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架式配电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00010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3 10: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架式配电模块,具体涉及配电技术领域,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设有柜体和水箱,所述水箱位于柜体后侧,所述柜体两侧内壁均设有吸热管,所述吸热管截面设为波浪状,所述柜体后侧设有输出管和输入管,所述输出管位于输入管下方,所述输出管和输入管截面均设为T形,所述输出管靠近柜体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吸热管顶端后侧固定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借助风机的风冷散热和水循环的水冷散热来提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散热效率,同时风机借助固定轴带动由皮带相连接的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转动,再由第二皮带轮和联动轴的配合带动活动轴上的多个扇叶转动,以此提高螺旋管的散热效果,避免水源过热而影响后续的水冷降温效果。效果。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架式配电模块


[0001]本技术涉及配电
,更具体地说是一种机架式配电模块。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电与人们生活越来越无法分割,现在一般通过机架式配电箱来转接,而为解决了传统机架式配电箱设计周期长、安装复杂、人工和材料成本高、维护困难带来的诸多难点,模块化配电柜成为了替代传统配电柜的最佳选择,模块化配电柜主要应用在IDC数据中心、计算机或服务器机房等场景。
[0003]现有配电模块常借由简单的风机对配电内部进行风冷散热,避免内部因高温而影响元器件的运行,但借助风机散热方式单一,散热效果差,所以为提高通风散热效果,我们需要一种机架式配电模块。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机架式配电模块,通过借助风机的风冷散热和水循环的水冷散热来提高本技术的散热效率,同时风机借助固定轴带动由皮带相连接的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转动,再由第二皮带轮和联动轴的配合带动活动轴上的多个扇叶转动,以此提高螺旋管的散热效果,避免水源过热而影响后续的水冷降温效果,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出现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架式配电模块,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设有柜体和水箱,所述水箱位于柜体后侧,所述柜体两侧内壁均设有吸热管,所述吸热管截面设为波浪状,所述柜体后侧设有输出管和输入管,所述输出管位于输入管下方,所述输出管和输入管截面均设为T形,所述输出管靠近柜体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吸热管顶端后侧固定连通,所述输入管靠近柜体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吸热管底端后侧固定连通,所述输出管后端与水箱前侧固定连通,所述输出管后端外部设有水泵,所述输入管底端固定连通有螺旋管,所述螺旋管底端与水箱顶部固定连通,所述柜体顶端固定连通有风管,所述风管内部设有风机,所述螺旋管内部设有活动轴,所述活动轴外部设有多个风扇,多个风扇之间均匀间隔设置,所述柜体顶端设有联动组件,通过风机的运行带动柜体内的空气流通,避免柜体内部过热而影响柜体内部元器件的运行,同时水泵将水箱内的水源经输出管分别输送至两个呈波浪状的吸热管内部,借助吸热管对柜体内部的热量进行吸收,然后由水源的流动将热量进行吸收输出,而整体借助风机的风冷散热和水循环的水冷散热来提高本技术的散热效率。
[0006]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联动组件包括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分别设于风管和活动轴顶部,所述第一皮带轮底端固定设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底端延伸至风管内部并与风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皮带轮底端固定设有联动轴,所述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之间设有皮带,所述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通过皮带相连接,风机借助固定轴带动由皮带相连接的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转动,再
由第二皮带轮和联动轴的配合带动活动轴上的多个扇叶转动,以此提高螺旋管的散热效果,避免水源过热而影响后续的水冷降温效果。
[0007]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活动轴外部套设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固定设于柜体后侧,所述固定支架截面设为U形,所述活动轴顶端和底端均通过轴承分别与固定支架顶端和底端相靠近的一侧活动连接,所述联动轴底端贯穿固定支架顶端并与活动轴顶端固定连接,通过固定支架的设置,便于对活动轴进行支撑,保障活动轴的稳定性,避免活动轴出现晃动偏移的情况。
