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底板、外墙裂缝受力分析及渗漏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297725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3 10: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下室底板、外墙裂缝受力分析及渗漏处理方法,涉及建筑裂缝处理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裂缝的受力计算方法、地下室底板裂缝处理方法以及地下室外墙裂缝处理方法,所述裂缝的受力计算方法包括外墙裂缝受力分析步骤:S101、绘制外墙受力分析的示意图,获取外墙的相关数据;S102、材料参数和外墙截面参数的收集;S103、外墙截面配筋计算,计算内容包括外墙根部、外墙跨中以及外墙顶端的最小配筋率和最小配筋面积;S104、外墙裂缝验算,验算内容包括外墙根部外墙跨中以及外墙顶端的最大裂缝宽度和最大裂缝宽度限值;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设计阶段优化钢筋配置,最大限度减少混凝土开裂的概率,缩小维修范围,节约成本。节约成本。节约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下室底板、外墙裂缝受力分析及渗漏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裂缝处理
,更具体的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地下室底板、外墙裂缝受力分析及渗漏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外墙防水是保证建筑物的结构不受水的侵袭的重要工序,其功能就是要使建筑物或构筑物在设计耐久年限内,防止雨水、生活用水的渗漏和地下水的浸蚀,确保建筑结构、内部空间不受到污损,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和安全的生活环境,墙体一旦出现裂缝,每次下雨,房间内就会漏水,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环境和居住的心情,由此可见,外墙防水的重要性。
[0003]外墙是防水施工一大难点,由于温度变化、地基的不均匀沉降、材料的耐久性及其他因素的影响,都会引起外墙开裂,从而导致渗漏;而外墙的渗漏治理特别是高层建筑的外墙一直是工程中难以彻底解决的问题,现有的外墙渗漏方法大多工序简单,虽快捷但是修补质量的可靠性差,复裂复漏的情况很多。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地下室底板、外墙裂缝受力分析及渗漏处理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室底板、外墙裂缝受力分析及渗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裂缝的受力计算方法、地下室底板裂缝处理方法以及地下室外墙裂缝处理方法,通过裂缝的受力计算方法对地下室底板裂缝和地下室外墙裂缝进行分析,并通过地下室底板裂缝处理方法和地下室外墙裂缝处理方法对裂缝进行处理;其中,所述裂缝的受力计算方法包括外墙裂缝受力分析步骤:S101、绘制外墙受力分析的示意图,获取外墙的相关数据;S102、材料参数和外墙截面参数的收集;S103、外墙截面配筋计算,计算内容包括外墙根部、外墙跨中以及外墙顶端的最小配筋率和最小配筋面积;S104、外墙裂缝验算,验算内容包括外墙根部外墙跨中以及外墙顶端的最大裂缝宽度和最大裂缝宽度限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底板、外墙裂缝受力分析及渗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01中,外墙的相关数据包括:外墙顶端支承条件、侧壁顶标高BG1、侧壁底标高BG2、室外地坪BG3、地下水位BG4、外墙总高H、水土面起点标高、静止土压力系数K0、地面均布活荷载q、回填土的天然重度γ、地面活载引起墙面均布水平力q1、水土压力分布荷载顶端值q2、水土压力分布荷载根部值q3、外墙顶端支座嵌固系数K以及跨中弯矩增大系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室底板、外墙裂缝受力分析及渗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02中,所述的材料参数包括混凝土强度等级、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f
c
、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f
t
、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准值f
ck
、混凝土抗拉强度标准值f
tk
、混凝土弹性模量E
c
、钢筋种类、钢筋抗拉压强度设计值fy、钢筋抗拉压强度标准值fyk以及钢筋弹性模量Es;外墙截面参数包括外墙厚h、外墙计算宽度b、外侧保护层厚度c以及内侧保护层厚度c。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下室底板、外墙裂缝受力分析及渗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裂缝的受力计算方法还包括底板裂缝受力分析步骤:S105、绘制底板配筋受力分析的示意图,获取底板的相关数据;S106、结合外墙的相关数据和底板的相关数据进行地板裂缝受力分析计算。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下室底板、外墙裂缝受力分析及渗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05中,底板的相关数据包括混凝土标号、底板板厚h、承台厚h、柱距、承台尺寸、迎水筋保护层C、背水钢筋保护层C、混凝土强度标准值f
tk
、混凝土强度设计值f
t
、水位高于底板面尺寸、垫层重以及水净反力q。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下室底板、外墙裂缝受力分析及渗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06中,地板裂缝受力分析计算包括X向柱上板带承台边支座截面负弯矩计算、X向柱上板带跨中弯矩及跨中板带弯矩计算、X向承台根部负弯矩计算、Y向柱上板带承台边支座截面负弯矩计算、Y向柱上板带跨中弯矩及跨中板带弯矩计算、Y向承台根部负弯矩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志峰廖志坚李永兵蓝秀群昝帅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市政工程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