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原料混合搅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291892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3 1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原料混合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原料混合搅拌装置,包括罐体,罐体设有进料管,罐体设有出料管,出料管设有电磁阀,罐体设有搅拌机构;搅拌机构包括方盒,方盒设有第一斜齿,方盒设有第一电机,罐体设有第一齿轮,罐体设有U形架,U形架设有连杆,连杆设有第二斜齿,U形架设有第二齿轮,U形架设有转杆,转杆设有螺旋叶片,U形架设有刮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搅拌机构可以在公转的同时自转,且螺旋叶片可以将胶水原料上下翻动,使得原料完全被混合均匀,同时U形架的两个端脚可以对罐体内侧壁刮动,刮板可以对罐体下部分的锥形面内壁进行刮动,避免胶水原料残留影响胶水成品的浓度,保证了胶水的质量。证了胶水的质量。证了胶水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原料混合搅拌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原料混合
,具体涉及一种原料混合搅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胶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常用品,制作胶水需要用到多种原料,如:乙烯

醋酸乙烯共聚体、丁基橡胶、丁基苯酚树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碳酸钙等,将这些原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即可制成胶水,在制作过程中需要将多种原料混合均匀,若混合不均匀会严重影响胶水的质量,现有的原料混合搅拌装置的搅拌结构较为单一,存在着搅拌不均匀的问题,因此提出一种原料混合搅拌装置,其搅拌机构可以在公转的同时实现自转,能够对胶水原料进行更加充分的混合搅拌,避免胶水原料混合不均,保证胶水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原料混合搅拌装置,能够对胶水原料充分混合,且避免原料粘在搅拌罐的内壁导致胶水浓度不符合预期,影响胶水的质量。
[0004]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所述罐体下部呈锥形,所述罐体侧壁设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设有端盖,所述罐体下端设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设有电磁阀,所述罐体设有搅拌机构;
[0006]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方盒,所述方盒固定设于所述罐体上端,所述方盒内侧壁转动设有第一斜齿,所述方盒外侧壁固定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贯穿所述方盒与所述第一斜齿传动连接,所述罐体外部上端转动设有与所述第一斜齿啮合匹配的第二斜齿,所述罐体内部上壁固定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罐体内部转动设有U形架,所述U形架两端脚均与所述罐体内部侧壁抵接,所述U形架上端中部设有连杆,所述连杆依次贯穿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罐体与所述第二斜齿固定连接,所述U形架上端左右两侧均转动设有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匹配的第二齿轮,所述U形架内侧转动设有两个转杆,两个所述转杆均贯穿所述U形架上端与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齿轮连接,两个所述转杆均设有螺旋叶片,所述U形架两个端脚下端均固定设有刮板。
[0007]所述罐体上端设有水箱,所述罐体上端设有水泵,所述水泵进水口通过短管与所述水箱连接,所述罐体上端设有支架,所述支架转动设有中间轴,所述中间轴缠绕有软管,所述软管其中一端与所述水泵出水口连接,所述第二斜齿开设有贯穿所述连杆与所述U形架中部的通槽,所述软管另一端通过所述通槽伸入所述罐体内连接有球形喷头,所述支架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输出轴贯穿所述支架与所述支架中间轴传动连接。
[0008]所述罐体内部上壁设有环形槽,所述U形架上端对称设有两个连杆,两个所述连杆上端均设有与所述环形槽相匹配的弧形滑块。
[0009]两个所述螺旋叶片均均匀设有若干穿流孔。
[0010]所述罐体侧壁设有观察窗。
[0011]本技术的搅拌机构可以在公转的同时自转,且螺旋叶片还可以将胶水原料上
下翻动,对原料进行垂直方向的搅拌,使得原料完全被混合均匀,同时U形架的两个端脚可以对罐体内侧壁刮动,刮板可以对罐体下部分的锥形面内壁进行刮动,避免胶水原料残留影响胶水成品的浓度,保证了胶水的质量。
附图说明
[0012]本技术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一种原料混合搅拌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一种原料混合搅拌装置结构的剖面示意图一;
