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线引导件的引导框架、钓线引导件及钓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8510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3 09: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钓线引导件的引导框架、钓线引导件及钓竿。引导框架(2)被安装于竿体的外周面,用于保持引导钓线的导线环,该引导框架(2)具有:环状片(10),其用于保持导线环;第1安装片(14),其被安装于竿体的外周面;第2安装片(15),其在竿体的轴向上与第1安装片(14)分离,且被安装于竿体的外周面;第1支承片(11),其将环状片(10)和第1安装片(14)连接;和第2支承片(12),其将环状片(10)和第2安装片(15)连接,第1支承片(11)在与第1安装片(14)连接的第1连接部(30)上具有沿着竿体的周向扩展的第1扩展部(32)。据此,能够提高钓线引导件的引导框架的扭转强度。框架的扭转强度。框架的扭转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钓线引导件的引导框架、钓线引导件及钓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引导钓线的钓线引导件(fishing line guide)的引导框架(guide frame)、钓线引导件及钓竿。

技术介绍

[0002]如图13所示,下述专利文献1所述的钓线引导件具有导线环100和引导框架101。引导框架101具有环状片102、左右一对侧支脚103和一根后支脚104,其中,所述环状片102保持导线环100;所述左右一对侧支脚103从环状片102向竿尖方向延伸;所述一根后支脚104从环状片102向竿尾方向延伸。侧支脚103具有被安装于竿体的第1安装部105,后支脚104具有被安装于竿体的第2安装部106。并且,在该专利文献1中说明了由于一对侧支脚103在侧视观察时呈S字状弯曲,因此侧支脚103相对于弯曲具有较大的阻力,从而使钓线引导件的刚性增大而挠曲减少。
[0003]然而,该钓线引导件的后支脚104的宽度细,尤其是其宽度与第2安装部106的宽度大致相同,或者是其宽度随着靠向第2安装部106而逐渐变窄。因此,在钓线引导件被安装于竿体时,容易成为问题的是后支脚104的强度不足,从而具有后支脚104容易在竿体的周向上扭转的问题。尤其是,如果后支脚104变长,则容易扭转这一问题变得更加明显。[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0004]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技术专利授权公报特许第5940738号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在于提高钓线引导件的引导框架的扭转强度。[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0006]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钓线引导件的引导框架被安装于竿体的外周面,用于保持引导钓线的导线环,所述钓线引导件的引导框架具有:环状片,其用于保持导线环;第1安装片,其被安装于竿体的外周面;第2安装片,其在竿体的轴向上与第1安装片分离,且被安装于竿体的外周面;第1支承片,其将环状片和第1安装片连接;和第2支承片,其将环状片和第2安装片连接,第1支承片在与第1安装片连接的第1连接部具有沿着竿体的周向扩展的第1扩展部。
[0007]根据该结构,在第1支承片的第1连接部设置有第1扩展部。在钓线引导件被安装于竿体时,第1扩展部对第1支承片要沿着竿体的周向进行的扭转进行加强。因此,抑制了第1支承片的扭转。通过由第1扩展部来加强第1支承片,即使对钓线引导件的例如环状片施加沿着竿体的周向的较大的外力,第1支承片也不容易沿着竿体的周向塑性变形。另外,由于在抛投时第1支承片不容易在竿体的周向上抖动,因此钓线与钓线引导件不容易接触,从而由该接触引起的阻力变小,结果提高了飞行距离。并且,钓线与钓线引导件之间的阻力变
小,减轻了对钓线的损伤。
[0008]优选为:第1支承片比第2支承片短。根据该结构,通过在比第2支承片短的第1支承片上设置第1扩展部,能够更进一步提高第1支承片的扭转强度。
[0009]优选为:第1支承片将环状片上的最接近竿体的外周面的第1支承部和第1安装片连接。根据该结构,通过由具有第1扩展部的第1支承片来支承最接近竿体的外周面的第1支承部,能够更进一步提高第1支承片的扭转强度。因此,即使第1支承片变长,也能够充分地确保扭转强度。
[0010]优选为:第1支承片具有:第2连接部,其与环状片连接;和中间部,其被设置于第1连接部和第2连接部之间,第1扩展部的在竿体的周向上的宽度比中间部的竿体的周向上的宽度宽。根据该结构,能够抑制第1支承片的重量增加,并且能够通过第1扩展部有效地加强第1支承片。
[0011]优选为:第1扩展部的在竿体的周向上的宽度随着靠向第1安装片而逐渐变宽。根据该结构,能够抑制第1支承片的重量增加,并且能够有效地加强第1支承片。
[0012]优选为:第1安装片在与第1支承片连接的第1安装端部具有沿着竿体的周向扩展的第2扩展部。根据该结构,能够提高第1安装片的第1安装端部的强度,同时提高了从第1扩展部到第2扩展部的一体感。因此,能够更进一步提高第1安装片相对于扭转的强度。
[0013]优选为:第2扩展部与第1扩展部连续,且二者在竿体的周向上的宽度相同。根据该结构,能够提高从第1扩展部到第2扩展部的一体感,从而能够更近一步提高第1安装片相对于扭转的强度。
[0014]优选为:第1扩展部具有沿竿体的周向弯曲的弯曲片。根据该结构,在将钓线引导件安装于竿体的外周面时,利用弯曲片使第1扩展部容易沿着竿体的外周面。因此,能够稳定地将钓线引导件安装于竿体的外周面。
[0015]优选为:第1扩展部具有向竿体的轴向折曲的折曲片。根据该结构,在将钓线引导件安装于竿体的外周面时,折曲片加强第1支承片的扭转强度。另外,当外力沿竿体的轴向作用于第1支承片时,折曲片抑制第1支承片向竿体的轴向挠曲。
