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互动安抚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9783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3 10: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互动安抚机器人,包括载体,载体内设置有控制器,载体还设置有与控制器电连接的采集模块和执行模块,采集模块包括摄像头、红外传感器、姿态传感器、手势与环境光传感器、麦克风、脉搏传感器和触摸传感器,执行模块包括喇叭、灯效光源、振动马达和胸腔运动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以呼吸、心跳最基本的韵律运动为基础,并配以与呼吸、心跳声联动的灯效光源、胸腔运动机构及振动马达等,引导用户完成正念运动,有助于用户缓解、释放压力,安抚心情。安抚心情。安抚心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互动安抚机器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器人,特别是一种具有互动安抚作用的玩具。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进步的加快,来自学习、工作、家庭等的压力已经普遍存在,对于如何缓解、释放压力,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之一。乔.卡巴金认为,正念是一种觉知力,是通过有目的地将注意力集中于当下, 不加评判地觉知一个又一个瞬间所呈现的体验, 而涌现出的一种觉知力。正念运动有很多种,包括冥想、身体扫描、韵律运动等,心理学研究表明,沉浸于正念运动中,就能让人们平静、放松,获得精神的愉悦感、满足感,这其中,呼吸、心跳作为最基本的韵律运动,受到环境限制比较小,是最容易实现的正念运动。
[0003]公开号为CN111590600A,名称为一种基于多模态数据情感交互的抱枕机器人系统的专利文献公开一种就有互动安抚功能的抱枕机器人,其感知模块包括摄像头、麦克风、温度传感器、心率传感器、呼吸频率传感器、力度传感器以及拍打频率传感器;传感器数据信息包括人脸面部图像信息、用户的声音信息、用户面部我温度信息、用户的心跳频率信息、用户呼吸时腹部起伏频率、用户拥抱抱枕主体的拥抱力度信息、用户拍打抱枕主体背部的拍打频率信息等,在实际中,人们心中肯定会存在一些不想与别人分享的秘密,很显然,这种抱枕机器人适用于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互动感知安抚,但不适用于自我安抚。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自我安抚的互动安抚机器人。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互动安抚机器人,包括载体,所述载体内设置有控制器,所述载体还设置有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采集模块和执行模块,所述采集模块包括摄像头、红外传感器、姿态传感器、手势与环境光传感器、麦克风、脉搏传感器和触摸传感器,所述执行模块包括喇叭、灯效光源、振动马达和胸腔运动机构。
[0006]所述互动安抚机器人的工作模式如下:模式a:摄像头、红外传感器或麦克风未采集到人体信号时,喇叭、灯效光源、振动马达及胸腔运动机构保持静默的待机状态。
[0007]模式b:摄像头、红外传感器或麦克风未采集到人体信号时,喇叭发出预先储存的正常呼吸声音,胸腔运动机构与所述呼吸声音协调动作,模仿人体呼吸时的胸腔起伏运动,同时灯效光源与所述呼吸声音协调变化,通过光效的亮度变化或颜色变化呈现呼吸过程。
[0008]当姿态传感器检测到载体被拿起后,进入模式c或模式d。
[0009]模式c:胸腔运动机构停止,呼吸声音切换为预先储存的正常心跳声,同时振动马达与所述心跳声同步动作,所述灯效光源也与所述心跳声同步点亮与熄灭变化。
[0010]在模式c下,当触摸传感器检测到有持续的人手触摸信号后,心跳频率逐渐舒缓,
心跳声逐渐减小,振动马达的强度也逐渐减小,灯效光源的变化也逐渐减小。
[0011]在模式c下,当脉搏传感器检测到人体脉搏信号时,载体输出的心跳频率与脉搏传感器检测到人体脉搏频率相同。
[0012]模式d:胸腔运动机构停止,呼吸声音切换为预先储存的急促心跳声,当触摸传感器检测到有持续的人手触摸信号后,心跳频率逐渐舒缓,心跳声逐渐减小,振动马达的强度也逐渐减小,灯效光源的变化也逐渐减小。
[0013]本专利技术还包括一电动支架,所述电动支架包括底座和下端固定在所述底座上的电动支撑杆,所述电动支撑杆的上端安装有载物台,所述载物台设置有第一充电及数据交换端口,所述载体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充电及数据交换端口匹配的第二充电及数据交换端口。
[0014]进一步,所述控制器还连接有无线通讯模块。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胸腔运动机构包括左运动板、右运动板和电机,所述左运动板设置有位于左侧的第一孔位和位于右侧的连接轴,所述左运动板设置有条形斜孔;所述右运动板设置有位于左侧的第三孔位和位于右侧的第二孔位;所述载体内设置有第一凸轴和第二凸轴,所述第一孔位安装在所述第一凸轴上,所述第二孔位安装在所述第二凸轴上,所述连接轴插入所述第三孔位中,所述电机固定在所述载体内,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输出码盘,所述输出码盘上设置有伸入所述条形斜孔内的码盘拨杆,输出码盘转动时,所述码盘拨杆在所述条形斜孔内滑动带动所述左运动板和右运动板同步反向运动。
