的目标服务,包括:确定所述服务请求对应的一个或多个需求服务;确定所述一个或多个需求服务所在的第二目标物联网;通过对所述一个或多个需求服务所在的第二目标物联网中对应需求服务进行远程调用的方式,为所述服务请求反馈对应的所述目标服务。
[0013]可选地,所述接收所述第二物联网基于所述第二数据请求反馈的原始数据,包括:通过物联网系统下属的数据处理子系统接收所述第二物联网基于所述第二数据请求反馈的所述原始数据,并对所述原始数据进行存储,所述物联网系统用于互联多个物联网,所述多个物联网包括所述第一物联网和所述第二物联网;所述将所述统一格式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一物联网,包括:通过所述数据处理子系统将所述统一格式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一物联网。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包括: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物联网的第一数据请求,其中,所述第一数据请求用于请求第二物联网的目标数据;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一数据请求,向所述第二物联网发送第二数据请求,其中,所述第二数据请求用于请求所述第二物联网的所述目标数据;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物联网基于所述第二数据请求反馈的原始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基于预定的异构数据处理方式,对所述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统一格式数据,其中,所述异构数据处理方式用于将待处理数据处理为预定统一格式的数据,所述预定统一格式适用于多种类型的物联网;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统一格式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一物联网,其中,所述第一物联网用于基于所述统一格式数据得到所述目标数据。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所述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四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运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0017]通过上述处理,采用接收第一物联网的请求,从所述第二物联网获取请求对应的目标数据,并对该目标数据进行异构数据处理,得到统一格式的数据,并将该得到的数据反馈给第一物联网,使得该第一物联网得到第二物联网的目标数据,有效地实现第一物联网与第二物联网之间的互通,实现了不同物联网(异质物联网)之间的数据资源的共享,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物联网存在资源利用率不高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0018]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可选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异质互联平台的架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可选实施例所提供的消防物联网和交通物联网互通实例图;
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异质互联平台与其它系统平台连接的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第一物联网的第一数据请求,其中,所述第一数据请求用于请求第二物联网的目标数据;响应于所述第一数据请求,向所述第二物联网发送第二数据请求,其中,所述第二数据请求用于请求所述第二物联网的所述目标数据;接收所述第二物联网基于所述第二数据请求反馈的原始数据;基于预定的异构数据处理方式,对所述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统一格式数据,其中,所述异构数据处理方式用于将待处理数据处理为预定统一格式的数据,所述预定统一格式适用于多种类型的物联网;将所述统一格式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一物联网,其中,所述第一物联网用于基于所述统一格式数据得到所述目标数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基于多个物联网的资源,构建虚拟资源池,其中,所述多个物联网为异构物联网,所述多个物联网包括所述第一物联网和所述第二物联网;接收任务请求,其中,所述任务请求中携带有目标任务;基于所述虚拟资源池为所述目标任务调度目标资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虚拟资源池为所述目标任务调度目标资源,包括:基于所述虚拟资源池,确定所述目标任务的一个或多个需求资源;确定所述一个或多个需求资源所在的第一目标物联网;通过对所述一个或多个需求资源所在的第一目标物联网中对应需求资源进行远程调用的方式,为所述目标任务调度所述目标资源。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物联网的资源包括所述多个物联网的以下资源至少之一: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网络资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基于多个物联网的应用服务,构建虚拟融合应用服务,其中,所述多个物联网为异构物联网,所述多个物联网包括所述第一物联网和所述第二物联网;接收服务请求;基于所述虚拟融合应用服务为所述服务请求反馈对应的目标服务。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虚拟融合应用服务为所述服务请求反馈对应的目标服务,包括:确定所述服务请求对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云淮黄永贵陈俊臣黄飞云郑琨梁恒语陈浩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重庆大数据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