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状设备清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29152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3 10: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状设备清洁系统,包括清洁装置,所述清洁装置包括支撑机构、旋转往复机构,支撑机构与旋转往复机构固定连接;所述旋转往复机构包括第一传动轴、推动组件、往复组件,推动组件、往复组件均套设在第一传动轴外侧;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第二传动轴、扩撑组件、支点组件,第二传动轴的一端与第一传动轴的一端相连接,扩撑组件设置在第二传动轴的圆周外侧,支点组件设置在扩撑组件的两端以及往复组件的一端。本发明专利技术相比传统人工擦拭方式和现有应用设备,具有工作效率高、清洁效果好、持续工作能力强等特点。续工作能力强等特点。续工作能力强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状设备清洁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清洁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状设备清洁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国内在一些应用领域需要对一些设备上管状体内壁进行清洁,此类设备多在野外操作,使用过程中会在管状体内壁产生附着物,常见的清洁方式无法达到后续使用要求。管状体内附着物成因是在管状体一端放置一个后边缘有一圈铜带的圆柱体,使用时,在圆柱体后端引燃火药产生燃气,燃气做功推动圆柱体向管状体另一端运动,在运动中圆柱体后边缘的铜带会有一部分粘结在管状体内壁,呈多种形状分布,在此过程中火药残渣会附着在管状体内壁。这一类管状体不易拆卸,通常长度为3m

10m、内径φ100mm

φ300mm、内壁光滑或有阴线结构,上述原因给使用人员对管状体内壁清洁的工作带来了极大难度。
[0003]对于管状体内的清洁方法,目前多采用5种解决方案:人工擦拭、振动式擦拭、旋转式擦拭、车床式擦拭、链条式擦拭。
[0004]1、人工擦拭此种方法采用最为广泛,在一根长度为8m