[0008]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柜体两侧内壁均固定设有两个定位板,两个定位板之间前后间隔设置,所述定位板套设于吸热管外部,定位板的设置,便于对吸热管进行固定限位,以此保障吸热管的稳定性,避免吸热管出现松垮的情况。
[0009]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水箱顶部固定连通有进水管,所述水箱后侧固定连通有排水管,通过进水管的设置,便于将水源输送至水箱内部,而排水管的设置,便于将水箱内的废水排出。
[0010]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风管顶端内部固定设有滤网,所述滤网套设于固定轴外部,通过滤网的设置,可以在保障通风的同时,也能避免外界的杂质和灰尘经风管落至柜体内部。
[0011]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2]本技术通过风机的运行带动柜体内的空气流通,避免柜体内部过热而影响柜体内部元器件的运行,同时水泵将水箱内的水源经输出管分别输送至两个呈波浪状的吸热管内部,借助吸热管对柜体内部的热量进行吸收,然后由水源的流动将热量进行吸收输出,而整体借助风机的风冷散热和水循环的水冷散热来提高本技术的散热效率,同时风机借助固定轴带动由皮带相连接的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转动,再由第二皮带轮和联动轴的配合带动活动轴上的多个扇叶转动,以此提高螺旋管的散热效果,避免水源过热而影响后续的水冷降温效果。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主视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后视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的吸热管主视图;
[0016]图4为本技术的螺旋管主视图;
[0017]图5为本技术的风管爆炸图。
[0018]附图标记为:1、底板;2、柜体;3、水箱;4、吸热管;5、输出管;6、输入管;7、水泵;8、螺旋管;9、风管;10、活动轴;11、风扇;12、第一皮带轮;13、第二皮带轮;14、固定轴;15、风机;16、联动轴;17、皮带;18、固定支架;19、定位板;20、进水管;21、排水管;22、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参照说明书附图1

5,该实施例的一种机架式配电模块,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顶部设有柜体2和水箱3,所述水箱3位于柜体2后侧,所述柜体2两侧内壁均设有吸热管4,所述吸热管4截面设为波浪状,所述柜体2后侧设有输出管5和输入管6,所述输出管5位于输入管6下方,所述输出管5和输入管6截面均设为T形,所述输出管5靠近柜体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吸热管4顶端后侧固定连通,所述输入管6靠近柜体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吸热管4底端后侧固定连通,所述输出管5后端与水箱3前侧固定连通,所述输出管5后端外部设有水泵7,所述输入管6底端固定连通有螺旋管8,所述螺旋管8底端与水箱3顶部固定连通,所述柜体2顶端固定连通有风管9,所述风管9内部设有风机15,所述螺旋管8内部设有活动轴10,所述活动轴10外部设有多个风扇11,多个风扇11之间均匀间隔设置,所述柜体2顶端设有联动组件,通过风机15的运行带动柜体2内的空气流通,避免柜体2内部过热而影响柜体2内部元器件的运行,同时水泵7将水箱3内的水源经输出管5分别输送至两个呈波浪状的吸热管4内部,借助吸热管4对柜体2内部的热量进行吸收,然后由水源的流动将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架式配电模块,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部设有柜体(2)和水箱(3),所述水箱(3)位于柜体(2)后侧,所述柜体(2)两侧内壁均设有吸热管(4),所述吸热管(4)截面设为波浪状,所述柜体(2)后侧设有输出管(5)和输入管(6),所述输出管(5)位于输入管(6)下方,所述输出管(5)和输入管(6)截面均设为T形,所述输出管(5)靠近柜体(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吸热管(4)顶端后侧固定连通,所述输入管(6)靠近柜体(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吸热管(4)底端后侧固定连通,所述输出管(5)后端与水箱(3)前侧固定连通,所述输出管(5)后端外部设有水泵(7),所述输入管(6)底端固定连通有螺旋管(8),所述螺旋管(8)底端与水箱(3)顶部固定连通,所述柜体(2)顶端固定连通有风管(9),所述风管(9)内部设有风机(15),所述螺旋管(8)内部设有活动轴(10),所述活动轴(10)外部设有多个风扇(11),多个风扇(11)之间均匀间隔设置,所述柜体(2)顶端设有联动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架式配电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组件包括第一皮带轮(12)和第二皮带轮(13),所述第一皮带轮(12)和第二皮带轮(13)分别设于风管(9)和活动轴(10)顶部,所述第一皮带轮(12)底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峰
申请(专利权)人:洪瑾上海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