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高抗震要求区域砌体结构的柔性连接件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30006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3 10: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用于高抗震要求区域砌体结构的柔性连接件及其施工方法,包括模塑聚苯板、发泡聚氨酯层、柔性密封油膏层、钢卡件底板、钢卡件侧板,所述模塑聚苯板设在钢卡件底板一侧的表面,所述模塑聚苯板侧边的外部依次设有发泡聚氨酯层和柔性密封油膏层,所述柔性密封油膏层的外部设有钢卡件侧板,所述钢卡件侧板与钢卡件底板之间相焊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可实现主体框架与砌体之间的受力为分离状态,在发生地震的过程中,能够实现填充墙的整体形变大于主体框架,此时可有效避免传统刚性连接过程中因填充墙强度不足而产生的拉裂破坏,减少了地震损害。减少了地震损害。减少了地震损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高抗震要求区域砌体结构的柔性连接件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填充墙柔性连接
,尤其涉及用于高抗震要求区域砌体结构的柔性连接件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针对搞抗震要求的区域,建筑体多采用混凝土框架结构,内部空间的规划通过二次砌体进行分割空间的作用,且二次砌体与混凝土框架间多为刚性连接,因此在地震过程中,二次砌体与混凝土框架之间很容易出现因受力不均匀而产生的拉裂破坏。为此,我们提出了用于高抗震要求区域砌体结构的柔性连接件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用于高抗震要求区域砌体结构的柔性连接件及其施工方法。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用于高抗震要求区域砌体结构的柔性连接件,包括模塑聚苯板、发泡聚氨酯层、柔性密封油膏层、钢卡件底板、钢卡件侧板,所述模塑聚苯板设在钢卡件底板一侧的表面,所述模塑聚苯板侧边的外部依次设有发泡聚氨酯层和柔性密封油膏层,所述柔性密封油膏层的外部设有钢卡件侧板,所述钢卡件侧板与钢卡件底板之间相焊接。
[0006]优选的,所述钢卡件底板的凸出部分与主体框架的梁、柱相对应并通过螺栓相连接;所述钢卡件侧板凸出部分之间对应现浇带。
[0007]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用于高抗震要求区域砌体结构的柔性连接件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8]S1:在主体框架完成施工后对待施工的基层表面进行清理;
[0009]S2:在清理面进行填充墙的砌筑,并在填充墙与柱、梁之间留出构造空间;
[0010]S3:在构造处的柱、梁铺设钢卡件底板,并通过螺栓使钢卡件底板与柱、梁之间进行固定连接;
[0011]S4:在钢卡件底板朝向填充墙的一侧的表面且与填充墙相对应的部分进行覆膜;
[0012]S5:在所述钢卡件底板上的覆膜处粘贴模塑聚苯板;
[0013]S6:将填充墙内的拉结筋进行延长,使其端部靠近模塑聚苯板;
[0014]S7:基于填充墙的两侧以及模塑聚苯板的两侧进行模板的支设,并使模板位于模塑聚苯板一侧的侧边与钢卡件底板接触;
[0015]S8:向填充墙、模板以及模塑聚苯板所共同组成的空间内浇筑混凝土;
[0016]S9:待混凝土凝固拆除模板,此时即在模塑聚苯板与填充墙之间构造成现浇带;
[0017]S10:在现浇带的两侧设置钢卡件侧板,在保持所述钢卡件侧板与钢卡件底板相接触的情况下,向所述钢卡件侧板与模塑聚苯板相对应的部分的内侧表面涂抹柔性密封油膏,形成柔性密封油膏层;
[0018]S11:在完成所述柔性密封油膏层的涂抹以及钢卡件侧板的定位设置的情况下,进行所述钢卡件侧板与钢卡件底板之间的焊接;
[0019]S12:在焊接完成后,向所述钢卡件底板、现浇带之间存在的空隙内填充发泡聚氨酯,形成发泡聚氨酯层,此时即完成针对填充墙与柱、梁之间的柔性连接件的构建施工。
[0020]优选的,在步骤S3中,所述螺栓为膨胀螺栓或化学螺栓。
[0021]优选的,在步骤S4中,所述膜为粘接膜。
[0022]优选的,在步骤S7中,针对模板与钢卡件底板的接触缝,可使胶带进行粘接密封。
