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下管道变形塑模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29363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3 1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下管道变形塑模成型装置,适用于水下管道变形修复,固定装置可以套接在已变形的水下管道上,弧形板可以贴合覆盖在水下管道的外表面上,弧形板可以在固定装置上转动,则将固定装置安装好后,可以将水下管道的填充材料装袋,弧形板转动与管道形成一定空隙,填充材料放入管道与弧形板之间的空隙内,再将弧形板转动将填充材料压紧,使用栓接绳或者链条将弧形板固定位置,保持压紧填充材料,等待填充材料固化成型后,取出打磨,再进行水下管道的修复,从而保证管道修复填充可以有效贴合,填充效果较好。填充效果较好。填充效果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下管道变形塑模成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水下管道的修复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水下管道变形塑模成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国内水下管道的复合材料修复应用较少,在复合材料缠绕修复之前进行填充,但是无法保证填充的效果、缠绕及补强效果。为了增加缠绕和补强效果,在修复前会对管道变形区域进行填充,但是若填充后表面不规则、与管道变形区域不能有效贴合或填充效果不佳,则会直接影响复合材料缠绕修复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下管道变形塑模成型装置,用于解决现有的管道修复填充时不能有效贴合,造成填充效果不佳的问题。
[0004]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水下管道变形塑模成型装置,适用于水下管道变形修复,包括:弧形板,弧形板可贴合覆盖水下管道的外表面;固定装置,包括两个固定卡箍,固定卡箍套接在水下管道的外表面;固定卡箍包括两个弧形套环,两个弧形套环的一端通过转动活页连接,弧形套环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转动活页上设置有自由转动片;两个固定卡箍上的自由转动片通过连接板固定焊接,连接板处于两个固定卡箍之间的部分用于连接弧形板的侧边;其中,自由转动片可动带动连接板转动,从而带动弧形板转动。
[000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的固定装置可以套接在已变形的水下管道上,弧形板可以贴合覆盖在水下管道的外表面上,弧形板可以在固定装置上转动,则将固定装置安装好后,可以将水下管道的填充材料装袋,弧形板转动与管道形成一定空隙,填充材料放入管道与弧形板之间的空隙内,再将弧形板转动将填充材料压紧,使用栓接绳或者链条将弧形板固定位置,保持压紧填充材料,等待填充材料固化成型后,取出打磨,再进行水下管道的修复,从而保证管道修复填充可以有效贴合,填充效果较好。
[0006]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07]进一步地,为了保证两个弧形套环可以自由转动,转动活页包括转轴以及连接在转轴上的第一转动片和第二转动片和自由转动片,第一转动片和第二转动片的自由端分别与两个弧形套环固定焊接,两个弧形套环可绕转轴的轴心线相对转动。
[0008]进一步地,为了保证弧形板与水下管贴合的位置至少覆盖水下管道上的缺陷位置,弧形板贴合覆盖水下管道外表面的沿周向至少一半。
[0009]进一步地,为了保证弧形板的强度,弧形板的外表面沿周向位置设置加强筋。
[0010]进一步地,为了方便弧形板后期的固定,加强筋远离连接板的一端设置有吊耳,加强筋的另一端设置有栓接孔。
[0011]进一步地,为了方便弧形板的固定,吊耳上设置有栓接绳。
[0012]进一步地,为了进一步保证弧形板的强度,同时保证胡顶板受力均匀,加强筋沿弧形板的轴心线方向至少均匀设置三组。
[0013]进一步地,为了方便两个弧形套环的拆卸,弧形套环的远离转动活页的一端设置固定孔通过螺栓连接。
[0014]进一步地,为了确保水下管道变形区域的塑模成型效果,保障填充材料与管道变形处的贴合,弧形板设置为弹性玻璃纤维板。
[0015]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整个装置方便拆卸,携带方便,则方便在水下操作;弧形板上设置加强筋,保证弧形板的强度,保证固话阶段不会出现损坏等问题;并且通过材料的填充还拓印出了海底管道的变形的具体情况。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整个装置安装到水下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整个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固定卡箍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整个装置仰视图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1]1‑
水下管道,2

