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清洁式电捕焦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90445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3 1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清洁式电捕焦油器,其包括壳体、若干个沉淀极管和加热机构,所述壳体内具有一密闭的加热腔,所述沉淀极管的两端均穿过所述加热腔,所述加热机构固定设置在所述加热腔内;所述加热机构包括涡状加热组件和螺旋状加热组件,所述涡状加热组件的螺距不小于所述沉淀极管的外径,所述沉淀极管的一端从所述涡状加热组件上的间隙中穿出;所述螺旋状加热组件呈螺旋状缠绕在最外围所述沉淀极管的外侧。通过在密闭的所述加热腔内设置所述加热机构对沉淀极管加热,使附着在所述沉淀极管内壁的焦油融化,达到了对沉淀极管自清洁的目的,避免了传统的使用蒸汽加热导致的极间短路情况。短路情况。短路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清洁式电捕焦油器


[0001]本技术涉及电捕焦油器
,尤其涉及一种自清洁式电捕焦油器。

技术介绍

[0002]电捕焦油器是指利用高压直流电场的作用分离焦油雾滴和煤气初冷设备,是焦化厂煤气净化和除去焦油的关键装置。电捕焦油器在工作时,所有被电离的正负离子充满电晕极与沉淀极之间的电场中。当焦油雾滴等含杂质气体通过该电场时,吸附了负离子和电子的杂质在电场库仑力的作用下,移动到沉淀极后释放出所带电荷,并吸附于沉淀极上,吸附在沉淀极上的杂质量增多直至其重量大于其附着力时,会向下流淌并最终从电捕焦油器的底部排出,而净煤气则从电捕焦油器上部离开,从而达到净化气体的目的。
[0003]电捕焦油器使用时间过长后,绝缘子和阳极管内壁上容易附着大量的焦油,会影响电捕焦油器的正常使用。申请号为CN202121259540.3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防凝结的电捕焦油器,包括罐体、蒸汽箱和排气口,所述罐体外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架,两个所述固定架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蒸汽箱,所述罐体顶端一侧开设有所述排气口,所述罐体顶端中心处安装有警示灯,所述罐体外侧下方开设有煤气入口,所述罐体在与所述煤气入口相对的一面开设有煤气出口,所述罐体在煤气出口下方开设有焦油出口,所述罐体外侧上方固定连接有自动泄气阀,所述自动泄气阀底端固定连接有压力表,所述蒸汽箱顶端通过管道连接有蒸汽管道,所述蒸汽管道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罐体。
[0004]上述方案直接向罐体内通入高温蒸汽,当罐体内湿度较大时,电晕极与沉淀极之间易发生短路,从而影响电捕焦油器的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出一种自清洁式电捕焦油器,解决现有技术中在解决电捕焦油器内凝结的焦油时,直接向电捕焦油器的罐体内通入高温蒸汽,当罐体内湿度较大时,电晕极与沉淀极之间易发生短路,从而影响电捕焦油器的安全性能的技术问题。
[0006]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自清洁式电捕焦油器,包括壳体、若干个沉淀极管和加热机构,所述壳体内具有一密闭的加热腔,所述沉淀极管的两端均穿过所述加热腔,所述加热机构固定设置在所述加热腔内;
[0007]所述加热机构包括涡状加热组件和螺旋状加热组件,所述涡状加热组件的螺距不小于所述沉淀极管的外径,所述沉淀极管的一端从所述涡状加热组件上的间隙中穿出;所述螺旋状加热组件呈螺旋状缠绕在最外围所述沉淀极管的外侧。
[0008]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内固定设置有上封板和下封板,所述上封板、所述下封板和所述壳体的内壁围合形成密闭的所述加热腔。
[0009]进一步的,所述上封板和所述下封板在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安装孔,所述沉淀极管的上、下两端分别从所述上封板和所述下封板上的安装孔中穿出,并且所述安装孔与所
述沉淀极管的外壁之间设置有密封组件。
[0010]进一步的,所述涡状加热组件为呈涡状盘绕在所述下封板上表面的第一加热管或伴热带。
[0011]进一步的,所述螺旋状加热组件包括螺旋状的弹性体和与所述弹性体固定连接的、柔性的第二加热管或伴热带,所述第二加热管或伴热带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螺旋状的所述弹性体的延伸方向一致。
[0012]进一步的,所述弹性体为弹簧。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加热管或伴热带与所述第一加热管或伴热带固定连接。
[0014]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加热管或伴热带与所述第一加热管或伴热带为同一根加热管或伴热带;
[0015]所述第二加热管或伴热带的端部及所述第一加热管或伴热带的端部均通过电缆与外部的电源装置电性连接。
[001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加热管或伴热带和所述第二加热管或伴热带均通过线卡分别固定在所述下封板上表面以及所述上封板下表面。
