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束芯、与中束芯连接的底座及管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93968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3 1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化妆品容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束芯、与中束芯连接的底座及管体;包括叉子、珠子、螺及中束管;叉子包括本体、隔板、限位环及若干个凸块,隔板将本体分成上容腔和下容腔,限位环设于本体的外侧壁,限位环靠近下容腔的设置,限位环的厚度小于下容腔的深度,若干个所述凸块位于下容腔,若干个所述凸块突设于本体的内侧壁;珠子位于上容腔并滑动连接于本体;螺套设于本体的外周面,螺的底端面与限位环的顶端面抵触;中束管套设于螺的外周面;通过设置限位环和若干个凸块,凸块的高度大于限位环的高度,螺对叉子的包覆下,实现中束芯独立存在时,内部的珠子是静止不动的,起到安全使用的目的。起到安全使用的目的。起到安全使用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束芯、与中束芯连接的底座及管体


[0001]本技术涉及化妆品容器
,尤其涉及一种中束芯、与中束芯连接的底座及管体。

技术介绍

[0002]中束芯是管状化妆品容器的常用部件,为了实现环保的目的,同时降低生产及使用成本,市场上出现一种可独立更换中束芯的容器结构,但是这种中束芯内的珠子容易移动,导致未使用的化妆品遭到污染,浪费资源,不符合使用要求,需要改良。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中束芯独立存在状态下,珠子容易移动,导致化妆品被污染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束芯、与中束芯连接的底座及管体,实现中束芯独立存在时珠子静止不动,需要底座配合才能使用的目的。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中束芯,包括叉子、珠子、螺及中束管;
[0006]所述叉子包括本体、隔板、限位环及若干个凸块,所述隔板将本体分成上容腔和下容腔,所述限位环设于本体的外侧壁,所述限位环靠近下容腔的设置,所述限位环的厚度小于下容腔的深度,若干个所述凸块位于下容腔,若干个所述凸块突设于本体的内侧壁;
[0007]所述珠子位于上容腔并滑动连接于本体;
[0008]所述螺套设于本体的外周面,所述螺的底端面与所述限位环的顶端面抵触;
[0009]所述中束管套设于螺的外周面。
[0010]进一步的,所述隔板包括第一板件及与第一板件连接的第二板件,所述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呈阶梯状设置,所述第二板件与所述本体内壁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板件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凹设于第一板件并朝向下容腔设置。
[0012]进一步的,所述本体设有滑槽,所述滑槽贯穿本体的侧壁,所述珠子设有支脚,所述螺设有螺旋槽,所述支脚穿过滑槽并突伸入螺旋槽内。
[0013]一种底座,包括下外壳体、下内壳体及若干个止转槽,所述下外壳体套设于下内壳体外周面,所述止转槽设于下内壳体,一个止转槽卡接于所述的相邻两个凸块之间。
[0014]进一步的,还包括内凸柱,若干个止转槽凹设于内凸柱的外表面,所述内凸柱与所述隔板抵接。
[0015]一种管体,包括中束芯和底座,还包括盖体,所述盖体用于盖合中束管。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一:通过设置限位环和若干个凸块,凸块的高度大于限位环的高度,螺对叉子的包覆下,实现中束芯独立存在时,内部的珠子是静止不动的,起到安全使用的目的。
[0017]有益效果二:通过底座的止转槽和中束芯的凸块配合,使得中束芯必须与配套的底座一起使用,实现使用的安全性。
[0018]有益效果三:通过设置配套使用的中束芯、底座,进一步实现管体使用的环保型,降低生产及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中束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的中束芯拆分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的中束芯立体剖视图;
[0022]图4为图3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的底座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本技术的底座与中束芯拆分状态结构示意图;
