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MBBR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29650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3 1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MBBR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生物处理池与化学处理池,生物处理池与化学处理池通过管道相连,生物处理池包括依次相连的厌氧池、缺氧池、MBBR好氧池,还包括硝化液回流池以及第一沉淀池,硝化液回流池中设置有硝化液回流泵,第一沉淀池中设置有污泥泵,硝化液回流泵管道的出口处连接厌氧池,污泥泵的出口处连接缺氧池,化学处理池包括依次相连的混凝池、絮凝池以及第二沉淀池,混凝池连接有助凝剂加药装置,絮凝池连接有絮凝剂加药装置,厌氧池以及缺氧池内设置有与其相对应的固定生物填料,MBBR好氧池池内设置有MBBR生物填料,厌氧池连接有碳源加药装置,可以提高处理效率,水质更稳定。水质更稳定。水质更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MBBR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MBBR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水处理
,MBBR技术的使用日益广泛,现有的污水处理设备水处理能力差,处理后的水质差,处理的效率低,不利于设备的推广和应用,出水水质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MBBR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可以提高处理效率,使得出水水质稳定。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MBBR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生物处理池与化学处理池,所述生物处理池与化学处理池通过管道相连,所述生物处理池包括依次相连的厌氧池、缺氧池、MBBR好氧池,还包括硝化液回流池以及第一沉淀池,所述硝化液回流池中设置有硝化液回流泵,所述第一沉淀池中设置有污泥泵,所述硝化液回流泵管道的出口处连接厌氧池,所述污泥泵的出口处连接缺氧池,所述化学处理池包括依次相连的混凝池、絮凝池以及第二沉淀池,所述混凝池连接有助凝剂加药装置,所述絮凝池连接有絮凝剂加药装置,所述厌氧池以及缺氧池内设置有与其相对应的固定生物填料,所述MBBR好氧池池内设置有MBBR生物填料,所述厌氧池连接有碳源加药装置。
[0007]进一步的,所述厌氧池与缺氧池底部相连通且设置有用于安装固定生物填料的安装膜架,所述缺氧池与MBBR好氧池内均设置有曝气装置。
[0008]进一步的,所述曝气装置包括设置于池底的若干曝气管,所述曝气管通过管道与风机管道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沉淀池与第二沉淀池均设置有预沉淀区以及斜管沉淀区。
[0010]进一步的,所述混凝池与絮凝池顶部均设置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连接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上设置有搅拌叶,所述絮凝池内设置有导流管,所述搅拌杆伸设于导流管中。
[0011]进一步的,还包括一消毒池,所述化学处理池与消毒池所连接的管道上设置有紫外线消毒装置。
[0012](三)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提到的一种MBBR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由厌氧池、缺氧池、MBBR好氧池、两个沉池、混凝池、絮凝池组成,可进行生物处理以及化学处理,厌氧池、缺氧池内填充固定生物填料,MBBR池内填充MBBR悬浮生物填料,从而形成宏观和微观两种A/A/O环境,既可提高系统的污染物去除率和抗冲击负荷,又可抑制丝状菌的过度繁殖,有效避免污泥膨
胀现象;利用生物膜在填料上生长固定,实现了水力停留时间(HRT)和污泥停留时间(SRT),提高了系统内活性污泥的浓度;生化工艺采用了A2O工艺,好氧池末端硝化液通过泵回流至缺氧池,沉池污泥通过污泥泵回流至厌氧池,在MBBR好氧池,污水中的有机氮经过氨化作用、生物硝化作用,转化成硝酸盐;在缺氧池,反硝化细菌将内回流带入的硝酸盐通过生物反硝化作用,转化成氮气逸入到大气中,从而达到彻底脱氮的目的,在厌氧池,回流污泥中的聚磷菌释放磷,并吸收低级脂肪酸等易降解的有机物;而在MBBR好氧池,活性污泥中的聚磷菌超量吸收磷,并通过沉池沉淀将剩余污泥排放,将磷除去,最终高质量的出水通过池顶集水槽收集排出,经消毒池消毒后达标排放,其结构合理,出水水质稳定,耐冲击负荷强,占地面积小。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6]1‑
生物处理池;2

