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牙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293015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3 1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种植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种植牙支撑装置,包括支撑主体和连接体,所述支撑主体包括牙冠支撑部和锥形基台,所述牙冠支撑部开有从中部向一侧贯通的凹型槽,所述凹型槽横截面为U型,所述牙冠支撑部顶部设有弧形边,牙冠支撑部顶部向下凹陷出咬合面;所述连接体与所述支撑主体一体成型,用于与种植体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解决了传统种植牙支撑装置使用体验感不佳的问题。置使用体验感不佳的问题。置使用体验感不佳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植牙支撑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种植牙
,具体涉及种植牙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种植牙是通过外科手术将种植体植入到人体牙缺失部位的颌骨组织内,在种植体上通过种植牙支撑装置连接修复体,修复体即氧化锆等材料制作成的人工牙冠或牙桥,以实现恢复缺牙区咬颌咀嚼功能、发音功能和美学效果。
[0003]公开号为CN101842059A的专利技术公开了用于精确导引植入种植牙的支架固定装置,包括螺纹部、导引部、固定基座和头部,通过螺纹部结合患者骨组织固定,通过固定支座的支撑部支撑牙龈,然而这样的支撑固定装置,其支撑部形态是圆形的,与天然牙的解剖形态差异很大,因此在其上制作天然牙修复体时无法达到理想的形态,并且后续为制作修复体而使用的粘结剂也无法彻底清洁,容易引发患者牙周炎等并发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种植牙支撑装置。
[0005]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种植牙支撑装置,包括支撑主体和连接体,所述支撑主体包括牙冠支撑部和锥形基台,所述牙冠支撑部开有从中部向一侧贯通的凹型槽,所述凹型槽横截面为U型,所述牙冠支撑部顶部设有弧形边,牙冠支撑部顶部向下凹陷出咬合面;所述连接体与所述支撑主体一体成型,用于与种植体连接。
[0006]进一步,所述锥形基台包括正锥形段和倒锥形段,所述正锥形段与连接体连接,所述倒锥形段与牙冠支撑部连接。
[0007]进一步,所述支撑主体内开有第一通孔,所述连接体内开有第二通孔。
[0008]进一步,所述牙冠支撑部高度为h1,其中h1≥4mm。
[0009]进一步,所述锥形基台高度为h2,其中0.5mm≤h2≤3.5mm。
[0010]进一步,所述凹型槽的最大切削角度为β,其中β≤15
°

[0011]进一步,所述支撑主体和连接体均为钛合金TC4材质。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3]1、通过牙冠支撑部顶部为弧形边包合形成的咬合面边缘结构,整体形状类似于天然牙的生理构造形态,可以有效支撑修复体冠降低了崩瓷风险;其天然牙结构的设置为修复体提供定位和支撑作用,相比传统成品基台均为圆锥形或圆形结构,本装置的构造一方面杜绝修复体轴向旋转的问题,另一方面使用临床医务人员快速识别舌、颊侧。
[0014]同时通过连接体和支撑主体一体成型,当修复体制作完成后,再通过连接体安装在种植体上,避免直接制作修复体冠以至于粘接剂清洁困难、造成患者牙周炎的情况发生。
[0015]2、通过锥形基台包括正锥形段和倒锥形段的结构设置:正锥形段的正锥形状同样符合天然牙的生理特征结构形状,与牙龈软组织部分接触,与安装粘接后的修复体形成平滑过渡,以消除修复体粘接后与本装置间的配合间隙而引发的粘接剂清理不干净,或不平
顺引发的食物残渣诱发牙周病;倒锥形段的颈缘部分段实际有一定曲度,一方面在于锐角或直角容易造成应力过大,另一方面避免与修复体冠结合时造成崩边。
附图说明
[0016]本技术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0017]图1为本实用侧视部分剖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正视图;
[0019]附图标注如下:
[0020]牙冠支撑部1、第一通孔11、凹型槽12、锥形基台2、正锥形段21、倒锥形段22、连接体3、第二通孔31。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如图1~图2所示,种植牙支撑装置,包括支撑主体和连接体3,所述支撑主体包括牙冠支撑部1和锥形基台2,所述牙冠支撑部1开有从中部向一侧贯通的凹型槽12,所述凹型槽12横截面为U型,所述牙冠支撑部1顶部设有弧形边,牙冠支撑部1顶部向下凹陷出咬合面;所述连接体3与所述支撑主体一体成型,用于与种植体连接。