[0015]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一种原料混合搅拌装置结构的剖面示意图二;
[0017]图5为本技术U形杆、转杆和螺旋叶片等结构的示意图。
[0018]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0019]罐体1、进料管2、出料管3、电磁阀4、方盒101、第一斜齿102、第一电机103、第一齿轮104、U形架105、圆杆106、第二斜齿107、第二齿轮108、转杆109、螺旋叶片110、刮板111、水箱21、水泵22、支架23、软管24、通槽25、球形喷头26、第二电机27、环形槽31、连杆32、弧形滑块33、穿流孔41、观察窗51。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0021]实施例一:
[0022]如图1

5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原料混合搅拌装置,包括罐体1,其特征在于:罐体1下部呈锥形,罐体1侧壁设有进料管2,进料管2设有端盖,罐体1下端设有出料管3,出料管3设有电磁阀4,罐体1设有搅拌机构;
[0023]搅拌机构包括方盒101,方盒101固定设于罐体1上端,方盒101内侧壁转动设有第一斜齿102,方盒101外侧壁固定设有第一电机103,第一电机103输出轴贯穿方盒101与第一斜齿102传动连接,罐体1外部上端转动设有与第一斜齿102啮合匹配的第二斜齿104,罐体1内部上壁固定设有第一齿轮105,罐体1内部转动设有U形架106,U形架106两端脚均与罐体1内部侧壁抵接,U形架106上端中部设有连杆107,连杆107依次贯穿第一齿轮105与罐体1与第二斜齿104固定连接,U形架106上端左右两侧均转动设有与第一齿轮105啮合匹配的第二齿轮108,U形架106内侧转动设有两个转杆109,两个转杆109均贯穿U形架106上端与分别与两个第二齿轮108连接,两个转杆109均设有螺旋叶片110,U形架106两个端脚下端均固定设有刮板111;
[0024]使用该装置时,先将胶水原料从进料管2倒入罐体1内,开启第一电机103,第一电机103转动带动第一斜齿102转动,第一斜齿102带动与之啮合的第二斜齿107转动,从而带动圆杆106转动,从而U形架105转动,则设于U形架105内侧的两个转杆109随之做公转运动,转杆109转动带动螺旋叶片110转动,螺旋叶片110对药物进行搅拌,同时U形架105的转动带动两个第二齿轮108以第一电机103为圆心做公转运动,由于第一齿轮104固定于罐体1内壁,而两个第二齿轮108分别位于第一齿轮104两侧且与第一齿轮104啮合设置,那么两个第
二齿轮108会随U形架105的转动而自转,从而带动螺旋叶片110在公转的同时还能自转,对胶水进行充分搅拌,且螺旋叶片110可以将药物上下翻动搅拌,同时,U形架105的两个端脚与罐体1内侧壁抵接,可以对罐体1内侧壁刮动,将粘在罐体1内壁的胶水原料刮下来,刮板111可以对罐体1下部分的锥形面内壁进行刮动,避免胶水原料粘连在罐壁,导致胶水的浓度不足或浓度不均,胶水原料搅拌均匀后,打开电磁阀4,使胶水从出料管3流出,胶水完全流出后关闭电磁阀4即可;该设置可以对胶水原料进行充分的搅拌,使原料混合更加均匀;
[0025]本技术的搅拌机构可以在公转的同时自转,且螺旋叶片110还可以将胶水原料上下翻动,对原料进行垂直方向的搅拌,使得原料完全被混合均匀,同时U形架105的两个端脚可以对罐体1内侧壁刮动,刮板101可以对罐体1下部分的锥形面内壁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原料混合搅拌装置,包括罐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下部呈锥形,所述罐体侧壁设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设有端盖,所述罐体下端设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设有电磁阀,所述罐体设有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方盒,所述方盒固定设于所述罐体上端,所述方盒内侧壁转动设有第一斜齿,所述方盒外侧壁固定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贯穿所述方盒与所述第一斜齿传动连接,所述罐体外部上端转动设有与所述第一斜齿啮合匹配的第二斜齿,所述罐体内部上壁固定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罐体内部转动设有U形架,所述U形架两端脚均与所述罐体内部侧壁抵接,所述U形架上端中部设有连杆,所述连杆依次贯穿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罐体与所述第二斜齿固定连接,所述U形架上端左右两侧均转动设有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匹配的第二齿轮,所述U形架内侧转动设有两个转杆,两个所述转杆均贯穿所述U形架上端与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齿轮连接,两个所述转杆均设有螺旋叶片,所述U形架两个端脚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涛刘巧恩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巨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