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硅改性沥青雾封层材料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289828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3 10: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硅改性沥青雾封层材料,以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纳米二氧化硅、沥青乳液、有机硅树脂、热固性丙烯酸树脂、特细砂、粗砂和有机溶剂;乳化剂、悬浮剂、再生剂、环氧树脂、附着力促进剂和助剂;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硅改性沥青雾封层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按配方混匀后加入溶剂中配置成胶液;S2、取上述成胶液固化,完成固化后得到所述透明复合材料;S3、将上述透明复合材料于融化后的所述改性材料中,制得雾封层沥青路面养护剂,主要材料是纳米二氧化硅、改性沥青混合物有机硅树脂和热固性丙烯酸树脂,所形成的改性乳化沥青在路面养护领域用于所述雾封层材料中,能有效改善路面的抗渗水性能和抗滑性能。能有效改善路面的抗渗水性能和抗滑性能。能有效改善路面的抗渗水性能和抗滑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硅改性沥青雾封层材料及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路用材料
,具体为一种硅改性沥青雾封层材料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我国雾封层技术发展比较晚,缺乏相应的雾封层材料的研究。雾封层用预防性养护材料按性质不同可分为:普通乳化沥青类、改性乳化沥青类、再生剂类以及以上材料组合类等。普通乳化沥青类由于其性能单一,大量使用受到限制,再生剂类使用性能较好,但价格相对较高,增加了养护成本。随着改性乳化沥青研制技术的日益成熟,改性乳化沥青应用于雾封层养护技术,且发挥了较好的作用,得到广泛关注,性价比高。除此之外,现有雾封层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稳定性差、与路面粘附性差、渗透性差、破乳速度慢、防水效果差、污染环境等问题。
[0003]雾封层技术(Fog Seal)全称雾状封层技术,它是将乳化沥青、改性乳化沥青或沥青路面养护剂等流体状的材料,经机械喷洒(小面积施工时,也可以采用人工刷涂的方式)在沥青路面上,在路表面形成一层薄的保护层,从而封闭路面孔隙,稳定松散集料,修复路面老化的一种预防性养护技术,由于材料喷洒时,呈现出黑色的雾状,简称为雾封层。
[0004]根据雾封层原理和功能的分析,一种理想的雾封层材料应该具有或部分具有以下性能:
[0005](1)常温下有良好的流动性,易均匀裹覆集料;
[0006](2)与集料具有良好的粘附性;
[0007](3)雾封层材料必须具有良好的粘结力及对表面松散集料的固结能力;
[0008](4)雾封层材料在涂刷后应具有良好的快干性能,以利于快速开放交通;
[0009](5)为了发挥改善路容路貌的功能,雾封层材料必须具有优良的耐磨耗性能;
[0010](6)雾封层必须具有良好的封水效果,使路面混合料的水稳性得到提高;
[0011](7)雾封层材料中应含有再生剂成分,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通过渗透和扩散作用,与老化的沥青融合,补充其中芳香分和胶质成分。在经过自然作用的老化后,再生成分仍具有一定的再生性能。
[0012]现有的材料采用了水性环氧树脂和固化剂,价格昂贵,制备工艺复杂,价格高,水性环氧树脂和固化剂混合后即发生固化反应,粘度增大,施工容留时间短,不利于工地施工;采用煤油、柴油、菜油或机油中的一种为助渗剂,同样存在大量使用污染环境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1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硅改性沥青雾封层材料,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采用纳米二氧化硅、沥青乳液有机硅树脂和热固性丙烯酸树脂的合理配比,确保沥青破乳后形成的薄层具有较好的抗剪切破坏的能力;选用天然沥青乳液、特细砂和粗砂混合为改性沥青,稳定性好,有机硅树脂和附着力促进剂对混凝土或沥青路面均有较好的附
着力,耐磨性和耐水性,有机硅树脂配比环氧树脂具备良好的亲和性,涂布容易、耐候性好、干燥快、坚固度高等优点,提高改性乳化沥青成膜后的耐磨性和粘附性。
[001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15]一种硅改性沥青雾封层材料,以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纳米二氧化硅20