[0017]进一步的,所述加热腔内固定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壳体的外壁可拆卸地固定安装有显示屏,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显示屏电性连接。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
[0019]所述自清洁式电捕焦油器中,通过在密闭的所述加热腔内设置所述加热机构对沉淀极管加热,使附着在所述沉淀极管内壁的焦油融化,达到了对沉淀极管自清洁的目的,避免了传统的使用蒸汽加热导致的极间短路情况;另外,所述涡状加热组件和所述螺旋状加热组件能够分别对所述沉淀极管间隙及外侧的空气加热,并通过所述加热腔内的冷、热空气对流,能够均匀、充分地对内、外层的所述沉淀极管加热;同时,螺旋状加热组件在用于对不同长度的所述沉淀极管加热时,可以对所述螺旋状加热组件拉伸或压缩,从而可以安装在不同长度的所述沉淀极管的外侧,安装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自清洁式电捕焦油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实施例中沉淀极管与加热腔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0022]图3是图2去掉加热腔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是图3去掉沉淀极管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是图4中局部A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清洁式电捕焦油器,其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壳体1、若干个沉淀极管2和加热机构3,所述壳体1内具有一密闭的加热腔10,所述沉淀极管2的两端均穿过所述加热腔10,所述加热机构3固定设置在所述加热腔10内;
[0027]所述加热机构3包括涡状加热组件31和螺旋状加热组件32,所述涡状加热组件31的螺距不小于所述沉淀极管2的外径,所述沉淀极管2的一端从所述涡状加热组件31上的间隙中穿出;所述螺旋状加热组件32呈螺旋状缠绕在最外围所述沉淀极管2的外侧。
[0028]所述自清洁式电捕焦油器中,通过在密闭的所述加热腔10内设置所述加热机构3对沉淀极管2加热,使附着在所述沉淀极管2内壁的焦油融化,达到了对沉淀极管2自清洁的目的,避免了传统的使用蒸汽加热导致的极间短路情况;另外,所述涡状加热组件31和所述螺旋状加热组件32能够分别对所述沉淀极管2间隙及外侧的空气加热,并通过所述加热腔10内的冷、热空气对流,能够均匀、充分地对内、外层的所述沉淀极管2加热;同时,螺旋状加热组件32在用于对不同长度的所述沉淀极管2加热时,可以对所述螺旋状加热组件32拉伸或压缩,从而可以安装在不同长度的所述沉淀极管2的外侧,安装非常方便。
[0029]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壳体1内固定设置有上封板11和下封板12,所述上封板11、所述下封板12和所述壳体1的内壁围合形成密闭的所述加热腔10。所述加热腔10与所述壳体1的内腔相互独立,能够避免烟气进入所述加热腔10内。
[0030]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上封板11和所述下封板12在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安装孔,所述沉淀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清洁式电捕焦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若干个沉淀极管和加热机构,所述壳体内具有一密闭的加热腔,所述沉淀极管的两端均穿过所述加热腔,所述加热机构固定设置在所述加热腔内;所述加热机构包括涡状加热组件和螺旋状加热组件,所述涡状加热组件的螺距不小于所述沉淀极管的外径,所述沉淀极管的一端从所述涡状加热组件上的间隙中穿出;所述螺旋状加热组件呈螺旋状缠绕在最外围所述沉淀极管的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清洁式电捕焦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固定设置有上封板和下封板,所述上封板、所述下封板和所述壳体的内壁围合形成密闭的所述加热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清洁式电捕焦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封板和所述下封板在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安装孔,所述沉淀极管的上、下两端分别从所述上封板和所述下封板上的安装孔中穿出,并且所述安装孔与所述沉淀极管的外壁之间设置有密封组件。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清洁式电捕焦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涡状加热组件为呈涡状盘绕在所述下封板上表面的第一加热管或伴热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清洁式电捕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必磊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卫蓝九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