[0023]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用于高抗震要求区域砌体结构的柔性连接件及其施工方法,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方案在构建的过程中,实现了填充墙的拉结筋仅贯穿现浇带但不植入至主体框架内,且不与钢卡件底板固定连接,填充墙所属的现浇带与柱、梁之间仅通过焊接状态的钢卡件底板、钢卡件侧板进行约束,即填充墙与主体框架之间无刚性连接,此种连接方式下,在未发生地震时,通过柔性连接件填充墙能够获得足够安全的主体框架的支撑、约束;而在发生地震时,主体框架与砌体之间的受力为分离状态,且填充墙的整体形变大于主体框架,此时可有效避免传统刚性连接过程中因填充墙强度不足而产生的拉裂破坏,减少了地震损害。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用于高抗震要求区域砌体结构的柔性连接件的结构状态示意图。
[0025]图中:模塑聚苯板1、发泡聚氨酯层2、柔性密封油膏层3、钢卡件底板4、钢卡件侧板5。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7]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8]实施例一
[0029]参照图1,用于高抗震要求区域砌体结构的柔性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塑聚苯板1、发泡聚氨酯层2、柔性密封油膏层3、钢卡件底板4、钢卡件侧板5,模塑聚苯板1设在钢卡件底板4一侧的表面,模塑聚苯板1侧边的外部依次设有发泡聚氨酯层2和柔性密封油膏层3,柔性密封油膏层3的外部设有钢卡件侧板5,钢卡件侧板5与钢卡件底板4之间相焊接。
[0030]钢卡件底板4的凸出部分与主体框架的梁、柱相对应并通过螺栓相连接;钢卡件侧板5凸出部分之间对应现浇带。
[0031]实施例二
[0032]基于上述实施例,柔性连接件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3]S1:在主体框架完成施工后对待施工的基层表面进行清理;
[0034]S2:在清理面进行填充墙的砌筑,并在填充墙与柱、梁之间留出构造空间;
[0035]S3:在构造处的柱、梁铺设钢卡件底板,并通过膨胀螺栓或化学螺栓使钢卡件底板与柱、梁之间进行固定连接;
[0036]S4:在钢卡件底板朝向填充墙的一侧的表面且与填充墙相对应的部分进行覆粘接膜;
[0037]S5:在所述钢卡件底板上的覆粘接膜处粘贴模塑聚苯板;
[0038]S6:将填充墙内的拉结筋进行延长,使其端部靠近模塑聚苯板;
[0039]S7:基于填充墙的两侧以及模塑聚苯板的两侧进行模板的支设,并使模板位于模塑聚苯板一侧的侧边与钢卡件底板接触,针对模板与钢卡件底板的接触缝,可使胶带进行粘接密封;
[0040]S8:向填充墙、模板以及模塑聚苯板所共同组成的空间内浇筑混凝土;
[0041]S9:待混凝土凝固拆除模板,此时即在模塑聚苯板与填充墙之间构造成现浇带;
[0042]S10:在现浇带的两侧设置钢卡件侧板,在保持所述钢卡件侧板与钢卡件底板相接触的情况下,向所述钢卡件侧板与模塑聚苯板相对应的部分的内侧表面涂抹柔性密封油膏,形成柔性密封油膏层;
[0043]S11:在完成所述柔性密封油膏层的涂抹以及钢卡件侧板的定位设置的情况下,进行所述钢卡件侧板与钢卡件底板之间的焊接;
[004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高抗震要求区域砌体结构的柔性连接件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在主体框架完成施工后对待施工的基层表面进行清理;S2:在清理面进行填充墙的砌筑,并在填充墙与柱、梁之间留出构造空间;S3:在构造处的柱、梁铺设钢卡件底板(4),并通过螺栓使钢卡件底板(4)与柱、梁之间进行固定连接;S4:在钢卡件底板(4)朝向填充墙的一侧的表面且与填充墙相对应的部分进行覆膜;S5:在所述钢卡件底板(4)上的覆膜处粘贴模塑聚苯板(1);S6:将填充墙内的拉结筋进行延长,使其端部靠近模塑聚苯板(1);S7:基于填充墙的两侧以及模塑聚苯板(1)的两侧进行模板的支设,并使模板位于模塑聚苯板(1)一侧的侧边与钢卡件底板(4)接触;S8:向填充墙、模板以及模塑聚苯板(1)所共同组成的空间内浇筑混凝土;S9:待混凝土凝固拆除模板,此时即在模塑聚苯板(1)与填充墙之间构造成现浇带;S10:在现浇带的两侧设置钢卡件侧板(5),在保持所述钢卡件侧板(5)与钢卡件底板(4)相接触的情况下,向所述钢卡件侧板(5)与模塑聚苯板(1)相对应的部分的内侧表面涂抹柔性密封油膏,形成柔性密封油膏层(3);S11:在完成所述柔性密封油膏层(3)的涂抹以及钢卡件侧板(5)的定位设置的情况下,进行所述钢卡件侧板(5)与钢卡件底板(4)之间的焊接;S12:在焊接完成后,向所述钢卡件底板(4)、现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勇张喜滨
申请(专利权)人:中核华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