化学处理池;3

硝化液回流泵;4

污泥泵;5

助凝剂加药装置;6

絮凝剂加药装置;7

碳源加药装置,8

风机;9

紫外线消毒装置;11

厌氧池;12

缺氧池;13

MBBR好氧池;14

硝化液回流池;15

第一沉淀池;21

混凝池;22

絮凝池;23

第二沉淀池。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8]如图1所示的一种MBBR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生物处理池1与化学处理池2,所述生物处理池1与化学处理池2通过管道相连,所述生物处理池1包括依次相连的厌氧池11、缺氧池12、MBBR好氧池13,还包括硝化液回流池14以及第一沉淀池15,所述硝化液回流池14中设置有硝化液回流泵3,所述第一沉淀池15中设置有污泥泵4,所述硝化液回流泵3管道的出口处连接厌氧池11,所述污泥泵4的出口处连接缺氧池12,所述化学处理池2包括依次相连的混凝池21、絮凝池22以及第二沉淀池23,所述混凝池21连接有助凝剂加药装置5,所述絮凝池22连接有絮凝剂加药装置6,所述厌氧池11以及缺氧池12内设置有与其相对应的固定生物填料,所述MBBR好氧池13池内设置有MBBR生物填料,所述厌氧池11连接有碳源加药装置7。
[0019]其中,所述厌氧池11与缺氧池12底部相连通且设置有用于安装固定生物填料的安装膜架,所述缺氧池12与MBBR好氧池13内均设置有曝气装置,所述曝气装置包括设置于池底的若干曝气管,所述曝气管通过管道与风机8管道连接,所述第一沉淀池15与第二沉淀池23均设置有预沉淀区以及斜管沉淀区,斜管沉淀区位于处理池中部,为若干个斜管排列而成,预沉淀区位于斜管沉淀区的上方,第二沉淀池中23也设置有可以抽出池中沉淀物的泵体,泵体可以将其中污泥抽出,经排污管排出,第一沉淀池15中的污泥泵4抽出的污泥,一部分进入厌氧池11,另一部分会通过排污管排出,所述混凝池21与絮凝池22顶部均设置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连接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上设置有搅拌叶,所述絮凝池22内设置有导流管,所述搅拌杆伸设于导流管中,还包括一消毒池,所述化学处理池2与消毒池所连接的管道上设置有紫外线消毒装置9,所述紫外线消毒装置9为紫外线灯。
[0020]本技术提到的一种MBBR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在具体使用时,先进行生物处理,在厌氧池11、缺氧池12中的膜架安装好固定生物填料,并通过碳源加药装置7在厌氧池11中添加碳源,从而加速氮元素的分解,在MBBR好氧池中投入MBBR生物填料,利用生物膜在填料上生长固定,提高了系统内活性污泥的浓度,在MBBR好氧池13中,污水中的有机氮经过氨化作用、生物硝化作用,转化成硝酸盐,进入硝化液回流池14,硝化液回流池14中的硝化液回流泵3将硝化液抽出并排入缺氧池12中,在缺氧池12中,反硝化细菌可以将内回流带入的硝酸盐通过生物反硝化作用,转化成氮气逸入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MBBR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生物处理池(1)与化学处理池(2),所述生物处理池(1)与化学处理池(2)通过管道相连,所述生物处理池(1)包括依次相连的厌氧池(11)、缺氧池(12)、MBBR好氧池(13),还包括硝化液回流池(14)以及第一沉淀池(15),所述硝化液回流池(14)中设置有硝化液回流泵(3),所述第一沉淀池(15)中设置有污泥泵(4),所述硝化液回流泵(3)管道的出口处连接厌氧池(11),所述污泥泵(4)的出口处连接缺氧池(12),所述化学处理池(2)包括依次相连的混凝池(21)、絮凝池(22)以及第二沉淀池(23),所述混凝池(21)连接有助凝剂加药装置(5),所述絮凝池(22)连接有絮凝剂加药装置(6),所述厌氧池(11)以及缺氧池(12)内设置有与其相对应的固定生物填料,所述MBBR好氧池(13)池内设置有MBBR生物填料,所述厌氧池(11)连接有碳源加药装置(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MBBR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燃刚韦龙孙振亮孙永康姜新张亮王冬梅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博美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