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铸模具的合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92136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3 1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铸模具的合模结构,包括移动机构和合模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固定安装有第一伺服电缸,所述第一伺服电缸输出端连接有限位板;所述合模机构包括上模与下模,所述上模固定设在所述限位板上,所述上模上设有注料管,所述下模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上,所述下模内设有模槽,所述下模内设有脱模机构,所述脱模机构包括第二伺服电缸,所述下模内开设有安装槽,所述第二伺服电缸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第二伺服电缸输出端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固定安装有三推块,所述下模上开设有三通孔,三所述推块贯穿三所述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脱模使用,合模效果佳。合模效果佳。合模效果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铸模具的合模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压铸模具
,具体为一种压铸模具的合模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压铸模具是压铸生产的三大要素,缺一不可。所谓压铸工艺就是将这三大要素有机地加以综合运用,使能稳定地有节奏地和高效地生产出外观、内在质量好的、尺寸符合图样或协议规定要求的合格铸件,甚至优质铸件。现有的压铸模具的合模结构大多数没有脱模机构,不便将形成的工件进行脱模使用,从而降低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铸模具的合模结构,便于脱模使用,合模效果佳,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压铸模具的合模结构,包括
[0006]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固定安装有第一伺服电缸,所述第一伺服电缸输出端连接有限位板;
[0007]合模机构,所述合模机构包括上模与下模,所述上模固定设在所述限位板上,所述上模上设有注料管,所述下模内设有模槽,所述下模内设有脱模机构,所述脱模机构包括第二伺服电缸,所述下模内开设有安装槽,所述第二伺服电缸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第二伺服电缸输出端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固定安装有三推块,所述下模上开设有三通孔,三所述推块贯穿三所述通孔。
[0008]优选的,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有若干支撑柱,若干所述支撑柱另一端连接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伺服电缸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撑板上,所述下模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上。
[0009]优选的,所述限位板上设有若干连接孔,若干所述支撑柱滑动连接在所述连接孔内。
[0010]优选的,所述上模上设有溢流管,所述限位板上设有凹槽。
[0011]优选的,所述下模上设有密封槽,所述限位板上设有密封块,所述密封块卡合在所述密封槽内。
[0012]优选的,三所述推块上设有橡胶层,所述橡胶层与所述通孔接触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下模上固定安装有控制器。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1、本技术通过设有移动机构,可带动上模进行移动合模,通过第一伺服电缸的设置,可带动上模与下模进行合模,通过注料管的设置,便于进行注料成模;
[0016]2、本技术通过脱模机构的设置,便于将形成的工件进行脱模,通过第二伺服电缸的设置,可带动推块在通孔内进行移动,可将形成的工件推出模槽,将工件进行脱模。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图2中A处放大图。
[0020]图中:1、移动机构;101、支撑架;1011、第一支撑板;1012、支撑柱;1013、第二支撑板;102、第一伺服电缸;103、限位板;104、连接孔;2、合模机构;201、上模;2011、溢流管;2012、凹槽;2013、密封块;202、下模;2021、密封槽;2022、控制器;203、注料管;204、模槽;205、脱模机构;2051、第二伺服电缸;2052、安装槽;2053、连接板;2054、推块;2055、通孔;2056、橡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0023]一种压铸模具的合模结构,包括
[0024]移动机构1,移动机构1包括支撑架101,支撑架101上固定安装有第一伺服电缸102,第一伺服电缸102输出端连接有限位板103;
[0025]合模机构2,合模机构2包括上模201与下模202,上模201固定设在限位板103上,上模201上设有注料管203,下模202内设有模槽204,下模202内设有脱模机构205,脱模机构205包括第二伺服电缸2051,下模202内开设有安装槽2052,第二伺服电缸2051安装在安装槽2052内,第二伺服电缸2051输出端连接有连接板2053,连接板2053上固定安装有三推块2054,下模202上开设有三通孔2055,三推块2054贯穿三通孔2055。
[0026]参考图2,由于支撑架101包括第一支撑板1011,第一支撑板1011上设有若干支撑柱1012,若干支撑柱1012另一端连接有第二支撑板1013,第一伺服电缸102固定安装在第二支撑板1013上,下模202固定安装在第一支撑板1011上,故通过支撑架101的设置,便于将第一伺服电缸102进行安装固定,第一伺服电缸102可带动上模201进行移动。
[0027]参考图2,由于限位板103上设有若干连接孔104,若干支撑柱1012滑动连接在连接孔104内,故通过设有若干连接孔104,可使限位板103进行限位移动。
[0028]参考图2,由于上模201上设有溢流管2011,限位板103上设有凹槽2012,故通过该设有溢流孔,可观察材料溢出,更好的成模,凹槽2012便于溢出的材料收集处理。
[0029]参考图3,由于下模202上设有密封槽2021,限位板103上设有密封块2013,密封块2013卡合在密封槽2021内,故通过密封槽2021与密封块2013的设置,可增加上模201与下模202的密封效果。
[0030]参考图3,由于三推块2054上设有橡胶层2056,橡胶层2056与通孔2055接触连接,故通过橡胶层2056的设置,可增加推块2054的密封效果。
[0031]参考图1,由于下模202上固定安装有控制器2022,故通过控制器2022的设置,便于控制装置使用。
[0032]结构原理:本技术使用时,第一伺服电缸102带动上模201进行移动,上模201卡合在模槽204内,材料通过注料管203进入模槽204内,当多余的材料通过溢流管2011流出,即可停止向注料管203输料,当成型后,第一伺服电缸102带动上模201进行移动,第二伺服电缸2051通过连接板2053带动推块2054进行移动,将成型的工件推出模槽204,便于将工件进行脱模。
[0033]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铸模具的合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机构(1),所述移动机构(1)包括支撑架(101),所述支撑架(101)上固定安装有第一伺服电缸(102),所述第一伺服电缸(102)输出端连接有限位板(103);合模机构(2),所述合模机构(2)包括上模(201)与下模(202),所述上模(201)固定设在所述限位板(103)上,所述上模(201)上设有注料管(203),所述下模(202)内设有模槽(204),所述下模(202)内设有脱模机构(205),所述脱模机构(205)包括第二伺服电缸(2051),所述下模(202)内开设有安装槽(2052),所述第二伺服电缸(2051)安装在所述安装槽(2052)内,所述第二伺服电缸(2051)输出端连接有连接板(2053),所述连接板(2053)上固定安装有三推块(2054),所述下模(202)上开设有三通孔(2055),三所述推块(2054)贯穿三所述通孔(205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铸模具的合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01)包括第一支撑板(1011),所述第一支撑板(1011)上设有若干支撑柱(10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涛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瑞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