[0016]进一步,所述载体还设置有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功能按键。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以呼吸、心跳最基本的韵律运动为基础,并配以与呼吸、心跳声联动的灯效光源、胸腔运动机构及振动马达,引导用户完成正念运动,有助于用户缓解、释放压力,安抚心情。
附图说明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9]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载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胸腔运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载体与电动支架组合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参照图1至图3,一种互动安抚机器人,所述载体1,载体1可以为猫头鹰、小兔子、熊猫、人形等多种造型形态。载体1的主体为采用塑胶制作的支撑骨架,在支撑骨架上套有猫头鹰、小兔子或熊猫的皮毛,让造型看起来更逼真,更可爱,本实施例以猫头鹰造型为例说明,具有身体和头部,头部具有耳朵,头部、身体均由注塑成型的前壳和后壳组合而成,前壳和后壳采用具有一定弹性的塑胶材料。
[0022]所述载体内设置有控制器2,控制器主要包括MCU、时钟电路、复位电路、FLASH储存器、音频编码解码电路以及各种驱动电路,控制器的电路部分及本实施例的控制方法原理属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不做详细的描述。
[0023]所述载体1还设置有与所述控制器2电连接的采集模块和执行模块,所述采集模块包括摄像头3、红外传感器4、姿态传感器11、手势与环境光传感器20、麦克风5、脉搏传感器6和触摸传感器7。所述执行模块包括喇叭8、灯效光源9、振动马达10和胸腔运动机构12。
[0024]摄像头3安装在头部的前侧位置,为微型高清摄像头,用于采集人脸图样。红外传感器4安装在头部的前侧位置,用于采集人体红外信号,判断是否有人靠近。麦克风5安装在身体前部位置,用于采集用户语音信息,控制器也能对语音信息进行语音识别,并根据语音信息控制玩具或电动支架的工作状态。喇叭8安装在身体中部靠前位置,用于输出互动语音及模仿呼吸、心跳声音,该喇叭可以为振动喇叭,在发出心跳声音的同时伴随着振动效果,也可以为无振动喇叭,振动马达实现心跳的振动效果。灯效光源9安装在身体中部靠前位置,为RGB三基色LED光源,用于通过光效的变化烘托氛围。振动马达10安装在载体的身体下部靠前位置,为手机等常用的微型振动马达,用于模仿心跳时的振动。脉搏传感器6安装在载体的头部耳朵18上,用于采集人体脉搏信息。触摸传感器7安装在身体的背部,为触摸电极等,用于接收人手触摸信号。胸腔运动机构12安装在身体内的胸部位置,用于模仿呼吸时的胸腔起伏运动。姿态传感器11安装在身体的中部或上部,该姿态传感器为陀螺仪,用于检测载体的姿态。本专利技术采用可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互动安抚机器人,包括载体,所述载体内设置有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还设置有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采集模块和执行模块;所述采集模块包括摄像头、红外传感器、姿态传感器、手势与环境光传感器、麦克风、脉搏传感器和触摸传感器;所述执行模块包括喇叭、灯效光源、振动马达和胸腔运动机构;所述互动安抚机器人的模式如下:模式a:摄像头、红外传感器或麦克风未采集到人体信号时,喇叭、灯效光源、振动马达及胸腔运动机构保持静默的待机状态;模式b:摄像头、红外传感器或麦克风未采集到人体信号时,喇叭发出预先储存的正常呼吸声音,胸腔运动机构与所述呼吸声音协调动作,模仿人体呼吸时的胸腔起伏运动,同时灯效光源与所述呼吸声音协调变化,通过光效的亮度变化或颜色变化呈现呼吸过程;当姿态传感器检测到载体被拿起后,进入模式c或模式d;模式c:胸腔运动机构停止,呼吸声音切换为预先储存的正常心跳声,同时振动马达与所述心跳声同步动作,所述灯效光源也与所述心跳声同步点亮与熄灭变化;在模式c下,当触摸传感器检测到有持续的人手触摸信号后,心跳频率逐渐舒缓,心跳声逐渐减小,振动马达的强度也逐渐减小,灯效光源的变化也逐渐减小;在模式c下,当脉搏传感器检测到人体脉搏信号时,载体输出的心跳频率与脉搏传感器检测到人体脉搏频率相同;模式d:胸腔运动机构停止,呼吸声音切换为预先储存的急促心跳声,当触摸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东升牛建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简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