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角度及折叠的把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96912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3 10:11
一种可调节角度及折叠的把立,包括把立上杆、把立下杆、旋转上座、旋转基座、左对锁块、右对锁块、锁紧杆和凸轮锁紧把手;旋转基座上设有左夹持部和右夹持部,旋转上座上设有连接部,连接部伸入左夹持部和右夹持部之间,左夹持部和右夹持部上分别设有左第一通孔和右第一通孔,连接部上设有第二通孔;左对锁块穿入左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且通过第一公锥齿部和第一公圆齿部分别与第一母锥齿部和第一母圆齿部啮合,右对锁块穿入右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且通过第二公锥齿部和第二公圆齿部分别与第二母锥齿部和第二母圆齿部啮合;锁紧杆沿轴向贯穿左、右对锁块及旋转上座,凸轮锁紧把手与锁紧杆一端连接。其具有把立角度调节或折叠操作简单便捷等优点。叠操作简单便捷等优点。叠操作简单便捷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角度及折叠的把立


[0001]本技术涉及自行车配件领域,尤其是一种可调节角度及折叠的把立。

技术介绍

[0002]把立,是自行车的一个配件,起到连接自行车前叉立管和把手的作用。
[0003]为了使把手角度能够更加适应不同臂长的人群握持使用,中国技术专利CN203766995公开了一种角度可调式把立管,其包括颈管和竖杆,颈管的一端设有夹持部,竖杆的一端设有连接部,颈管上夹持部的中部形成空腔,竖杆的连接部伸入到夹持部的空腔内并与夹持部的内侧接触;夹持部的左凸缘和右凸缘上均设有通孔,连接部的两侧设有相互连通的左凹槽和右凹槽,在夹持部的通孔和连接部的左、右凹槽所形成的安装通道内设有连接结构,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夹持部左凸缘上通孔和连接部上左凹槽所形成的第一安装通道内的左对锁块,设置在夹持部右凸缘上通孔和连接部上右凹槽所形成的第二安装通道内的右对锁块以及穿设在左对锁块和右对锁块上的固定结构,固定结构为穿过左对锁块和右对锁块上的螺纹孔对左对锁块和右对锁块起到连接作用的固定螺丝。
[0004]然而,上述角度可调式把立管在实际角度调节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角度及折叠的把立,其特征在于:包括把立上杆、把立下杆、旋转上座、旋转基座、左对锁块、右对锁块、锁紧杆和凸轮锁紧把手;所述旋转上座设于把立上杆的下端,所述旋转基座设于把立下杆的上端,所述旋转基座上设有左右间隔布置的左夹持部和右夹持部,所述左夹持部和右夹持部之间形成夹持空间,所述旋转上座上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伸入所述夹持空间内,所述左夹持部和右夹持部上分别设有左第一通孔和右第一通孔,所述连接部上设有与所述左第一通孔和右第一通孔轴向相通的第二通孔,所述左第一通孔和右第一通孔内分别设有第一母锥齿部和第二母锥齿部,所述第二通孔内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母圆齿部和第二母圆齿部;所述左对锁块穿入所述左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内左侧,所述右对锁块穿入所述右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内右侧,所述左对锁块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母锥齿部啮合的第一公锥齿部和与所述第一母圆齿部啮合的第一公圆齿部,所述右对锁块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母锥齿部啮合的第二公锥齿部和与所述第二母圆齿部啮合的第二公圆齿部;所述锁紧杆沿轴向贯穿所述左对锁块、右对锁块及旋转上座,所述凸轮锁紧把手与所述锁紧杆的一端连接,当所述凸轮锁紧把手松开时,所述左对锁块和右对锁块背向朝外移动而使得所述第一公锥齿部和第二公锥齿部分别与所述第一母锥齿部和第二母锥齿部脱开啮合,此时,所述旋转上座可相对于所述旋转基座旋转而使所述把立上杆实现角度调节或折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调节角度及折叠的把立,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杆包括主体杆和固定螺杆,所述凸轮锁紧把手的凸轮部与所述主体杆的一端铰接,所述主体杆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左对锁块之中心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并伸入所述右对锁块之中心通孔内,且所述主体杆的该伸入端设有外螺纹连接部,所述右对锁块之中心通孔的内周壁上设有内螺纹连接部,所述固定螺杆一端穿入所述右对锁块之中心通孔内与所述外螺纹连接部和内螺纹连接部螺接、另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志雄吕昌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欧飞电动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