10m的金属管一端连接一个木质圆柱体,开始清洁前将棉纱包裹于圆柱体上,由8至12人共同将金属管推入管状体内,每次推出至管状体的另一端后,操作人员在已经裹住棉纱的圆柱体表面包裹棉纱,从管状体的另一端拉回,再次包裹棉纱,如此反复多次操作,直至满足再次使用的标准。此种方法的主要原理是借助包裹棉纱的圆柱体外径大于管状体内径,由过盈产生了摩擦力,带走管状体内壁附着物。
[0005]人工擦拭需8至12人每天工作8小时,连续工作7至10天才能完成对管状体内附着物的清洁,劳动强度大、时间长,特别是对有阴线结构的管状体附着物清洁效果不明显。且操作过程中持续消耗棉纱,物资消耗量大;同时当管状体设备使用多于2台时,操作人员无法保证清洁工作的持续性、有效性和完整性,无法使设备达到再次使用的最佳状态。
[0006]2、振动式擦拭振动式擦拭设备主要由毛刷、螺杆、推进电机、空气泵、控制系统组成。推进电机推动螺杆将毛刷塞进管状体内,空气泵组件带动毛刷振动,毛刷在管状体内沿轴线方向进行往复运动,依靠摩擦力去除管状体内壁表面的附着物,达到擦拭目的。
[0007]振动式擦拭设备总重量通常在80kg以上,安装复杂,不方便携带,只能将管状体设备运至厂房进行擦拭工作,气动刷头在擦拭管状体内壁附着物时不能将附着物第一时间排出,导致大量附着物堆积在刷头前端,使刷头推进阻力增大,当阻力大于推进力时,刷头无法继续前进完成擦拭工作。振动式擦拭至少需要连续5天、每天工作8小时,才能完成管状体内附着物的擦拭工作。擦拭设备使用压缩空气作为振动的动力源,受海拔高度影响较大,当环境气压低时,动力输出不稳定。刷头沿管状体轴线运动,不能完全适应管状体内有阴线的结构,很难完整去除阴线沟槽内的附着物,整体擦拭效果一般,无法达到技术指标的要求。
[0008]3、旋转式擦拭
旋转式擦拭设备主要由刷头、软轴、动力输出电机、控制系统组成。软轴两端分别连接刷头和动力输出电机,将刷头放入管状体内部,动力输出电机提供动力,依靠软轴旋转带动刷头在管状体内进行旋转擦拭。刷头外径与管状体内径过盈配合产生摩擦力,擦拭管状体内壁附着物,达到擦拭目的。
[0009]旋转式擦拭设备总体重量通常在60kg以上,刷头在管状体内旋转运动,由于刷头后端无固定支撑,旋转时产生的较大挠度,导致刷头轴线与管状体轴线无法重合,刷头在管状体内壁擦拭过程中无法全面覆盖附着物位置,造成漏刷,无法达到技术指标要求。另外,当擦拭下来的附着物堆积到一定量时,会出现摩擦力大于刷头扭力的情况,刷头停止旋转。同时,软轴持续输出动力,产生旋转扭力反作用于连接软轴另一端的动力电机上,动力电机会在软轴带动下反向旋转,此时如人为限制动力电机旋转,势必造成软轴扭断,既影响工作进度,又存在人员受伤风险。
[0010]4、车床式擦拭车床式擦拭设备主要由动力电机、底座、推进杆、刷头、对中调整机构、控制系统组成。将管状体设备运至擦拭设备旁,将管状体轴线与擦拭设备推进杆轴线对中后,开始擦拭工作。车床式擦拭原理是模拟人工擦拭方式(见第1项人工擦拭),用大功率动力电机提供动力替代人工,达到擦拭管状体内壁附着物的目的。
[0011]车床式擦拭设备体积大,通常安装在厂房固定位置。当管状体设备需要擦拭时,须将其移动至擦拭设备旁,再进行推进杆轴线与管状体轴线对中调整工作,由于管状体设备外轮廓尺寸较大,精细移动不易操作,致使调整对中工作难度高,通常需1小时以上才能完成。管状体内附着物的擦拭工作需要连续5天、每天8小时才能完成。设备工作时,刷头沿管状体轴线运动,不能完全适应管状体内有阴线的结构,很难完整去除阴线沟槽内附着物,整体擦拭效果一般,无法达到技术指标要求。
[0012]5、链条式擦拭链条式擦拭设备主要由管状对中器、链条支架、链条、毛刷、动力电机、控制系统组成;利用吊车将带有动力电机的管状对中器吊至管状设备一侧,固定在管状体端头,将链条支架安装在管状体两端后,将链条导引到链条支架上,由钢丝绳带动链条穿过管状体达到合拢状态,将毛刷安装在链条合拢处。整体调试后,动力电机输出动力使链条在管状体内沿轴向往复运动,带动毛刷去除管状体内壁附着物,达到擦拭目的。
[0013]链条式擦拭设备整体重量通常在200kg以上,加之不同管状体外端口的加强管段结构各异,导致管状对中器安装复杂,通常安装时间约为2小时左右,链条支架安装时间约为30分钟,链条安装约为40分钟,调试时间约30分钟,整体安装时间约为3至4小时。管状体内附着物擦拭工作准备时间长,操作复杂,需要连续6天、每天8小时才能完成。设备工作时,刷头沿管状体轴线运动,不能完全适应管状体内有阴线的结构,很难完整去除阴线沟槽内附着物,整体擦拭效果一般,无法达到技术指标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14]本专利技术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快捷的管状设备清洁系统。
[001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管状设备清洁系统,包括清洁装置,所述清洁装置包括支撑机构、旋转往复机
构,支撑机构与旋转往复机构固定连接;所述旋转往复机构包括第一传动轴、推动组件、往复组件,推动组件、往复组件均套设在第一传动轴外侧;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第二传动轴、扩撑组件、支点组件,第二传动轴的一端与第一传动轴的一端相连接,扩撑组件设置在第二传动轴的圆周外侧,支点组件设置在扩撑组件的两端以及往复组件的一端。
[0016]进一步的,所述推动组件包括固定架、旋转擦筒,固定架固定套接在第一传动轴的外侧,固定架外侧固定套接有旋转擦筒,旋转擦筒的外周设置有推进刷毛且推进刷毛呈螺旋状设置。
[0017]进一步的,所述往复组件设置在第一传动轴靠近第二传动轴的一侧;所述往复组件包括第一支撑筒、套筒、导向支块、毛刷环;第一支撑筒可转动套设在第一传动轴外侧,第一支撑筒侧壁上设置有滑动长孔,滑动长孔的长度方向与第一传动轴的轴线方向相一致;导向支块的一端穿过滑动长孔后嵌入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状设备清洁系统,包括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装置包括支撑机构、旋转往复机构,支撑机构与旋转往复机构固定连接;所述旋转往复机构包括第一传动轴、推动组件、往复组件,推动组件、往复组件均套设在第一传动轴外侧;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第二传动轴、扩撑组件、支点组件,第二传动轴的一端与第一传动轴的一端相连接,扩撑组件设置在第二传动轴的圆周外侧,支点组件设置在扩撑组件的两端以及往复组件的一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状设备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组件包括固定架、旋转擦筒,固定架固定套接在第一传动轴的外侧,固定架外侧固定套接有旋转擦筒,旋转擦筒的外周设置有推进刷毛且推进刷毛呈螺旋状设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状设备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组件设置在第一传动轴靠近第二传动轴的一侧;所述往复组件包括第一支撑筒、套筒、导向支块、毛刷环;第一支撑筒可转动套设在第一传动轴外侧,第一支撑筒侧壁上设置有滑动长孔,滑动长孔的长度方向与第一传动轴的轴线方向相一致;导向支块的一端穿过滑动长孔后嵌入设置在第一传动轴外侧的螺旋槽内且导向支块的一端可在螺旋槽内滑动,螺旋槽呈闭合斜环状设置在第一传动轴的圆周外侧;所述套筒套设在第一支撑筒外侧且套筒内侧壁与导向支块固定连接,套筒外侧套设有毛刷环,毛刷环外侧壁设置有往复刷毛。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状设备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毛刷环有若干个,若干个毛刷环沿第一传动轴的轴线方向依次排列且毛刷环可沿着套筒的圆周方向进行旋转。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状设备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颖建谭苗苗赵博任正午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颖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