[0016]优选为:第2支承片具有一对臂片,该一对臂片将环状片的在周向上分离的一对第2支承部和第2安装片连接。根据该结构,能够通过一对臂片稳定地支承环状片,并且能够防止钓线在钓线引导件上卷绕打结。
[0017]另外,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钓线引导件具有上述引导框架和被安装于环状片的导线环。
[0018]另外,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钓竿是在竿体的外周面上安装有多个钓线引导件的钓竿,上述钓线引导件在多个钓线引导件中被安装于最靠竿尾方向的钓线引导件的位置,且使第1安装片朝向竿尾方向。
[0019]另外,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钓线引导件的引导框架被安装于竿体的外周面,用于保持引导钓线的导线环,所述钓线引导件的引导框架具有环状片、第1安装片、第2安装片、第1支承片和第2支承片,其中,所述环状片用于保持导线环;所述第1安装片具有与竿体的外周面接触的第1切点;所述第2安装片在竿体的轴向上与第1安装片分离,且具有与竿体的外周面接触的第2切点;所述第1支承片将环状片和第1安装片连接;所述第2支承片将环状片和第2安装片连接,并向竿体的径向外侧弯曲,通过第1切点及第2切点的假想线与环状片的内周
缘之间最短的第1分离距离被设定为环状片的内径的1.5倍至2倍之间。
[0020]在该结构的引导框架的环状片上安装有导线环。而且,引导框架例如以第1安装片朝向竿尾方向且第2安装片朝向竿尖方向的方式被安装于竿体的外周面。通过第1切点和第2切点的假想线沿着竿体的轴向。该假想线与环状片的内周缘之间的最短距离、即第1分离距离被设定为环状片的内径的1.5倍至2倍之间。即,导线环在径向上距竿体较远,另一方面,导线环的内径较小。换言之,成为腿长且直径小的钓线引导件。因此,在抛投时从渔线轮放出的螺旋状的钓线不容易接触竿体的外周面,从而能够延长飞行距离,也能够抑制钓线引导件上产生的钓线问题。另外,由于导线环直径小,因此能够使钓线引导件轻量化。
[0021]另一方面,第2支承片向竿体的径向外侧弯曲。因此,在从渔线轮放出的螺旋状的钓线与导线环碰撞时,能够防止钓线引导件向竿尖侧大幅地挠曲。例如,如果第2支承片向竿体的径向内侧弯曲,则通过从渔线轮放出的螺旋状的钓线与导线环碰撞,钓线引导件容易向竿尖侧大幅地挠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钓线引导件的引导框架,其被安装于竿体的外周面,用于保持引导钓线的导线环,其特征在于,具有环状片、第1安装片、第2安装片、第1支承片和第2支承片,其中,所述环状片用于保持所述导线环;所述第1安装片被安装于所述竿体的外周面;所述第2安装片在所述竿体的轴向上与所述第1安装片分离,且被安装于所述竿体的外周面;所述第1支承片将所述环状片和所述第1安装片连接;所述第2支承片将所述环状片和所述第2安装片连接,所述第1支承片在与所述第1安装片连接的第1连接部具有沿着所述竿体的周向扩展的第1扩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钓线引导件的引导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支承片比所述第2支承片短。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钓线引导件的引导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支承片将所述环状片上的最接近竿体的外周面的第1支承部和所述第1安装片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钓线引导件的引导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支承片具有第2连接部和中间部,其中,所述第2连接部与所述环状片连接;所述中间部被设置在所述第1连接部与所述第2连接部之间,所述第1扩展部的在所述竿体的周向上的宽度比所述中间部的在所述竿体的周向上的宽度宽。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钓线引导件的引导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扩展部的在所述竿体的周向上的宽度随着靠向所述第1安装片而逐渐变宽。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钓线引导件的引导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安装片在与所述第1支承片连接的第1安装端部具有沿着所述竿体的周向扩展的第2扩展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钓线引导件的引导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扩展部与所述第1扩展部连续,且二者在所述竿体的周向上的宽度相同。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钓线引导件的引导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扩展部具有沿所述竿体的周向弯曲的弯曲片。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钓线引导件的引导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扩展部具有向所述竿体的轴向折曲的折曲片。10.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藤原诚太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岛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