[002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种植牙支撑装置前,需等待种植体和牙槽骨形成骨结合后,再进行取印模。此时在牙冠支撑部1上通过氧化锆制作修复体冠,由于牙冠支撑部1开有凹型槽12,且支撑部顶部为弧形边包合形成的咬合面,与现有技术相比,现有的支撑装置上方仅为一个小且单薄的圆柱体,对修复体冠的支撑薄弱,而牙冠支撑部1的整体形状类似于天然牙的形态可以有效支撑修复体冠,降低了崩瓷风险;凹型槽12的设置还为修复体冠制作过程中提供定位和支撑作用,相比传统基台为圆形,由于凹型槽12的存在,一方面使得修复体冠进入凹型槽12内,如同插销提供稳定性,另一方面符合天然牙结构,天然牙一面贴合面颊一面贴合舌头,以凹型槽12贯通一侧为齿舌面,未贯通一侧为齿颊面,便于医务人员操作和定位。
[0023]同时因为连接体3和支撑主体一体成型,当修复体冠已经制作完成后,再通过连接体3 安装在种植体上,不会出现直接在传统支撑装置上直接制作修复体冠以至于粘接剂清洁困难,造成患者牙周炎的情况。
[0024]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锥形基台2包括正锥形段21和倒锥形段22,所述正锥形段21与连接体3连接,所述倒锥形段22与牙冠支撑部1连接。正锥形段21的正锥形状符合天然牙牙龈内部连接形状,便于实现安装;倒锥形段22便于连接牙冠支撑部1后,供修复体冠制作成型,由于倒锥形的形状使得制作成型的修复体冠与正锥形段21平滑连接,不会导致现有圆形支撑部不符合天然牙解剖形态,以及溢胶情况的出现。
[0025]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支撑主体内开有第一通孔,所述连接体内开有第二通孔。支撑主体内的第一通孔便于螺钉穿过,连接体3内开有的第二通孔31便于螺钉与种植体实现连接。
[0026]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牙冠支撑部1高度为h1,其中h1≥4mm。经过对于连接体3材料的疲劳极限测试,连接体的疲劳极限是一个定值,其中牙冠支撑部1高度h1是为了确保连接体3的强度,避免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导致连接体3的松软、断裂。
[0027]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锥形基台2高度为h2,其中0.5mm≤h2≤3.5mm。经过对于连接体3 材料的疲劳极限测试,锥形基台2的高度h2同样是为了确保连接体3的强度,由于在使用过程中,连接体3相当于一个套设在种植体外的结构,本身需要考虑其疲劳极限值避免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发生断裂,结合连接体3上部的高度、人体咬合力度综合测试后得出合适的范围值。
[0028]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凹型槽12的最大切削角度为β,其中β≤15
°
。切削角度过大将导致牙冠支撑部1的顶面面积变小,不能更好的对修复体冠起到支撑作用,切削角度β≤15
°
有效降低了崩瓷风险。
[0029]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支撑主体和连接体均为钛合金TC4材质。钛合金材质具有优良的耐蚀性,密度小,比强度高。
[0030]本技术的工作方式如下:
[0031]使用时,首先是在牙槽骨内植入种植体,待种植体和牙槽骨形成骨结合后,再进行取印模,此时在牙冠支撑部1上通过氧化锆制作修复体冠,由于牙冠支撑部1的形状类似于缩小的天然牙形态,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种植牙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主体,所述支撑主体包括牙冠支撑部(1)和锥形基台(2),所述牙冠支撑部(1)开有从中部向一侧贯通的凹型槽(12),所述凹型槽(12)横截面为U型,所述牙冠支撑部(1)顶部设有弧形边,牙冠支撑部(1)顶部向下凹陷出咬合面;连接体(3),所述连接体(3)与所述支撑主体一体成型,用于与种植体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植牙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基台(2)包括正锥形段(21)和倒锥形段(22),所述正锥形段(21)与连接体(3)连接,所述倒锥形段(22)与牙冠支撑部(1)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植牙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彦军聂小栋闫一梵杨万兵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欣乐美义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