[0025]图7为本技术的底座与中束芯组合状态剖视图;
[0026]图8为本技术的底座剖视图;
[0027]图9为本技术的管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10为本技术的管体立体剖视图。
[0029]附图标记包括:
[0030]110—叉子
ꢀꢀꢀꢀꢀꢀꢀꢀꢀꢀꢀꢀꢀꢀꢀꢀ
101—本体
ꢀꢀꢀꢀꢀꢀꢀꢀꢀꢀꢀꢀꢀ
102—隔板
[0031]1021—第一板件
ꢀꢀꢀꢀꢀꢀꢀꢀꢀꢀꢀ
1022—第二板件
ꢀꢀꢀꢀꢀꢀꢀꢀ
1023—凹槽
[0032]103—限位环
ꢀꢀꢀꢀꢀꢀꢀꢀꢀꢀꢀꢀꢀꢀ
104—凸块
ꢀꢀꢀꢀꢀꢀꢀꢀꢀꢀꢀꢀꢀ
105—滑槽
[0033]120—珠子
ꢀꢀꢀꢀꢀꢀꢀꢀꢀꢀꢀꢀꢀꢀꢀꢀ
121—支脚
ꢀꢀꢀꢀꢀꢀꢀꢀꢀꢀꢀꢀꢀ
130—螺
[0034]131—螺旋槽
ꢀꢀꢀꢀꢀꢀꢀꢀꢀꢀꢀꢀꢀꢀ
140—中束管
ꢀꢀꢀꢀꢀꢀꢀꢀꢀꢀꢀ
210—下外壳体
[0035]220—下内壳体
ꢀꢀꢀꢀꢀꢀꢀꢀꢀꢀꢀꢀ
230—止转槽
ꢀꢀꢀꢀꢀꢀꢀꢀꢀꢀꢀ
240—内凸柱
[0036]241—凸环部
ꢀꢀꢀꢀꢀꢀꢀꢀꢀꢀꢀꢀꢀꢀ
310—盖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定。
[0038]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的一种中束芯,包括叉子110、珠子120、螺130及中束管140;
[0039]所述叉子110包括本体101、隔板102、限位环103及若干个凸块104,所述隔板102将本体101分成上容腔和下容腔,所述限位环103设于本体101的外侧壁,所述限位环103靠近下容腔的设置,所述限位环103的厚度小于下容腔的深度,若干个所述凸块104位于下容腔,若干个所述凸块104突设于本体101的内侧壁;
[0040]所述珠子120位于上容腔并滑动连接于本体101;
[0041]所述螺130套设于本体101的外周面,所述螺130的底端面与所述限位环103的顶端面抵触;
[0042]所述中束管140套设于螺130的外周面。
[0043]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叉子110呈一端封闭的管状件,叉子110包括本体101、隔板102、限位环103及若干个凸块104,隔板102靠近本体101的下端部设置,限位环103始自本体101的下端部,若干个凸块104呈环状阵列式排布在本体101下端部的内侧壁,凸块104的高
度大于限位环103的高度,螺130包覆本体101的外周面,螺130的下端面与限位环103的上端面抵触,在较小外力下,无法施加外力在限位环103,使得限位环103传递外力给本体101,故本体101无法相对螺130运动,故中束芯独立存在时,内部的珠子120是静止不动的。
[0044]通过设置限位环103和若干个凸块104,凸块104的高度大于限位环103的高度,螺130对叉子110的包覆下,实现中束芯独立存在时,内部的珠子120是静止不动的,起到安全使用的目的。
[0045]所述隔板102包括第一板件1021及与第一板件1021连接的第二板件1022,所述第一板件1021和第二板件1022呈阶梯状设置,所述第二板件1022与所述本体101内壁连接,第一板件1021的径向规格小于第二板件1022的径向规格,第一板件1021与本体10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束芯,其特征在于:包括叉子(110)、珠子(120)、螺(130)及中束管(140);所述叉子(110)包括本体(101)、隔板(102)、限位环(103)及若干个凸块(104),所述隔板(102)将本体(101)分成上容腔和下容腔,所述限位环(103)设于本体(101)的外侧壁,所述限位环(103)靠近下容腔的设置,所述限位环(103)的厚度小于下容腔的深度,若干个所述凸块(104)位于下容腔,若干个所述凸块(104)突设于本体(101)的内侧壁;所述珠子(120)位于上容腔并滑动连接于本体(101);所述螺(130)套设于本体(101)的外周面,所述螺(130)的底端面与所述限位环(103)的顶端面抵触;所述中束管(140)套设于螺(130)的外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束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102)包括第一板件(1021)及与第一板件(1021)连接的第二板件(1022),所述第一板件(1021)和第二板件(1022)呈阶梯状设置,所述第二板件(1022)与所述本体(101)内壁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束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晓云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俪宝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