35、沥青乳液25

40、有机硅树脂35

55、热固性丙烯酸树脂5

40、特细砂20

40、粗砂55

75和有机溶剂30

40;
[0016]乳化剂0.01

2、悬浮剂1

11、再生剂1

1.2、环氧树脂0.1

6、附着力促进剂0.05

2.5和助剂0.01

0.15。
[0017]优选的,所述有机硅树脂主体包括成膜后的激化物质颗粒,所述热固性丙烯酸树脂为辅助成膜物质,加入后可提高涂层的柔韌性和耐刮性。
[0018]优选的,所述环氧树脂用以促进附着力、提高漆膜的耐化学性能;所述附着力促进剂可为BFK

G,以增强附着力;所述助剂可为BYK052,以减少泡沫生成。
[0019]优选的,所述特细砂的粒径范围为0.15

1.18mm,所述粗沙的粒径范围为1.18

2.36mm。
[0020]优选的,所述纳米二氧化硅的粒径为1nm

100nm,含纳米二氧化硅的改性沥青形态为橡胶改性沥青。
[0021]优选的,所述悬浮剂选自硅藻土、高岭土、硅铝酸镁和膨润土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再生剂为煤油、笨酚、多元酚、萘、蒽、多元芳烃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0022]优选的,所述硅藻土中的非晶体二氧化硅(Sio2)含量大于75%,烧失量小于6%,比表面积大于15m/3ml,小环藻占85%,硅藻粒径15

25mm,PH值6

8,紧堆密度0.3g/cm3
±
0.1,粒度小于30μm。
[002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硅改性沥青雾封层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4]S1、按配方取纳米二氧化硅、有机硅树脂、热固性丙烯酸树脂、纳米二氧化硅、特细砂、粗砂和有机溶剂,混匀后加入溶剂中配置成胶液;
[0025]S2、取上述成胶液,在烘箱中135℃烘烤60分钟固化,完成固化后得到所述透明复合材料;
[0026]S3、将上述透明复合材料于融化后的所述改性材料中,依次加入乳化剂、悬浮剂、再生剂、环氧树脂、附着力促进剂和助剂并高速搅拌20min~30min制得雾封层沥青路面养护剂。
[0027]优选的,将步骤S1中的材料加入热水预热,热水温度设置在85
°‑
95
°
,预热完成后加入复配乳化剂水溶液和硅改性沥青产物,乳化5分钟,制备成雾封层改性乳化沥青。
[00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9]1.本专利技术选用纳米二氧化硅、沥青乳液有机硅树脂和热固性丙烯酸树脂的合理配比,确保沥青破乳后形成的薄层具有较好的抗剪切破坏的能力;选用天然沥青乳液、特细砂和粗砂混合为改性沥青,稳定性好,有机硅树脂和附着力促进剂对混凝土或沥青路面均有较好的附着力,耐磨性和耐水性,有机硅树脂配比环氧树脂具备良好的亲和性,涂布容易、耐候性好、干燥快、坚固度高等优点,提高改性乳化沥青成膜后的耐磨性和粘附性。
[0030]2.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简单,使用方便,所制备的雾封层改性乳化沥青存储稳定性好,具有较好的水稀释性能,使用环保,施工后表面固结性能良好,耐磨性好,不易被车轮粘掉,
封闭交通时间短,提高施工效率,具有良好的封水功能,防止沥青路面水损害,保护路面结构,延长道路使用寿命,改善路容路貌。
[0031]3.本专利技术主要材料是纳米二氧化硅、改性沥青混合物有机硅树脂和热固性丙烯酸树脂,其制备方法简单,所形成的改性乳化沥青在路面养护领域用于所述雾封层材料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硅改性沥青雾封层材料,其特征在于,以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纳米二氧化硅20

35、沥青乳液25

40、有机硅树脂35

55、热固性丙烯酸树脂5

40、特细砂20

40、粗砂55

75和有机溶剂30

40;乳化剂0.01

2、悬浮剂1

11、再生剂1

1.2、环氧树脂0.1

6、附着力促进剂0.05

2.5和助剂0.01

0.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改性沥青雾封层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硅树脂主体包括成膜后的激化物质颗粒,所述热固性丙烯酸树脂为辅助成膜物质,加入后可提高涂层的柔韌性和耐刮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改性沥青雾封层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树脂用以促进附着力、提高漆膜的耐化学性能;所述附着力促进剂可为BFK

G,以增强附着力;所述助剂可为BYK052,以减少泡沫生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改性沥青雾封层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特细砂的粒径范围为0.15

1.18mm,所述粗沙的粒径范围为1.18

2.36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改性沥青雾封层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二氧化硅的粒径为1n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薇陈金王娜
申请(专利权)人:沥宏新材料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