弧形板,3

固定卡箍,301

弧形套环,302

固定孔,303

固定螺栓,4

转动活页,401

第一转动片,402

第二转动片,5

转轴,6

自由转动片,7

连接板,8

加强筋,801

吊耳。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0023]实施例1
[0024]一种水下管道1变形塑模成型装置,适用于水下管道1变形修复,包括:弧形板2,弧形板2可贴合覆盖水下管道1的外表面;固定装置,包括两个固定卡箍3,固定卡箍3套接在水下管道1的外表面;固定卡箍3包括两个弧形套环301,两个弧形套环301的一端通过转动活页4连接,弧形套环301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转动活页4上设置有自由转动片6;两个固定卡箍3上的自由转动片6通过连接板7固定焊接,连接板7处于两个固定卡箍3之间的部分用于连接弧形板2的侧边;其中,自由转动片6可动带动连接板7转动,从而带动弧形板2转动。为了保证两个弧形套环301可以自由转动,转动活页4包括转轴5以及连接在转轴5上的第一转动片401和第二转动片402和自由转动片6,第一转动片401和第二转动片402的自由端分别与两个弧形套环301固定焊接,两个弧形套环301可绕转轴5的轴心线相对转动。
[0025]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弧形板2与水下管贴合的位置至少覆盖水下管道1上的缺陷位置,弧形板2贴合覆盖水下管道1外表面的沿周向至少一半。水下管道1的具体缺陷位置不一样,为了要保证弧形板2压紧填充材料的时候保证将整个位置均达到覆盖,所以弧形板2贴合覆盖水下管道1外表面的沿周向至少一半,上述指的是弧形板2至少要覆盖一小段水下管道1沿中轴线切开的一半的外表面,既方便弧形板2打开,又可以保证能够覆盖住水下管道1的缺陷。
[0026]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弧形板2的强度,弧形板2的外表面沿周向位置设置加强筋8。为了方便弧形板2后期的固定,加强筋8远离连接板7的一端设置有吊耳801,加强筋8的另一端设置有栓接孔。为了方便弧形板2的固定,吊耳801上设置有栓接绳。为了进一步保证弧形板2的强度,同时保证胡顶板受力均匀,加强筋8沿弧形板2的轴心线方向至少均匀设置三组。为了方便两个弧形套环301的拆卸,弧形套环301的远离转动活页4的一端设置固定孔302通过螺栓连接。加强筋8的作用首先是保证整个弧形板2的压紧强度,保证弧形板2不会在极大压力的情况下被损坏导致填充材料无法固化成型。上述的吊耳801是为了连接栓接绳,从而保证在使用时不用去另外寻找捆绑件,另外也可以拉住栓接绳就保证弧形板2不会落下。不需要潜水撑住弧形板2。设置的栓接孔是为了在放置好填充材料后,需要完成整个弧形板2的固定时,栓接绳穿过栓接孔,方便固定栓接绳位置在水下不会滑走。
[0027]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管道变形塑模成型装置,适用于水下管道(1)变形修复,其特征在于,包括:弧形板(2),弧形板(2)可贴合覆盖水下管道(1)的外表面;固定装置,包括两个固定卡箍(3),固定卡箍(3)套接在所述水下管道(1)的外表面;固定卡箍(3)包括两个弧形套环(301),两个弧形套环(301)的一端通过转动活页(4)连接,弧形套环(301)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转动活页(4)上设置有自由转动片(6);两个固定卡箍(3)上的自由转动片(6)通过连接板(7)固定焊接,所述连接板(7)处于两个固定卡箍(3)之间的部分用于连接弧形板(2)的侧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水下管道变形塑模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活页(4)包括转轴(5)以及连接在转轴(5)上的第一转动片(401)和第二转动片(402),第一转动片(401)和第二转动片(402)的自由端分别与两个弧形套环(301)固定焊接,两个弧形套环(301)可绕转轴(5)的轴心线相对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军陈雪华赵涛李洪河高旭张静朱世炫胡多多郭继胜王新强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